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金庸在無數次被傳去世後,終於仙逝,飄然而去。

起初得知消息時,還未有太大感慨,可能是遠離了金庸的江湖已久,但身處自己的江湖裡庸庸碌碌著。

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當年有一句話命題作文,如何能一秒入江湖。

有人寫的非常生活化。

小二迎上來,一邊擦桌子一邊笑著問,這位大俠您打尖兒還是住店?

其實金庸封筆已經很多年了,早就已經不再創作,但是這些部作品,仍然是無數次地被翻拍,被人重新解讀品味。

初入江湖不識君,識君已是訣別時。

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喜歡金庸的這麼一代人裡,有很多人,都是高中大學年紀,互聯網還未普及的時候,大家傳閱著破破爛爛的盜版書,然後憧憬著自己能仗劍走天涯。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這句話總帶著說不清數不盡的落寞,彷彿歷經了恩怨情仇,落拓的不知身在何處。

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其實江湖到底是什麼,誰也說不清。

隱隱約約是一方世界,有著快意恩仇,刀光劍影,縱酒高歌,英雄美人,還有神秘藏寶,武林秘籍,邪魔歪道,不為人知的陳年舊事。

這是金庸給很多初讀武俠小說的人,營造的世界。

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金庸的江湖裡,有實打實的江山美景。有大漠烽煙,有江南春雨,名山大川,江河湖泊,都是江湖。幫派雲集,神人遁世,華山嵩山武當山,大理西夏雁門關。凡祖國的好風光,都寫入筆下。

讓很多人在書裡,就走遍南北,閱盡風景。

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金庸的江湖裡,也有很多纏綿悱惻的愛情,讓人唏噓感慨。

小時候恨李莫愁,殺人不眨眼,出手兇狠毒辣,對男女主角一再施加毒手。可後來大了,看到李莫愁問出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時,內心的那股簡單的恨卻變得複雜起來。

因為自己當時不明白被最愛的人背叛到底有多麼痛苦,後來每每看到李莫愁眼神落寞地感慨“就中更有痴兒女”時,一種恨就會百轉千回。

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還教會我們一種恨,就是求之不得。

喬峰對阿紫說的那句話很有深意:“你樣樣都好,樣樣比她強。你只有一個缺點,你不是她。”

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還有一種倔強。

範遙眉頭一皺,說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強不來了。”趙敏道:“我偏要勉強。”

甚至是《白馬嘯西風》的結尾,都有倔強的執念。

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白馬帶著她一步步回到中原。白馬已經老了,只能慢慢地走,但終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灑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江湖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江湖。

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孔慶東有句話說得很好:

“遭遇金庸已經許多年了,但我忘不了金庸小說帶給我的感動和我所知道的帶給別人的感動。我不能預料當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的時候,面對那些段落,還會不會熱淚盈眶。”

告別金庸,就彷彿是對這些年來的自己,對少不更事的自己,對當年天真爛漫的自己的告別。

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神鵰俠侶》裡有一句話,寫的是離別:“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

94歲的金庸,離開了。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青春裡有這樣的人,這樣的書,難道不是一種幸運?

江湖路遠,揮袖作別

我們對待世界,要有自己的態度

高能博遠君|To be uniqu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