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七一路小學線上教學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數學不僅能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知識的來源、現實背景和本質,認識到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使學生在實踐和活動中,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讓我們的生活和學習都發生了改變,疫情的相關數據每天實時向全世界人民公佈,但每一個數據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都可能是在不斷變化的。本節統計課將引導學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收集信息,通過整理和分析繪製統計圖,使學生切實感受到了“統計”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學會繪製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讓學生對身邊事例的調查活動,畫一幅統計圖,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從小愛數學的思想感情、合作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培養收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蒐集相關信息

自全國爆發新冠疫情以來,來自抗疫前線的消息無時不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我們的小學生們。為了更好地瞭解新冠疫情,請孩子們根據所學的知識通過網絡去收集整理數據,在數據的變化和比較中,發現新問題,看到新希望。

在學校的倡議下,經過數學組共同研討,結合四年級的學習內容我們四年級數學組給孩子們提出以下問題:

1.截止3月22日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1000人的省份有哪些?

2.湖北省各地市累計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新增人數及治癒人數分別是多少?

3.山西省支援湖北的批次及每一批的人數是多少?

4. 國外新冠疫情累計確診人數、疑似病例、新增確診人數、累計治癒人數、累計死亡人數分別是多少?

【設計意圖:統計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處。課的開始,創設了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大家共抗疫情,關心疫情各種數據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收集、追蹤有意義的數據,進行整理,用數學的思維分析疫情,再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疫情,得出孩子們心中合理的結論。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到統計在生活中的用處,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探索交流 ,整理信息繪製統計圖

1.引出統計

大家選出了自己的主題,怎樣才能知道截止某一日新冠確診、疑似病例、死亡人數有多少人? 引導學生說出“統計”。

2.用什麼方法統計比較簡便?

引導學生比較哪種方法更簡便,更適用於自己的主題。

3.分析統計表或統計圖。

從統計表上你能清楚地看出什麼?

三、分析圖表,用數學語言描述疫情

學生們針對抗擊疫情過程中的基本數據及抗擊疫情取得的成效,結合給出的情境,充分運用所學的統計學知識,繪製出了統計圖。有的孩子用地圖的形式描繪出了湖北新冠10天零新增的情況,有的孩子採用柱狀圖描繪出了全球累計確診前10個國家的數據,有的孩子結合“新冠疫情”,精心設計了一張包括疫情數據複式統計表、疫情數據情況分析、疫情數據背後的原因,以及自己對此次疫情的感想等四方面內容的數學小報。學生全面瞭解國內外、不同省市間的疫情情況,加深對複式統計表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對數據的觀察和對比分析,在充分感受複式統計表優勢的同時,更能對疫情發展和防控趨勢有一定的判斷。

1.國外新冠疫情基本情況:累計確診人數、疑似病例、新增確診人數、累計治癒人數、累計死亡人數;

忻州七一路小學線上教學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2.國內新冠疫情基本情況:累計確診人數、疑似病例、新增確診人數、累計治癒人數、累計死亡人數;

忻州七一路小學線上教學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忻州七一路小學線上教學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3.山西新冠疫情基本情況:累計確診人數、疑似病例、新增確診人數、累計治癒人數、累計死亡人數;

忻州七一路小學線上教學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4.山西支援湖北:山西援鄂批次、每一批的人數。

忻州七一路小學線上教學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除了課上學習的條形統計圖,有些小朋友還繪製了扇形統計圖。富有想象力的小朋友們,還設計了很有創意的統計圖表,對統計的圖表進行了創意美化。還有小朋友對湖北的疫情做了簡單的分析,甚至畫出了整個湖北的疫情地圖。

忻州七一路小學線上教學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四(2)的武凱瑞同學不止用了我們常用的畫筆進行構圖,還跟著當會計的媽媽學習了一下午,在電腦上用Excel軟件繪製了統計圖,在疫情期間又學習了一個新本領!其實,在疫情期間還有好多同學也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希望我們的同學能再接再厲。


忻州七一路小學線上教學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同學們通過收集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疫情數據,製作統計表,在此基礎上利用複式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進一步進行展示,並分析數據做出判斷,對統計日期之後的疫情進行有理有據的推測。不但能夠體會數據中蘊含的數學信息,而且能進一步感受到統計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根據老師提出的拓展延伸要求,也點燃了學生對全國上下一致抗“疫”的團結行為的熱情。結合新聞時事,對問題進行分析預測,將所學知識運用在綜合實踐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十分有裨益。


【設計意圖:通過統計數據,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學生在探索和創新中得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最後讓學生根據繪製的統計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提出合理化建議,在體驗數據的描述和分析過程中真切感受到學習“統計”的意義。】

四、鞏固應用,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

分析統計圖

看統計圖分析問題:

(1)哪個國家新冠確診人數最多?哪個國家最少?

(2)中國新冠病人累計確診和累計治療人數分別是多少?

(3)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設計思路:結合學生實際、圍繞教學內容設計,鞏固所學知識,同時讓學生知道用數學可以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五、回顧整理,反思提升自我教學水平

這節課學了什麼內容?有什麼收穫?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課堂小結,有助於知識的鞏固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生在談收穫、談感想的同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佈置的課後作業把課堂所學知識延伸到課外,體現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

教學反思:

1.注重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體驗了學習數學的價值。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在本課教學中,從大家共同關注的“新冠疫情”入手來引入“統計”。學生通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繪製出統計圖,使學生切實感受到了“統計”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增強了應用數學的意識。

2.關注了學生的主體發展。

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注重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得以提升。真正讓學生體驗了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這樣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1.學生在探索怎樣解決問題時,我應該放得更多一些,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多動手繪製幾張不同的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主題內容設計應該更開放一些,充分發揮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期待取得進一步的改進。同時,也讓孩子們感受到疫情當前,大家團結互助、齊心協力的中國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