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毛主席和蔣介石都佩服的晚清重臣


讓毛主席和蔣介石都佩服的晚清重臣


曾國藩,是清朝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被並稱為“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他也是湘軍之父,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率者。曾國藩一生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在文學、軍事、學術思想等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是晚清道光、咸豐、同治年間政治、軍事、文化上極有影響的代表人物。有人說,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人、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人。

梁啟超曾這樣評價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毛澤東也曾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對曾國藩更是頂禮膜拜,認為其為人之道,“足為吾人之師資”,“其著作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他還將《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終生拜讀不輟。徐中約則在《中國近代史》中這樣評價他:“曾國藩的政治家風度、品格及個人修養很少有人能予匹敵。他或許是十九世紀中國最受人敬仰、最偉大的學者型官員。”

我們來看曾國藩的人生曲線,曾國藩28歲中進士,算是比較晚的,但是也已經很了不起了。科舉時代,讀書出仕,這是理所當然的道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平民子弟唯有通過科舉才能改變命運。“十年寒窗,一舉成名。”這個門檻是很高的,他也順利地跨過了。但是他的仕途,也就是官運,卻不是很亨通,他僅僅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可就是不亨通才好,亨通反倒不妙。因為仕途一旦亨通,就會像一下子升得很高的氣球,最後往往也會很快就爆破了。他在翰林院一待就是九年,雖然也升過官,但都只是空有名號而沒有實權。翰林院是什麼地方?相當於秘書處。在那裡唯一的好處就是能常常跟皇帝見面,僅此而已,其他什麼都做不了。每個人都可以想一想,當你被“冷凍”的時候,你會是什麼反應?你如果天天怨嘆,天天羨慕別人,或者天天急於“上進”(這個“上進”並不是真的“上進”,只是拼命追求升官),那你就不會有大成就。

曾國藩有十年時間吃盡了苦頭,要死死不得,要活活不了。從41歲到50歲,這整整十年,是他一生中最艱難、最痛苦,但也是他最成功、最幸運的一段時期。他被尊稱為“大清中興名臣”“湘軍之父”“東南之王”“儒學大師”。其實“湘軍之父”並不是他,而是羅澤南,是羅澤南把這個稱號讓給曾國藩的。

曾國藩之所以有這麼高的名望,可以說,就是因為有這十年的鍛鍊。他一生中最了不起的就是那十年受盡了千苦萬難。所以說這也是他一生中最成功、最幸運的時期。如果沒有這十年的鍛鍊,他後來很可能就不會修成正果。中國人所講的“修成正果”,其實就是善終、好死,但是要想得到好死,卻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總的來說,曾國藩的人生從30~41歲到一個頂點之後開始往下走,而且曲折不堪,從50歲起又開始往上走,最後到62歲善終。人生就是一條曲線,每個人都是經過中間的種種曲折,最後走完自己的一生。

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修身齊家治國的千古完人、中國傳統文化持家教子的最成功者,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人格精神的典範式人物,更是深刻影響數代人的精神偶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