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沒文化,在戰役中被曹操拋棄,轉投劉備,卻成魏國心腹大患

我們提起曹操來,人們的第一印象便是名士許劭的那句評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事實證明曹操的確不簡單,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他在東漢末年逐漸站穩腳步,並一步步壯大,從而在亂世之中佔得一塊地盤。更以此為基以少勝多大敗袁紹,盡佔袁紹之地。此後,他憑藉雄渾的後備力量,挾天子以令諸侯,從而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魏國政權,在三國角逐中穩居上風。

大將沒文化,在戰役中被曹操拋棄,轉投劉備,卻成魏國心腹大患

曹操之所以能橫掃天下,除了天時地利外,與其特有的識人能力及帝王心術也有著莫大的關係。縱觀曹操一生,他曾挖掘出了非常多的優秀人才,如許褚、郭嘉等人,都在後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其求賢若渴的態度,更讓不少名士紛紛來投。不過即便是如此慧眼的梟雄,卻也曾看走過眼,一次失敗的戰役,一次絕情的拋棄,卻使曹軍一位不入流的將領轉投劉備。而這一投,竟使得魏國從此多出了一個心腹大患,令未來曹魏政權的統治者頭疼不已。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蜀漢大將,王平。

大將沒文化,在戰役中被曹操拋棄,轉投劉備,卻成魏國心腹大患

在《三國演義》中,王平其人最多隻能算是個跑龍套的小角色,甚至說他是用來湊數的也不為過。而在《三國志》中,王平一開始亦是一個不起眼的人物。

大將沒文化,在戰役中被曹操拋棄,轉投劉備,卻成魏國心腹大患

王平,字子均,益州人。據史書記載:王平平日寡言少語,沒啥文化,甚至連自己認識的字都沒超過10個。初時曾在曹操麾下,雖好學,但卻並不被曹操重視。公元219年,夏侯淵於定軍山一役被黃忠所襲殺。曹操雖率軍而援,但卻大敗遁走,而王平等殘將也被放棄。也正因此,王平心灰意冷投降劉備,在劉備麾下做了名小官。不過由於王平本人沉默寡言的性格,因此在蜀國也並未得到足夠重視。待到諸葛亮成為蜀國實際執政者後,才發現了王平的優秀之處,他欣賞其謹慎敦厚的性格,也開始竭力培養他。

大將沒文化,在戰役中被曹操拋棄,轉投劉備,卻成魏國心腹大患

此後,諸葛亮幾乎每次出征都會帶著王平,並指導他作戰及戰術方面的知識。王平也不敢怠慢,用心去學,很快便成長為了一名優秀的將領,時常以先鋒等身份活躍在戰場上。馬謖丟街亭後,幾乎所有的高級將領都因此受到了懲處,但王平卻逃過了責罰,這並不是諸葛亮故意偏袒,而是他在戰場的中連連規勸馬謖的做法使然。

大將沒文化,在戰役中被曹操拋棄,轉投劉備,卻成魏國心腹大患

到了後期,王平逐漸蛻變成了蜀國的領軍人物,他親自統領著蜀國最重要的無當飛軍。不論是奇襲還是防守,都能圓滿完成任務。曹爽伐蜀時,曾領兵十萬,但卻沒能攻下王平所駐守的漢中,令他威名遠播,更成為了魏國後期黑名單上的重要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