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差錯零失誤 廈門機場築牢入境疫情防控關口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來自境外重點地區的旅客給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新考驗。作為國內第四大旅客入境空港口岸,廈門如何嚴防境外輸入,守好“大門”,打好戰疫下半場?

“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感覺真是太好了!”4月5日,城市捷報記者來到高崎國際機場、入境人員分流服務中心,聽到的都是旅客這樣的心聲。如果將戰疫分成上下半場,那麼上半場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是,外防輸入這下半場同樣不好打。在高崎國際機場、入境人員分流服務中心以及定點隔離酒店裡,從2月26日起駐守至今的廈門交通人,攜手各部門多鏈條、全方位合作,打造戰疫中樞,在每天數百次甚至兩三千次的接待中,做到“面對面”交接,“點對點”到位,書寫著值得點讚的篇章。

早在2月26日,我市就成立了入境人員防控現場指揮組,市交通運輸局牽頭組織口岸、衛健、海關、邊檢、機場等多部門聯動,梳理機場入境人員分流過程的各個環節,針對境外疫情重點防控地區入境人員的來源、軌跡、去向,固化處置程序,細化工作流程,建立人員分流運行、後勤保障服務、上下統籌協調等機制。

3月18日,我市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境外入廈人員健康管理的公告,要求對所有14天內有境外(含臺港澳)旅居史的入廈人員實行14天集中醫學觀察,並設立機場入境人員分流服務中心,進駐啟泰中心,按照科學佈局、快速採集、嚴謹安全的原則,做好入境人員交接、體溫測量、按序分流、信息採集等工作,為我市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加強境外入廈人員防疫處置工作上,機場現場指揮部已總結出幾招,一方面加強組織能力,設置扁平化指揮體系,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另一方面,落實部門職責,各相關單位相互銜接,指揮部及時發佈流程,避免無效及盲目操作。強化關口前移也很重要,指揮部全面開展口岸檢疫、體溫檢測,對疑似病例、有症狀人員和密切接觸者第一時間進行轉運防疫處置,以縮小接觸範圍,控制風險。此外,廈門還做到加強提前預判,結合大數據分析,將航司、前程機場、邊檢等關口報送的數據,通過機場運行控制中心運管委平臺形成信息樞紐,發給指揮部和現場分撥中心,助力快速分撥。

在此基礎上,廈門實行區域聯防協同管控,建立福州-湖裡,泉州-思明,漳州、南平-集美,三明-海滄,莆田、寧德-同安,龍巖、平潭-翔安的結對處置工作小組,聯合集中管控入境人員。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廈門機場處置指揮部總指揮師強強調,這其中,五個環節的管控,即源頭管控、飛行過程管控、落地管控、分流中心管控、酒店管控,是確保“不漏一人”的有力保證。截至4月5日零點,廈門機場入境航班共有425架次,32630人,排查境外入廈12072人,實現了“零差錯、零失誤”目標。

零差錯零失誤 廈門機場築牢入境疫情防控關口

快速高效的分流過程

記者直擊

暖心服務催生暖心故事

“愛心廈門迎接您!祖國母親歡迎您!”4月5日晚上,廈門機場入境人員分流服務中心燈火通明,入口處的牆上,這幾個大字格外暖心。 兩個多小時前,兩百多名從首爾飛來廈門的旅客先在飛機上接受海關登臨檢疫,再前往海關入境查驗大廳進行“三查三排”,經過入境查驗、健康申報、體溫篩查、核酸檢測等流程後搭乘專車來到這裡,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分流安排、車輛接引。

隊伍中,一個女孩掏出手機,把分流服務中心當背景,來了個自拍。一旁的工作人員說,這地方已經成為網紅打卡背景牆了。

經過人員清點核對、體溫測量後,旅客們開始有序進入服務中心。沒走幾步,就見到有位工作人員站在一旁,給每位旅客發放“愛心袋”,裡面裝的是具有廈門風味的鼓浪嶼餡餅,還有礦泉水、口罩、入境流程圖等,真是獨具特色的愛心廈門的寫照。記者四處打量了一下,只見大廳入口貼著一張分流服務中心平面圖,還有多個醒目的導引牌、標識牌,“溫馨提醒”“免費wifi”等字樣也隨處可見,真是貼心。

零差錯零失誤 廈門機場築牢入境疫情防控關口

機場入境人員分流服務中心歡迎入境的鄉親們

從紐約轉機來的@suisse打算回江蘇無錫,她的女伴@Vanche_aaaZhe要回昆明。短短几分鐘,工作人員就為她們完成了信息採集、確認等工作。“我覺得廈門挺好的,也挺安全,要不咱們還是呆滿14天再走吧?”@suisse和女伴低聲商量起來。兩個人都說,一落地就看到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穿著防護服,這讓她們覺得挺安心,決定在這呆到隔離期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務中心的總諮詢臺,還有專業人員為旅客進行情緒疏導。師強說,有的旅客輾轉好幾個地方才來到廈門,情緒難免有點急躁,工作人員就會及時安撫他們。

這樣暖心的服務催生了很多故事。廈門機場入境人員分流服務中心現場指揮傅芳槐說,3月31日上午,他們迎來一名出生才46天的嬰兒。這可是分流服務中心運轉以來,接待的年齡最小的旅客。工作人員輕輕地為當時睡得正香的寶寶量好體溫,快速辦理分流手續,寶寶的父母非常感動。

零差錯零失誤 廈門機場築牢入境疫情防控關口

一人一份愛心袋

特寫

嚴格做到“不漏一人”

專訪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廈門機場處置指揮部總指揮師強

零差錯零失誤 廈門機場築牢入境疫情防控關口

“要嚴格做到‘不漏一人’,全力做好航空運輸、口岸檢疫、接轉分流、病患排查、目的地送達、社區防控等全閉環管理;同時,抓細抓實落地後分流點及留觀點的管控措施,構築有效防控體系。”師強經常跟工作人員說,不要以為你做的事情小,若從你的手上漏掉一個,就會給疫情防控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這兩個多月裡,師強24小時在線,過了凌晨才睡覺是常有的事,最忙的時候,他曾連續4天每天只睡3個小時。有人算過,市交通運輸局牽頭的綜合工作組串聯多部門,加起來有1000多名工作人員,而從交通運輸局派出的只有師強和他的3個小夥伴。師強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回過家了。在機場附近的臨時住處裡,他的房間有一面窗戶可以欣賞到埭遼水庫的美景,但絕大多數時間,他都把目光投向了另一扇窗,從那裡,可以看到翔雲三路,看到啟泰中心,看到一車又一車旅客來往。

但實際上,這樣的遠望對師強來說也不多,在臨時的“家”裡,他考慮得更多的是,怎麼做到忙而不亂、緊而有序,同時又要發揮愛心廈門的優勢,讓旅客找到家的感覺,於是,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那張只戴口罩的疲憊臉龐彷彿無處不在。眼下“大戰”仍酣,最近航班減少後,每天仍有約500人入境。此外,火車站及通過第三方航空公司來的有境外旅居史的旅客,也都送到分流服務中心來分流,他還將繼續奮戰在戰疫一線,做預防境外疫情輸入的“守門人”。


文/圖 城市捷報全媒體記者小語 莊昭 俞傑 許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