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七一路小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数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知识的来源、现实背景和本质,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实践和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让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发生了改变,疫情的相关数据每天实时向全世界人民公布,但每一个数据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可能是在不断变化的。本节统计课将引导学生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收集信息,通过整理和分析绘制统计图,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学会绘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让学生对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画一幅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爱数学的思想感情、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培养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搜集相关信息

自全国爆发新冠疫情以来,来自抗疫前线的消息无时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我们的小学生们。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疫情,请孩子们根据所学的知识通过网络去收集整理数据,在数据的变化和比较中,发现新问题,看到新希望。

在学校的倡议下,经过数学组共同研讨,结合四年级的学习内容我们四年级数学组给孩子们提出以下问题:

1.截止3月22日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1000人的省份有哪些?

2.湖北省各地市累计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新增人数及治愈人数分别是多少?

3.山西省支援湖北的批次及每一批的人数是多少?

4. 国外新冠疫情累计确诊人数、疑似病例、新增确诊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累计死亡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统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课的开始,创设了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大家共抗疫情,关心疫情各种数据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追踪有意义的数据,进行整理,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疫情,再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疫情,得出孩子们心中合理的结论。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用处,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探索交流 ,整理信息绘制统计图

1.引出统计

大家选出了自己的主题,怎样才能知道截止某一日新冠确诊、疑似病例、死亡人数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

2.用什么方法统计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更适用于自己的主题。

3.分析统计表或统计图。

从统计表上你能清楚地看出什么?

三、分析图表,用数学语言描述疫情

学生们针对抗击疫情过程中的基本数据及抗击疫情取得的成效,结合给出的情境,充分运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绘制出了统计图。有的孩子用地图的形式描绘出了湖北新冠10天零新增的情况,有的孩子采用柱状图描绘出了全球累计确诊前10个国家的数据,有的孩子结合“新冠疫情”,精心设计了一张包括疫情数据复式统计表、疫情数据情况分析、疫情数据背后的原因,以及自己对此次疫情的感想等四方面内容的数学小报。学生全面了解国内外、不同省市间的疫情情况,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和对比分析,在充分感受复式统计表优势的同时,更能对疫情发展和防控趋势有一定的判断。

1.国外新冠疫情基本情况:累计确诊人数、疑似病例、新增确诊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累计死亡人数;

忻州七一路小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2.国内新冠疫情基本情况:累计确诊人数、疑似病例、新增确诊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累计死亡人数;

忻州七一路小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忻州七一路小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3.山西新冠疫情基本情况:累计确诊人数、疑似病例、新增确诊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累计死亡人数;

忻州七一路小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4.山西支援湖北:山西援鄂批次、每一批的人数。

忻州七一路小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除了课上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有些小朋友还绘制了扇形统计图。富有想象力的小朋友们,还设计了很有创意的统计图表,对统计的图表进行了创意美化。还有小朋友对湖北的疫情做了简单的分析,甚至画出了整个湖北的疫情地图。

忻州七一路小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四(2)的武凯瑞同学不止用了我们常用的画笔进行构图,还跟着当会计的妈妈学习了一下午,在电脑上用Excel软件绘制了统计图,在疫情期间又学习了一个新本领!其实,在疫情期间还有好多同学也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再接再厉。


忻州七一路小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展示交流

同学们通过收集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疫情数据,制作统计表,在此基础上利用复式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进行展示,并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对统计日期之后的疫情进行有理有据的推测。不但能够体会数据中蕴含的数学信息,而且能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根据老师提出的拓展延伸要求,也点燃了学生对全国上下一致抗“疫”的团结行为的热情。结合新闻时事,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综合实践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有裨益。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数据,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生在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最后让学生根据绘制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体验数据的描述和分析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学习“统计”的意义。】

四、巩固应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分析统计图

看统计图分析问题:

(1)哪个国家新冠确诊人数最多?哪个国家最少?

(2)中国新冠病人累计确诊和累计治疗人数分别是多少?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思路:结合学生实际、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让学生知道用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自我教学水平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谈收获、谈感想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布置的课后作业把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反思:

1.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本课教学中,从大家共同关注的“新冠疫情”入手来引入“统计”。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绘制出统计图,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2.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发展。

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提升。真正让学生体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学生在探索怎样解决问题时,我应该放得更多一些,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多动手绘制几张不同的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主题内容设计应该更开放一些,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期待取得进一步的改进。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疫情当前,大家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的中国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