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企業硬核跨界,成功生產呼吸機的概率有多大?

與非網 4 月 9 日訊,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日益嚴峻,作為必需醫療用品之一的呼吸機的缺口也越來越大。

面對這個缺口,各國政府向本國的呼吸機制造商追加訂單,不過這一做法的成效似乎微乎其微,於是各大企業自發響應政府的號召開始跨界做呼吸機。

各大企业硬核跨界,成功生产呼吸机的概率有多大?

福特攜手通用:未來 100 天內將產 5 萬臺呼吸機

特朗普 3 月 27 日宣佈動用《國防生產法案》,要求通用和福特跨界生產呼吸機。此後,美國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的醫療分公司於 30 日宣佈將在未來 100 天內共同生產 5 萬臺呼吸機,幫助醫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首批將在 4 月底前交付。福特公司稱,第一批呼吸機交付後,將在 1 個月內繼續生產 3 萬臺呼吸機。據悉,為了提高呼吸機產量,福特開放了本來已經關閉的密歇根州工廠,該工廠目前正在調整生產線並將在 4 月中旬投入生產。

特斯拉:用 Model 3 零部件打造呼吸機

3 月末,特斯拉 CEO 馬斯克便宣稱要造呼吸機,解決醫療設備供不應求的問題。日前,特斯拉最新在其官方 YouTube 頻道發佈的一段視頻中演示了兩個版本的呼吸機。視頻中顯示呼吸機採用了大部分 Model 3 的汽車零部件。此外,呼吸機核心的“流量控制”採用了 Model 3 的控制電腦來驅動,與此同時,特斯拉汽車上的 15 寸中控屏被用來當作呼吸機的控制面板。據悉,目前特斯拉已完成呼吸機的工程版,相關的量產也已提上日程。

鴻海:計劃在美國威州廠生產呼吸機,中國臺灣也將同步製造

4 月 8 日,鴻海方面證實,在創始人郭臺銘牽線下,正與美商醫療器材公司美敦力 (Medtronic) 共同合作研發呼吸機,計劃在鴻海美國威州廠生產呼吸機,目前雙方醫療、技術人員已緊密合作,加快量產日程。

據 Medtronic 規劃,雙方共同投入研發的呼吸機將在鴻海威州廠生產;對於產能及生產時程,目前仍未有明確細節。此外,鴻海發言人蔡沁瑜也透露,除了在美國外,中國臺灣地區也會以“在地生產、在地銷售”為原則研究、製造呼吸機,不過不會製造傳統的呼吸機,而會以二代呼吸機發展製造。

偉創力:到 5、6 月可月產達 3 萬臺呼吸機

蘋果供應商偉創力日前宣佈正準備開始大量生產呼吸機,以幫助滿足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激增的需求。偉創力表示,公司到 5、6 月可月產達 3 萬臺呼吸機,但車廠產能將陷入掙扎。偉創力醫療項目主管 John Carlson 表示,屆時 2.5 萬至 3 萬臺呼吸機的月產量,其實是一般情況下整個產業年產量,但疫情爆發的特殊情況下,現在需求高達 100 萬臺。

戴森:僅用 10 天,“戴森牌”呼吸機橫空出世

日前,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在致公司員工的一封信中指出:“自從十天前接到英國首相的電話以來,我們就集中了戴森的資源,並與 TTP 合作解決了技術問題,設計和建造了一種全新的呼吸機 The CoVent。”此外,戴森表示,這款呼吸機旨在滿足新冠肺炎患者的特殊臨床需求,適用於多種臨床環境。並補充說道,這種新設備可以快速、高效地批量生產。

越南 Vin 集團:將開展呼吸機生產

為了滿足市場對於呼吸機的迫切需求,越南 Vin 集團於 4 月 3 日發佈了將生產呼吸機的決定。據悉,該集團與美國美敦力公司簽署了許可合同,從而能夠使用美敦力 P560 有創呼吸機的設計。Vin 集團預計,首批無創呼吸機零件將在 2 周後到達工廠。與此同時,基於美國理工大學分享的設計來研究生產無創呼吸機。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上述企業外,法國成立了工業企業聯盟,包括車企標緻雪鐵龍、工業集團法雷奧等,政府要求他們在 5 月中旬之前生產一萬臺呼吸機。英國汽車製造業巨頭勞斯萊斯也宣佈將迅速推出呼吸機並量產。此外,邁凱倫、紅牛、梅賽德斯等七支 F1 車隊也改行生產呼吸機。意大利汽車製造商法拉利正尋求該國最大的呼吸機制造商的支持,以提高呼吸機產量。

跨界生產呼吸機,車企真的可行?

車企生產鏈條複雜,裝備技術先進,跨界支援社會早有歷史淵源。二戰時期,通用、福特等車企就被授權制造飛機、裝甲車等軍事用品,當時的汽車城底特律一躍變成了軍火製造基地。

在中國的抗疫過程中,車企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轉行生產口罩、防護服等醫用物資,幫助緩解口罩緊缺的問題。

但是,飛機、裝甲車與汽車一樣同屬重工業,製造過程相似成分高,而口罩生產相對簡單,汽車靜音裝置中又恰好有口罩原材料,所以跨界軍工產品和口罩對車企來說並非難事。但呼吸機屬於精密的醫療器材,生產過程與汽車差異巨大,且需要專業醫療知識輔助。

正如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生物醫學工程部副主任海倫·米斯所說,“醫療設備和航天工程一樣複雜”。

所以,車企跨界生產呼吸機可能會比生產飛機和口罩更難。車企和一些航天企業的暖通空調系統和生命支持系統等技術、遍佈全球供應鏈、以及無塵車間的確都是其本身的優勢,但是要生產專業精密的醫療器械,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

就當前情況看,大多數車企都還處在準備階段。馬斯克所說的“本週交付 1200 臺呼吸機”的目標可能過於自信。 不過,這波跨界生產呼吸機的行動對整個呼吸機制造或許會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目前全球的呼吸機生產現狀是,海外少數幾個集團掌握著核心專利,但呼吸機供應鏈分散在全球,尤其是中國,他們很難實現量產;中國產能高,呼吸機品牌也多,但侷限在中低端品牌,高端產品都依賴進口。

合作生產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可以打破這種不平衡的研發生產現狀。

縱觀全文,各大企業開始轉產呼吸機為對抗此次疫情,這場硬核的跨界之舉,完美地詮釋了“共克時艱”這四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