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過年間,招待來家裡的親戚朋友,總會提前準備一些堅果,松子也是很常見的一種。一提到松子,可能大家第一印象都是好吃,但是作為文玩手串,松子亦是出彩。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首先,松子形狀圓小,極難把握,因此雕件工藝價值極高。其次,松子也易於保養和把玩上色,包漿後色如紅棗,晶瑩圓潤,似有紅寶石般光澤,且盤玩時滿手生香,當素手串也是喜人的文玩種類。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文玩松子始於明代,盛興於清,曾為清宮皇室所藏玩。當年,慈禧便曾經有一條松子手串。遺憾的是,後來流失於民間,松子諧音“送子”,寓意多子多福避小人。

松子手串早在晚清時就十分流行,康熙皇帝就曾有過一條。目前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清康熙松子手串,國立故宮博物院。由十八粒松子及一粒青金石佛頭以米白色編繩串成,附一乾隆九年的滿文黃籤,簽上說明手串為皇貴妃祖母獻給皇祖康熙的禮物。

不僅古代,現在也有很多人,仍然痴迷松子手串。松子包漿變色很快,淨手盤玩即可。如果有盤花的現象,那是因為果仁貼在核內壁的緣故。盤下去顏色會變得一致。隨著盤玩,顏色會逐漸變紅,最終形成半透明的琥珀狀外皮。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最初淺黃色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3個月後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半年後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1年後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左邊是掛脖子上的,右邊是單圈手串,全部是自己親手做的,三通也是用松子做的,去皮打磨打眼穿繩都很費勁,玩了將近一年了,很紅很亮很漂亮,愛不釋手。

3年後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很多高手玩松子雕刻,松子殼薄,但是質地很細膩,雕刻需要技巧。松子雕一般分三類:

1、淺浮雕

在文玩松子雕刻中,比較普遍的是浮雕古錢幣、瓦當、封泥等等,也有花鳥、山水、詩文等。浮雕的難度也已經算極高了,哪怕只是單單磨出來個素面,也需要特別耐心細緻,稍不留神便會將松子殼磨穿。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2、高浮雕

高浮雕是一種刻法,指所雕刻的圖案花紋,高凸出底面,即高浮雕。 受限於松子皮薄,高浮雕在松子雕刻上更具難度。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3、圓雕

圓雕作品又稱立體雕,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在文玩松子雕刻中,難度最大的正是圓雕人物、羅漢頭等,市場價格奇高。由於松子殼比較薄,要求刻刀十分鋒利,雕刻工藝要求也極高,稍有分心就會雕穿,前功盡棄。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近些年,松子雕刻手串在拍賣場上表現也不俗。大名鼎鼎的西泠印社就曾拍過兩條清代松子雕手串,價格均破十萬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清·陳熙年制松子詩文手串。拍賣價:172500元。松子之上滿鐫詩文,文字雋秀,刻劃清晰流暢,於此細小松子之上流利刻字,非名家大匠難以為之。

一條松子手串,他轉手賣了17.5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