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澶淵之盟”的由來

公元1044年秋天,遼朝蕭太后和遼聖宗親自帶領著大軍南下,一路攻堅拔寨,一直到澶州。

遼人大舉南下引起了北宋朝野的震動,有許多大臣甚至主張所謂的避敵鋒芒,暫時戰略性的撤退,大宋皇帝宋真宗也想往南跑。

但是由於宰相寇準,沒錯,就是那個寇老西極力勸阻,宋真宗才不得不硬著頭皮前往前線督戰。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也許是上天眷顧,宋朝的守軍不僅硬扛過了遼軍的進攻,還射殺了一位遼朝大將。遼軍久攻不下,且損兵折將,士氣大減,加上後院有點起火的苗頭,也是相當糾結,撤還是不撤。

宋朝這邊也很糾結,宋真宗並不是一個願意動用武力的人,而且他對徹底擊敗遼軍似乎完全沒有信心。

雖然有人主張,要趁遼軍精疲力盡,宋軍士氣大振,對敵軍發起總攻,一路向北,爭取收復燕雲十六州。

但是大宋王朝的決策層前怕狼後怕虎,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議和。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在這種情況下,宋朝和北方遼朝簽訂了"澶淵之盟",兩國之間的協議基本內容大概如下

1-兩國名分的規定:宋朝和遼朝約定為兄弟之國,就當上天他老人家生了倆孩子吧……

2-劃定邊界:雙方以白溝河為界,而且在邊界處不準築城;

3-宋朝每年向遼朝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4-雙方貿易。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澶淵之盟”的爭議

一直以來關於這份協議的性質,大家都有爭論,到底是北宋花錢求和平,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還是用小錢換和平的百年大計?

如果結合1840年以來的種種事件,這確實是一個挺憋屈的條款,尤其是像中法條約。但如果從當時的條件來看,到底是怎樣一個協議呢?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還原一下場景,讓我們來看一下南宋人是怎麼認識這份協議。


為什麼要解讀南宋人對"澶淵之盟"的認識?

南宋政權的建立就是非常憋屈的,而且由於特殊的時代環境,南宋朝野中的政治主張基本可以分為兩派,一是主戰派,一是主和派。

所以對於"澶淵之盟"的認識,幾乎就體現了南宋政局中這兩派的明爭暗鬥。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南宋人對“澶淵之盟”的看法

1·求和

"澶淵之盟"讓大宋朝野上下認識到,用談判的方式,甚至是花小錢辦大事的形式,通過一點退讓就可以解決大宋王朝面對的軍事威脅。

宋高宗趙構繼承了大宋歷代帝王比較慫的優良傳統,他並沒有吸取北宋王朝後期一位忍辱退讓而造成靖康之難的教訓,面對金人在長江以北的威脅,仍然是希望求和,而且他認為這是在模仿宋真宗。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宋高宗曾經公開表示:“真宗與契丹通和百餘年, 民不知兵;神宗雖講武練兵,實未嘗用。 朕自始至今,唯以和好為念。 ”《宋相輔編年錄》

這其實也是大多數主和派的想法。

從1840年以來的種種事件來看,當時宋真宗和遼國簽訂的"澶淵之盟",似乎確實挺屈辱的,但是在當時這確實是一個有助於邊境平安,兩國友好發展協議。

契丹人雖然建國,雖然廣大的統治範圍內包括了許多原來傳統的漢人帝國的範圍,但是他們似乎仍然保持著草原民族的"優良傳統",一到秋天,就拉起隊伍,開始在邊境處侵略搶劫。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澶淵之盟"簽訂之後,大宋和大遼雙方秉著友好的態度,在雙方邊境處對已有的那些衝突進行了最大的剋制,在之後幾十年的時間裡,雙方邊境幾乎沒有刀兵相見的場景。

確實每年10萬兩銀子和20萬匹絹的"歲貢"總讓很多漢人覺得很彆扭,但這確實是花小錢辦了大事,雙方的互市貿易相當繁榮,早把這些東西重新賺回來了。再說,如果真的雙方大兵相交,軍費也不知這點。

富弼評價”講金帛啖之之術,以結歡好。 自此河湟百姓,凡四十年不識干戈,此漢唐之盛所未有也。 ”《宋朝諸臣奏議卷》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所以在大部分的主和派嚴重,南宋和金籤一些議和條款可以看作是北宋真宗和遼朝簽訂"澶淵之盟"的翻版,沒啥壞處。

但是不知道為啥,主和派似乎都沒有強調過,北宋徽宗和欽宗和金也簽了不少協議,為啥北宋變成了南宋了呢?

2-以戰止戰

不僅僅是主和派推崇"澶淵之盟",主戰派同樣如此,不過在主戰派的眼裡,"澶淵之盟"的最大借鑑作用是其"以戰止戰"的思想。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澶淵之盟"並不是以卑躬屈膝的的態度去祈求和平,盟約的簽訂是有條件的。宋真宗御駕親征鼓舞了北宋將士的士氣,大敗遼朝的"侵略軍",遼軍進退維谷,所以選擇了最有好處的方式——議和。

對於當時的遼朝來說,仗再打下去是沒有任何好處的,還不如趁機收手,尋求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所以對於南宋一些主戰派的官員來說,必須首先要在武力上對金人取得一定的威懾力,然後再商議和平友好的事情,才是對大宋最有利的場景。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李綱就主張如此:“戰、守、和三者一理也……以守則固,以戰則盛, 然後其和可保……景德中,契丹入寇,罷遠幸之謀,決親征之策,捐金幣三十萬而合約成,百有餘年,兩國生靈皆賴其利,則和、戰、守三者皆可得。 “《李綱全集》


​"澶淵之盟"帶來的借鑑意義對於南宋來說具有著雙面性。

從積極的一面來說,北宋和遼通過和平協議的方式確保了雙方邊境數10年的和平,這使得南宋朝廷在處理於北方金人以及蒙古人政權的關係上,有了借鑑的模板。

另一方面,南宋朝廷為了偏安一隅,將一味的屈膝議和當做是完美處理和北方政權的絕佳方案,所以一味的求和而忽略了強化南宋本身的武力威懾。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算是個小結吧:

1141年,紹興和議

1164年,隆興和議

1208年,嘉定和議

蒙古滅金後,南宋試圖與蒙古和議,不成

1279年,陸秀夫揹著小皇帝跳海自殺


南宋人怎麼認識“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還是“百年大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