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幸福的愛情都是一種模樣,而不幸福的愛情,原因只有兩種

​文|三舌

前二天刷到一個關於生命的抖音,如果我們的生命都是永久、長生不死的。我們不會坐在這裡學習,今天學還是明年都是一樣的,沒什麼事情讓我睡床中起來。

席慕蓉:幸福的愛情都是一種模樣,而不幸福的愛情,原因只有兩種

01、愛情的憧憬

我們失去了最好的動力,長生不老會讓很多發展失去動力,他引用一個名人理論:“生命才是我們的動力源泉。”

評論中有人贊同有人反對,說他的理論過於陳腐,會誤導學生;舉例我們還要吃飯、上班,人不會死但不動總會餓死。至於這個問題我並覺得對錯,因為到達那一步還有許多難題。

長生不老是件很酷的事情,可一萬年的愛情也美好嗎?生命在有限的時間裡,幾十年的愛情都讓我們經歷那麼多酸楚。

從青春到暮暮老年我們都憧憬一份愛情,一份在自己內心期盼的愛情。有人覺得愛情可以讓我們不枉此生,78%電影中都被愛情包圍。

席慕蓉:幸福的愛情都是一種模樣,而不幸福的愛情,原因只有兩種

02、生活愛情,沒有七彩祥雲

生命是有限的,可愛情確實世世代代的永恆。很多人喜歡《大話西遊》,至尊寶和紫霞的愛情。我想大概是,它符合了大多數人的愛情需求。期盼愛情的人兒,被情所傷的人兒,世俗生活的人兒等等。

在不同的年紀總能看出不一樣的感受,像很多人評價周星馳,人稱喜劇之王。可成熟再看,都不過是俗世應該承受的悲劇。

現實就是這樣,好的結局往往等不到。沒有人能應承少女的夢:身披金甲聖衣,腳踩七彩祥雲。最終的那個人普普通通,因為生活。

即使沒有那樣的劇情,可愛情還是幸福的模樣;有時候愛情就是普普通通,卻蘊含巨大能量。

席慕蓉:幸福的愛情都是一種模樣,而不幸福的愛情,原因只有兩種

席慕蓉曾在《透明的哀傷》說過一句話:

“幸福的愛情都是一種模樣,而不幸的愛情卻各有各的成因,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太早或者太遲。”

03、愛情的缺憾,也是種美麗

太早可能沒有能力,把控不住想要的愛情;太遲那個人可能已經不相信愛情了。

生活也一樣,昨天和同學張明吃飯,他還在回憶當年的那個女孩。我問他,張明說不愛了,以前不懂的什麼是愛,現在不愛了。我們都有了各自的家庭。

當年他們的相知相戀是在高中。愛情很純真,一起努力學習;相約上更好的大學。女孩家境殷實,張明家境一般。女孩父母知道後便極力反對,就這樣不耽誤恩愛的到了大三。

那是如現在一般的天,三月的天繁花驕開,張明接到姑娘父母的電話。大概意思是配不上他們家姑娘,沒有能力給她幸福,如電影一樣帶女孩去了歐洲留學。

就這樣兩個人分開了,即使分的很艱難,即使三月的夜突然下起了雨。可張明不想耽誤她的未來,那一天張明在我家喝了酒,一直說著胡話,在半夜以為清醒的他,在廁所出不來。清晨,在樓下吐了血,買了兩份早餐回來。

從那以後很少再談起她,昨天他說:“你看,我的決定是正確的,她現在很幸福,老公是個大老闆。我還是一無是處。”“是吧,至少咱兩沒辦法求證了。”我說。

我們互相苦笑了一下,便轉移話題了。故事講得簡約,生活的愛情就是這樣。即使每個字都包含故事,輕描淡寫也可以當成,對生活最大的反抗和不屑。

席慕蓉:幸福的愛情都是一種模樣,而不幸福的愛情,原因只有兩種

有人說最好的故事是自己。因為自己的故事最能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其次是感同身受的故事,能從故事中體會曾經的自己。

人們希望幸福的愛情,人們希望不幸福的愛情。最重要的是人們希望愛情,太早或者太遲的愛情,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