赴美讀研究生,需要花多少時間?

很多人在申請去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不知道要上多長時間,有一年制的,兩年制或三年制的,博士生也許更長。但其實在美國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選課、實習和論文寫作等各個環節都是要摺合成相應學分加以量化。所以一般來說,無論是碩士生還是博士生,都沒有嚴格設定的學習年限,學生只要修滿學分即可畢業。

赴美讀研究生,需要花多少時間?

上多長時間自己說了算?

由於研究生在選課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權,美國的年級和班級的概念也都不明顯。而且很多時候在美國念研究生時,上的每一門課,同學都不相同,而且大家入學的年份也各不相同。既有剛剛入學的新生,也有讀了三四年的。即使是同一年入學的研究生,由於各學期選課數量和科目不同,畢業時間也往往各不相同,這和中國“同進同出”的情況很不一樣。

從理論上說,美國的全日制研究生如果每學期選修3至4門課程,可以在2至3年內獲得碩士學位,在職研究生的話,學習年限會再長一些。但是實際的情況可能要複雜得多。

一方面,美國研究生的課程要求較高,不容易過關,而且一旦選定就不能隨意退課。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很多研究生往往會自覺延長學習年限。另一方面,研究生院為了保證培養質量,也不鼓勵研究生在一學期中選修過多課程。因此,經過好幾年才獲得碩士學位的人也不在少數。

不做碩士論文也可畢業

在美國,碩士學位其實算是一種過渡性學位,只有那些對學術具有特別的偏好或是立志將來攻讀博士的學生才會選擇做一篇正經八百的畢業論文。更多的人會偏重於職業技能的訓練,為的是將來成為工程師、醫生、律師或管理人員等。這些人往往不選擇做畢業論文,而是通過選課或實習的方式來修滿學分。

當然,這並不是說美國研究生沒有論文寫作的訓練,往往這種訓練包含在了日常學習過程中。許多課程都以一篇論文來結課,有些課程不僅期中、期末要求交論文,平時的作業也常常是一些小型論文。

而且為了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思維能力,美國的研究生老師往往還會硬性規定學生在寫作論文時必須閱讀夠一定數量的參考資料,並要求他們在課堂上對論文進行答辯和陳述。如果一個學期所有老師都是這種風格,學生們很難對付得過來。

美國的研究生學制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多元化”一詞。美國的高校享有很大的自主權,各個學校的研究生學制和培養方式也各有特點

,很難一概而論。但毋庸置疑,正是因為這種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為美國的研究生教育賦予了勃勃生機。

博士生可能最辛苦

相對於碩士,美國的博士學位顯然要難拿得多,在學校待的年頭也要長得多。曾經有一項統計數據表明,美國博士研究生的修業年限平均達6至8年,而且還有進一步延長的趨勢。

美國博士研究生的修業年限為何如此漫長?美國的許多博士生是碩博連讀的,碩士和博士一塊兒念,年頭自然短不了。另外由於許多人在碩士和博士階段就讀的專業不同,還必須補修一些特定的碩士課程。即便是那些在碩士和博士就讀同一專業的學生,由於不同學校開設的課程區別很大,但往往也需要再補修一些課程。這樣一來二去,博士生的修學年限就被拉長了。

而且對博士生來說,畢業論文也是他們完成學業的重中之重。對學校、導師和博士生本人來說,以一篇博士論文的成敗論英雄也變成了一條無法改變的鐵定規則。而且博士論文強調內容的原創性、研究方法的創新性和材料的可靠性,並不十分在意具體寫作形式。

除了修滿規定的課程和完成畢業論文寫作外,美國博士生們還要承擔研究助理或助教的工作,協助導師進行課題研究和教學工作。文科類博士生大多要求熟練掌握一門外語,有時還需要赴國外體驗生活,對所從事的課題進行實地研究。工程類博士生則往往承擔著校內校外的許多科研項目。這些都使得博士生們在學校裡呆的年頭越來越長。

具體項目設定,同學們也可以到官網仔細查看,大多數的學校項目也都會給出詳細的項目畢業要求,比如完成多少學分能夠畢業,大概用時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