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盜最成功古墓,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還留下30具盜墓賊屍體

古人的思想是非常傳統封建的,認為人是有輪迴的,所以死後下葬的時候都是後葬,希望陪葬的珍貴物品會隨著進入下一個輪迴。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都會在自己的墓葬中陪葬上一些東西,因為身份地位的不同,所以陪葬的東西也有好有差。特別是對於一些王公貴族來說,為了在另一個世界能夠繼續享受榮華富貴,所以會將陵墓修建的非常的奢華,同時裡面還會放上大量的珍寶陪葬。但是這樣的做法,也有一些隱患存在,墓葬中的大量的金銀珠寶,也引起了盜墓賊的關注。古人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會將墓葬修建的非常的牢固,甚至還會建造一些隱蔽的機關。

中國防盜最成功古墓,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還留下30具盜墓賊屍體

但是對於盜墓賊來說,富貴險中求,雖然有些墓葬的確非常的危險,但是卻能夠讓他們一夜暴富。而且盜墓賊為了能夠成功盜掘,也會苦練本領,而且在他們看來,只要做好了準備工作,雖然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卻是高收益,所以還是會去盜墓。而且不管古墓建造的多麼的嚴密,但是畢竟是人為建造的,總會有一些疏漏的地方,所以一些墓葬雖然有危險性,但是多花一些功夫,也能夠讓盜墓賊成功盜掘。所以從古至今,很多地下埋藏著的古墓,都遭到了他們的洗劫。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上世紀90年代期間,陝西的廣西就被發現了一座古墓,裡面1000多件文物不帶,一件都沒有丟失,甚至專家還在墓葬裡發現了盜墓賊的屍體,據說有30多具,可見這座墓葬的防盜設施,建造的多麼厲害。

中國防盜最成功古墓,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還留下30具盜墓賊屍體

陝西是一座文物大省,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尤其是寶雞這一個城市,甚至被稱之為青銅器之鄉,在這裡也發現了很多的古墓,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所以當地人有著很高的文物保護意識,偶然發現古墓的話,都會快速的通知專家。據說當地有位老農,想要翻修家裡的房子,所以去後山取土,竟然意外的挖出了一些古磚,他立馬就意識到了,下面可能有古墓存在,所以就馬上通知了文物部門。專家趕來後,進行了現場勘測,但是結果卻讓人們心涼了,雖然下面的確埋藏著古墓,但是周圍有十幾個盜洞存在,所以根據以往的考古經歷,大家都覺得這座古墓已經被盜掘過了,就算裡面曾經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大學都可能已經被洗劫一空了。

中國防盜最成功古墓,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還留下30具盜墓賊屍體

就算是如此,專家仍然展開了挖掘工作,隨著深入的挖掘,沒過多長時間就挖出了好幾具屍體,而且這些屍體的死亡原因都是窒息而亡。因為是從盜洞的位置發挖掘的,所以專家發現到洞裡都填滿了沙粒,這種情況不利於進一步挖掘,只能調來大型設備進行清理,清理過程中又發現了很多遺骸,直到挖掘到古墓的內部。對於這些屍體的遺骸,專家猜測可能是盜墓賊的屍體,因為想要盜掘墓葬,結果遭遇到了流沙機關,所以才丟掉性命。這座古墓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裡面有著1000多件珍貴文物,還有很多珍貴的青銅器,可見墓主人是一位很有身份地位的貴族。

中國防盜最成功古墓,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還留下30具盜墓賊屍體

古墓的機關設計非常的巧妙,建造的也很牢固,所以裡面存在的珍貴文物,基本上是一件沒有丟。這是一座典型的流沙墓,雖然非常的古老,但在防盜方面卻非常有效,在墓室周圍填埋大量細沙,通過這種方法來保護墓葬。已經盜墓賊想要盜墓,就需要挖掘墓道,不管手段多麼厲害,但是因為流沙墓的構造原理,都會知難而退,甚至會把性命留在這裡。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不就是一座小小的古墓嗎?能有多少的流沙存在呢?所以盜墓賊難道不會將這些沙子掏空嗎?掏空了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入古墓了。

中國防盜最成功古墓,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還留下30具盜墓賊屍體

這麼想你可就錯了,也小覷古人的智慧了。2005年在河南就發現了一座東周的楚國古墓,因為周圍有好幾個盜洞存在,所以專家就展開了保護性挖掘工作。挖掘過程中,專家先後發現了十幾個盜洞,時間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就在墓室北口外大約三米的地方,是一個階梯式的斜向洞,猜測盜墓賊可能還想繼續往下挖,但是因為發現了積沙所以就停止了,可見這座古墓在戰國的時期就已經遭遇過盜墓賊的挖掘。除此之外,還有7個東漢時期的盜洞,9個現代造成的盜洞。可見這座古墓在千年以來一直遭受著盜墓賊的盜掘,但是裡面的文物卻依然保存的很好,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他們沒有穿過古墓的流沙層。

中國防盜最成功古墓,上千件文物一件未丟,還留下30具盜墓賊屍體

據說在其中的一個盜洞中,專家還挖出了一些礦泉水瓶和麵粉袋等等,可見盜墓賊在這裡呆過很長時間,但是害怕遇到流沙,沒有盜墓成功就離開了。根據專家的探測和研究,在這座古墓裡,大概有3000方流沙存在,所以盜墓賊想要人力將這些流沙挖光,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的,短時間不能夠完成,但是又沒有辦法停留太長時間,畢竟如果挖到流沙層的話,流沙會噴湧而出,很快就會淹沒整個墓室,盜墓賊很可能就會把命留在墓室裡。從這些防盜的手段就可以看出,古代人的智慧真是讓人佩服,就算在數千年以前,古人的建築技術就已經很高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