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知人生——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生

《人生》是路遙於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小說以主人公高加林起伏跌宕的人生為視角,抒寫了一個農門知識分子的一生。路遙用高加林的人生來告訴我們,人生有時順,有時逆;有時高,有時低;人生的道路充滿了始料不及的事情。下個路口轉角,是會遇到繁花盛景,讓人生色彩斑斕;還是會遇到荊棘滿路,讓人生遍體鱗傷,都是未知的。但是,無論哪一種可能性,都只是一時的,好運不會一直伴著你,厄運也不可能與你如影隨形。

路遙知人生——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生

高加林的人生就像一條拋物線,從低處發起,到達最高峰後便繼續向下行去......

作為一個從農村走出的知識分子,高加林的內心無比矛盾,他一時為自己的學識才華而自傲,一時為身為一個農民的兒子而自卑。他好不容易取得的教師職位,卻被村裡的“大能人”高明樓用手段給頂換成自己兒子,這種明知不公的無能為力,讓他感覺永無出頭之日,彷彿沒有任何選擇,只能如同他父親一般,面朝黃土背朝天,做一個土地的“奴隸”。這件事給高加林帶來了無比的痛苦,他難以接受。

在自家床上躺著,高加林過了渾渾噩噩的一個多月。但是,當看到那頭髮蒼白,腰背佝僂的老父母時,才恍然醒悟,他,不能再這樣子下去了,生活是殘酷的,他必須承認他目前的地位——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聽從父親的建議,拿著母親蒸好的白麵饃到縣城去叫賣。他的心難受的像無數蟲子在咬著,掙扎著,一邊是家裡的貧苦讓他必須通過體力勞動來賺錢;而另一邊,他又十分害怕遇到在縣城的同學,那將會讓他羞愧難擋。

路遙知人生——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生

但是,當生活暗無天日之時,就說明光明已經在到來路上。在高加林陷入人生的低谷時,有一個痴心女子——巧珍,陪在他身邊,給他安慰,給他信心,給他勇氣前行。他跟巧珍相愛了,每天白天,他在地裡耕作;夜裡,就跟他親愛的巧珍在星空下,在大地的懷抱裡相會。他們總是默默地依偎在一起,就像牽牛花繞著向日葵。

愛情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讓高加林一下子從灰心喪氣的情緒中掙脫,重新激發起對生活的熱情。愛得暖流浸過了心裡的凍土地帶,新的生機便勃發了。愛情使他對土地重新喚起了一種深厚的感情,他回想起在故鄉的山水間度過夢一樣美妙的童年,他本來就是土地的兒子,他出生在這裡。他又一次深深的感到,他不該害怕在土地上生活,因為這親愛的黃土地上,也能結出甜美的果實!他漸漸開始正常對待勞動,再不像剛開始的那幾天,以一種壓抑變態的心理,用毀滅性的勞動來折磨肉體,已轉移精神上的痛苦。

路遙知人生——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生

高加林在縣裡當局長的二爸高玉智回來了,於是,高加林的人生高潮到來。那些溜鬚拍馬的狗腿子,為了討好他二爸,給他走後門進縣城做通信幹事——一個正經的國家官員。高加林是有才華的,所以他在這個縣城中步步高昇,成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的各種才能很快就在這個天地裡施展開,地區報和省報已經發表了他寫的不少通訊報道,他還在縣體育館大出風頭。這段時間,是他人生中最出名,最頂峰的時段。

當一個人處於盛狀,錦上添花的人就多了。於是他的高中知己,那個在他心中富有才華、學識,並家世富足的江南水鄉女子——黃亞萍,也對他一往情深。為了跟他在一起,拋棄了正在戀愛中的男友張克南。高加林面對愛情與財勢,他選擇了後者,即使他心中還念著巧珍的好,但是,此時,在他的權衡下,哪裡還有人能比黃亞萍更能跟他相配呢?

高加林與巧珍分了,與黃亞萍在一起。跟黃亞萍一起的日子,他接觸了許多新式的東西,奶糖、咖啡、水果、糕點、新衣、新式鞋.....他父親和德順老漢曾來勸過他,告訴他:浮的高,跌的重,但他堅定地說:他有他的活法。他並沒有聽進去兩位老人的勸告。

路遙知人生——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生

一封舉報信讓走後門的高加林回到了他的黃土之鄉。彼時,巧珍已經嫁給了追求她已久的馬栓;身份的差距也讓他與黃亞萍分開。當他回到高家村時,已經做好準備,面對眾人的嘲諷,然而他受到的卻是村人們最真誠的安慰,親愛的父老鄉親把他們那偉大的同情心給予了這個不幸的人。彼時,高加林才真正認識到什麼是他的根,那是他曾經掙脫過的地方,卻也是永遠對他敞開的地方。

路遙知人生——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生

於人生漫長的道路上,各種岔路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都需要我們慎重選擇,安穩前進,錯一步過去了的人生就不可能再有。高加林的人生或喜或悲,結果都是他自己承擔的,但是無論生活給他帶來的是有望的光明大道,還是無望的逼仄暗道,他最終都是選擇前進,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可能就是在鮮花與掌聲中迷失了自我與初心。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勝不驕,敗不餒,方是勝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