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研讨交流会圆满举行

英华“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研讨交流会圆满举行

教育——我们一直以来始终在探索着、实践着、改变着的大命题,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终端,是连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文件的相继出台,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经迈入深水区。

英华“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研讨交流会圆满举行

面对高考教育变革,我校普通高中部对如何做好教育教学变革以及如何面对今后的挑战更是给予高度重视。2019年3月3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王凯教授来我校调研,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英华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季明明教授,英华学校校长林向阳,副校长、普通高中部校长李子胜全程陪同。王凯教授与我校普通高中部77名教师一起就“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交流。本次交流主要围绕“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分析、高中课程改革、考试评价整体变革趋势、对高中教育的挑战、如何应对高中教育改革”等内容展开探讨

聚焦 深度解读深综改大背景 整体把控教育改革新机遇

英华“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研讨交流会圆满举行

交流伊始,王凯教授将“学生要做自己学习的教学者,教师要做自己教学的学习者”作为本次调研与交流的主旨思想。他表示,在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背景下,学校未来发展将面临着3个重要核心问题:学校要聚焦未来发展内驱力并精准定位未来发展支点;学校在改革进行过程中要明晰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从而不断破冰前行;面对教育改革特征和内涵,学校要做好由浅水区向深水区经验转型,并不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方法。

英华“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研讨交流会圆满举行

王凯教授指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正式命题,这也是高中教育的全新定位:打破象牙塔,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面对高校对口专业,培养适应高等教育的学术人;以选课走班为起点,做好学生未来职业预期规划,培养适应未来职业的职业人;以奠定学生终身发展为最高目标,培养可持续成长的发展人。

英华“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研讨交流会圆满举行

王凯教授分析学校教学未来发展趋势

此外,王教授还对高中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解读,并分析了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培养目标之间的重要关联,同时对高中课程新结构以及考试评价体系整体变革进行深度剖析。他强调,未来高考具有选择性、开放性等特点,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视角重新认识高考。

英华“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研讨交流会圆满举行

此外,王教授还对高中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解读,并分析了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培养目标之间的重要关联,同时对高中课程新结构以及考试评价体系整体变革进行深度剖析。他强调,未来高考具有选择性、开放性等特点,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视角重新认识高考。

英华“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研讨交流会圆满举行

应对 整体布局,重构课程,改进课堂 积极应对教育改革

“面对高中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我们将如何应对?”,已然成为本次交流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王凯教授表示,面对挑战,学校应该以“高站位、长规划、深耕做”的姿态进行整体布局,并基于培养目标重构学校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改进。

英华“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研讨交流会圆满举行

英华教师认真聆听、记录

王凯教授强调,英华要以核心素养为原点构建涵盖多元课程结构、丰富课程活动、高品质课堂教学三个空间维度的英华课程实体;重点植根于课堂,与教师建立关联,全面推进涵盖理念、实践、课堂以及教师本身在内的多维度英华课程实体建设。

共话 共话高中教育新变革 探索教育教学新设计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交流与指导,大家对高考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认知。在“高中教育改革与应对互动式工作坊”座谈中,普通高中部的老师们针对本次交流期间以及以往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

英华“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研讨交流会圆满举行

座谈期间沟通交流

李子胜校长: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未来升学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王凯教授:教育部以“谁使用谁评价”为原则,评价过程以人为基本,作为价值论断,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中的“高考”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是最主要的两项因素。大学自主招生愈发严格,综合素质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又存在一定难度,其发展过程还需不断探索与完善。

在听过王教授的解答后,林校长表示:“此次双方交流恰逢“两会”开幕,对于英华教职工而言,也要做到两会——“会教”、“会学”。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通过“会学”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不仅教会学生,更要促使学生学会,开发英华学子会学甚至会教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最终成长为个性发展、协调发展的“彬彬君子 风范公民”。”

本次研讨交流在教师之间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最后,季明明院长对本次交流作出总结性发言,他表示:“王教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阐明了高中教育变革与应对举措。今天我们围绕我国高中教育特色发展、高考制度改革、英华课程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让在座的每一位英华人备受启发。在教育改革宏大目标的指引下,课程永远是改革核心,课堂则是我们改革过程中的深水区。”

英华“高考教育变革与应对”研讨交流会圆满举行

季明明院长做总结性发言

在教育现代化核心命题下,季院长再次强调:“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课程为根。同时,这也将影响着立德树人与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更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的推进,甚至影响国家前途与命运。我校基于“英华共识”总体指导,扎实推进“四六规划”战略目标,提出“五大建设”任务,其中,课程建设仍然是龙头工程。在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我们要思考国标课程如何进行校本化设计,从而成功落地实施并成为我们教师的核心能力。”

季院长表示,在目前新形势的影响下,校长、学部校长的课程领导与管理能力都将成为其核心能力,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所有英华人要重新反思,抓紧时间学习。英华教育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就在于为所有英华教师提供学习、提升自我而服务 ,为各学部、各部门早日成为研究型团队打下坚实基础。未来,英华还将继续邀请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教育专家与英华教师零距离接触。

一天的交流座谈结束后,英华教师纷纷表示教育改革在被全社会关注以后,学生与教师都将迎接新的挑战,而英华正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深耕细作,探索并紧抓每一次能为英华学子一生幸福做奠基的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