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一條朋友圈,多少顆破碎的心

清明節為了紀念新冠疫情中的逝者,舉國哀悼的一天。

4月4日10時,當警報忽然拉響,那一刻的心靈重擊此生難忘。

車輛全部停下,鳴笛和警報聲重重疊疊地響起,舉國默哀的三分鐘裡,我想起了許多。

想起了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他因疫情殉職,靈車經過醫院門口時,妻子追著靈車痛哭。

想起了肖賢友,彌留之際他寫下“我的遺體捐國家,我老婆呢?”

想起了湖北電影製片廠的常凱,還有他先後去世的姐姐柳帆和父母;

想起了在陽臺敲鑼求救的人,想起了划著木盆過長江的人,想起了李文亮醫生,想起了艾芬主任,也想起了全國奔赴武漢的4萬多醫護人員。

他們和我們有著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如果不是這場疫情,此刻的他們,也該和我一樣,站在這片回春的大地上,感受著陽光吧。

我們這個民族,正是因為始終記得來時的路,才能在每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頭,倔強地挺過來,把五千年文明的火種綿延至今。

可就在4月6日,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在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即將返家休息時,突發心臟驟停,經救治無效逝世。

“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一條朋友圈,多少顆破碎的心

全國人民都在為她悲痛!

1

“2020年1月25號註定成為我們人生中值得永遠記住的日子。那天你面對前方未知的風險,毅然踏上支援湖北抗疫一線的征程。遠在大洋彼岸的我,雖有萬分的擔心與不捨,但更多的是為自己擁有如此大愛的妻子而自豪!”在張靜靜馳援湖北黃岡之前,丈夫韓文濤曾給她手寫一封信。

韓文濤和張靜靜是高中同學,相識18年,結婚六年,孩子剛剛5歲。

去年的12月30日,是韓文濤和妻子張靜靜見的最後一面。

丈夫韓文濤長期援非,遠在塞拉利昂從事採礦工作,他打算等疫情結束回國後,帶著孩子和妻子一起補拍婚紗照。

丈夫每12周才有一次回國休假的機會,生活中張靜靜一個人支撐著整個家庭,但她從沒抱怨過,韓文濤心裡很愧疚。

事發後韓文濤的一條朋友圈,讓我再次淚流滿面。

“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

“您那麼善良的人怎麼會遭此變故?蒼天啊,讓媳婦快醒來吧,我願用我的生命去換您的安康!”

“這幾年孩子已經缺少父愛了,我們不能讓孩子再缺少母愛了,對吧媳婦?抓緊醒過來吧,孩子不能沒有你,我也不能沒有你。”

可現實是殘酷的,遠在非洲的他,沒能見上妻子最後一面。

“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一條朋友圈,多少顆破碎的心

張靜靜剛去黃岡支援的前幾天,韓文濤徹夜難眠。他不敢表露自己的擔心,只能悄悄的記下了和妻子同組工作的同事所有的聯繫方式。記住妻子的排班表,在她下班後第一時間聯繫她,整天擔心她有啥事。

妻子搶救期間,他不敢細問情況,害怕傳來噩耗,他知道自己接受不了。

可是噩耗還是傳來了,他接受不了這個現實,一根接一根的抽菸,一口氣抽了一盒半,直到喉嚨腫痛。

最讓人心痛的是那個剛剛5歲的孩子,在半時爸爸就去援非。不能陪伴她,而現在媽媽又突然離開。

孩子怎麼面對今後再也見不到媽媽的場景?

全國上下都在為這個家庭而心痛,大家都在感恩張靜靜的貢獻,都在深切悼念她。

而新聞是易碎品,人們是健忘的,過幾天大眾又會被別的新聞事件吸引,這件事很快就會消失於大眾的記憶中。

但是對於張靜靜一家來說,失去至親的痛苦是綿延不絕的,孩子沒有媽媽的現實是這輩子都無法再改變的。

而韓文濤因疫情原因,身在塞拉利昂無法回國,他不斷跟大使館申請,希望可以儘快回國。

據新華社客戶端援引外交部軍控司官方微博消息稱,外交部領保中心告:經多方協調,張靜靜的丈夫將於11日從塞拉利昂乘包機到布魯塞爾,從布魯塞爾回國。

“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一條朋友圈,多少顆破碎的心

尚未長大的孩子,身在異國他鄉的丈夫,傷心欲絕的老人,那個家,該怎麼面對這一切?

“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一條朋友圈,多少顆破碎的心

2

53歲的劉大姐說,自己是一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最初在病房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內心充斥著恐懼和焦慮。張靜靜每次巡查病房都會關心她的身體健康狀況,主動告知相關的檢查結果。

張靜靜在抗疫日記中寫道:一次,給一位50多歲的患者抽血時,血管不好找,湊近看了又看,想找準一針出血。這時,患者說:“孩子,別離我太近,你們這麼年輕,從山東老遠到我們黃岡來,我不想把病傳給你。”

這位患者就是劉大姐。她說,“我一輩子都記得,有個女孩叫張靜靜,把我從死亡的邊緣一步步拉回,給我強大的信心和力量。”

3月21日,張靜靜結束抗疫任務,離鄂返魯。臨行前,劉大姐與她約定:明年再回黃岡,看看這片土地!看看四月的杜鵑花!

未曾想,這次聊天竟然成了兩人的訣別。

《天道》裡男主丁元英曾勸女主芮小丹辭職,他的理由是:在危急的時刻,警察沒有優先的避險權。

我想在張靜靜和他丈夫心裡,應該也是這麼的想法:當一個醫生把救死扶傷的工作上升到人生的使命時,她優先考慮的將不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自己的病人。

“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一條朋友圈,多少顆破碎的心


3

4月8日凌晨,封城76天的武漢解封了。一直滯留在城內的人們通過出城通道時,都在鳴笛駛過收費站。這既是表達內心的喜悅,也是告慰那些為武漢疫情而逝去的人們。

暫停了76天的武漢,終於被按下了播放鍵。

這一天,我們等得太久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很多人在這段黑暗中,走得太累太累。

兩個月前,全國的醫護人員都往湖北聚。兩個月後,一切變了。

他們飽含熱淚,陸續撤離。

英雄歸家,各地都致以最高敬意。

武漢三千交警夾道護送。

“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一條朋友圈,多少顆破碎的心

市民陽臺高喊“謝謝”、“再見”。

“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一條朋友圈,多少顆破碎的心

醫護人員大巴經過,沿途司機鳴笛致敬。

“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一條朋友圈,多少顆破碎的心

機場以最高禮遇“過水門”迎接。

“突知變故,我到現在都渾身發麻”,一條朋友圈,多少顆破碎的心

所到之處,鮮花簇擁,掌聲相送。

我們不能忘記,白衣天使們所有的付出。

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這一戰,太辛苦了。

謝謝你們,這片土地上最好的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