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5.1.1 相交线 课时教案

5.1.1 相交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5.1.1  相交线   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教学难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

教 具

相交线模型,三角尺,量角器

教 学 过 程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阅读课本P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阅读课本P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

合作探究

1.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例如:(1)∠AOC和∠BOC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和∠BOD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以下填空:

两直线相交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5.1.1  相交线   课时教案

图1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

在图1中,∠AOC的邻补角有两个,是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

对顶角相等.

注意: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性质是确定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你能利用“对顶角相等”这条性质解释剪刀剪纸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吗?

巩固运用

1.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5.1.1  相交线   课时教案


提示:未知角与已知角有什么关系?通过什么途径去求这些未知角的度数?,规范地写出求解过程.

2.练习:完成课本P3练习.

运用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反思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困惑?(小组交流,互助解决)

达标测评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5.1.1  相交线   课时教案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1),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一点O, ∠AOD的对顶角是_____,∠AOC的邻补角是_______,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5.1.1  相交线   课时教案

∠AOC=50°,则∠BOD=______,∠COB=_______,∠AOE+∠DOB+∠COF=_____。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C,若∠AOD-∠DOB=50°,求∠EOB的度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5.1.1  相交线   课时教案


4.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1=2∠3,∠2=68°,求∠4的度数

5.若4条不同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图中共有几对对顶角?若n条不同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呢?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5.1.1  相交线   课时教案

课 后 反 思


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