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式單身”一詞火了,佛系青年會是未來嗎?

就在2018年末,一個網絡熱詞“自殺式單身”

突然火了起來。

何謂“自殺式單身”,原詞解釋是形容一直單身又不主動擴大社交範圍去認識新朋友,卻每天都在想著能擁有愛情的行為。

“自殺式單身”一詞火了,佛系青年會是未來嗎?

說來慚愧,原來是不知道這個詞的,是在寫一篇大齡單身青年文章時,在網絡上看到了書單君的《“自殺式單身”,害了多少中國年輕人》一文,才接觸到這個詞彙。

好奇的深入瞭解了“自殺式單身”的解釋,才恍然發覺,“自殺式單身”所定位的年輕人,貌似在生活周邊並不鮮見。

01 自殺式單身顯著特質及實例

根據書單君總結的“自殺式單身”描述特質,大概歸納提煉為如下幾點。

並非不願意擺脫單身,但是生活中已經有較長時間沒有認識過新的異性朋友。
工作圈子非常簡單,家庭單位兩點一線,業餘愛好是宅在家裡,與泡吧、集體聚會、戶外活動基本無緣。
不太注意形象建設,也很少了解異性的心理,對如何與異性交往無甚經驗技巧。
熱衷於以小說、影視劇中的人物或關係為理想參照,幻想在某些公眾場合突然一見鍾情,遇到幸福敲門,結束單身狀態。

看到外界的出雙入對偶爾會閃過改變的念頭,但是較少制定理想脫單計劃或缺乏執行力。

還有個90年出生的知乎小哥列舉了自身經歷作為比對,描繪了一條從未戀愛的成長軌跡。

家庭出身不高不低,性格開朗長相陽光,讀書時成績好,初中、高中均有女同學表達過好感,但是因為家庭和學校“不準早戀”的告誡以及學習壓力,果斷拒絕。

大學為重點理工,女生數量少的可憐,臨近畢業遇到一個外校心動的姑娘,考慮將來的天各一方,打消掉念頭。

工作後,單位清一色男性,完全沒有接觸陌生年輕異性的機會。

不上不下幾年下來,家裡著急了,直接開啟了催婚模式,他最後總結為:“似乎有一段人生環節,被人偷走了”,這個分享引發瞭如潮評論與贊同,想必,與許多人的成長軌跡重合了。

02 當單身成為一種舒適而不願改變的狀態

得益於現代社會服務業的超級發達和網絡通訊的發展,許多事情已經完全可以通過一臺可以聯網的手機,通過金錢來換取服務。

不願意做飯,從外賣平臺下單到送飯上門也就半個小時;不願意收拾打掃,家政服務為你解決衛生問題;要買什麼東西,哪用上街,等著快遞上門就行,甚至有人試過一個月不出家門半步,依然可以生活得滋滋潤潤。

特別是對於許多離開故鄉,打拼在一、二線大城市的年輕人,脫離了老家複雜的人情關係網絡,一個人自在瀟灑的生活,完成了工作之餘,所有私人時間完全由自己把握,不用走親戚,不用顧人情,想吃吃想睡睡,不知道多麼舒服。

雖然這樣的狀態,對於脫單這事,實在沒有什麼幫助。

這種狀態其實會讓人不知不覺就沉浸其中,既然看起來一個人也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又何必要做出改變呢,何況單身久了,脫單的經歷,並不是那麼愉快的。

“自殺式單身”一詞火了,佛系青年會是未來嗎?

何況對於很多本身就受過情感傷害的人來說,哪怕成功脫單,也不意味著生活從此風調雨順,一勞永逸,既然如此,那就不去花費精力改變好了,至於未來如何,等到了時候再說,這大概是不少人的想法。

於是時間就一天天偷偷過去了,同齡的人慢慢結婚了,生孩子了,自己的生活還在繼續,人生的狀態卻彷彿停滯了下來。

不願人際交往,不願談戀愛,自然也就沒有結婚生子,這不由讓人想到了近來流行的佛系青年標籤。

接下來聊聊佛系青年男同胞。

03 佛系青年的生活方式

其實佛系青年一詞源於日本暢銷的女性雜誌《non-no》於2014年提出的“佛系男”。

不過《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2月的一篇文章《日本“佛系青年”不是中國這麼玩的》認為,比起日本的”佛系男“標籤,國內的佛系青年生活方式更接近於2006年日本作家深澤真紀提出的“草食男”概念。

“自殺式單身”一詞火了,佛系青年會是未來嗎?

來看一下“草食男”標籤,和食草動物一樣,性格一般都比較溫順,年齡在二、三十歲之間,比較注意個人形象,上進心不強,對女性也沒多少興趣,生活隨遇而安,不喜歡改變。

在男女關係方面,“草食男”最大的特徵就是不會積極主動的追求愛情,喜歡與女孩子保持不溫不火的狀態,許多還會沉迷於虛擬網絡,比如戀愛養成遊戲、二次元世界等。

不管是草食男還是佛系男,日本年輕人進入低慾望社會,是因為經過了“失落的二十年”,社會經濟發展停滯,生活壓力空前,年輕人對未來迷茫,找不到奮鬥目標和人生方向,所以選擇消極的應對方式,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自娛自樂。

04 青年的佛系與未來

必須警惕的是,中國年輕人的佛繫心態正在變得廣泛。

而我們與日本社會不同的地方在於,處於發展中的中國,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最下層,即生理與安全需求還遠遠未得到滿足,也就是說,許多年輕人的佛繫心態,是被迫的,這也將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狀態。

現在很多指責年輕一代的“佛系”,認為他們不肯承擔社會責任,不肯結婚生子撫養下一代。

但是必須說,處於互聯網科技爆炸的一代,年輕人接收了太多的外界信息,也看到了太多的實例,無論是高管鉅富,還是貧窮潦倒的生活狀態,對於他們來說都不神秘,加上時下的高房價、高消費壓力,讓許多年輕人倍感壓力,進而喪失了奮鬥與上進動力。

於社會發展進步而言,年輕人如果過早的喪失了奮鬥慾望,其問題會非常嚴重。

“自殺式單身”一詞火了,佛系青年會是未來嗎?

畢竟中國社會還將長期處於發展階段,要扛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任,年輕人責無旁貸。

不過我又覺得不必過於擔心,當下中國社會正在蓬勃發展中,日本所經歷的“低慾望社會”是一種社會高速發展放緩後所呈現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會現象,與中國的情況並不一樣。

當下中國青年自我標榜的“佛系”,大概更多的只是一種自嘲,也是面對高壓力生活的一種自我調侃放鬆方式。

何況,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決定了家庭會為年輕人分擔許多的生活壓力,比如可以動用六個錢袋子來買房,而中國年輕人從小經歷的各種激烈競爭也決定了,從中脫穎而出的青年們,有著足以應對各種生活壓力的心理素質和生存本領。

所以,大抵也不用太杞人憂天,佛系青年雖然已經成為一種現象,但是也不會成為席捲社會的浪潮。

哪怕真的要做“佛系青年”,那麼也請做一個“鬥戰勝佛系”青年,人生路上,敢打敢拼,為了理想,不懈奮鬥,遇到緣分,也不要錯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