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不善於人情世故的人,卻每天仍要應對這些事,該怎麼辦”

我是一芳菲,聊生活百態,談萬千情感。你若有故事,我願意洗耳恭聽。

我認識這樣一個人:

他曾是我們當地電視臺的一位知名主持人,姓周,熟悉他的人都稱呼他“老周”。幾乎五十歲以上的人都看過他主持的節目,而且好評如潮,被奉為“中老年偶像”。如今五十多歲,早已退居二線,在普通人看來,他應該算是名人了,既然是名人,那肯定和普通人不一樣,其實接觸過他的朋友都會用一個詞形容他——憤世嫉俗。

老周是一個直性子,不會委婉,有啥話總是憋不住。

有一次公司接了一臺晚會,視頻組的同事負責節目的背景視頻製作,這個活需要跟導演和編導等經常溝通,因為節目單時時都會變動,有時候你剛做完一個節目,那邊就給“砍”了,白費勁。恰巧負責製作的同事比較內向,導演和編導們又很忙,他也不好意思一遍一遍地打電話,於是就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做著。

有天老周來“串門”,聊起了後期視作這塊,便問後期的同事對每一個節目的理解,以及背景屏幕應該怎麼設計。說著說著老周隨手拿起節目單看了一眼,突然大喊:“這不對吧,我昨天剛看了節目單,這幾個節目都已經刷掉了。”

“我還沒有跟導演要新的呢。”同事說道。

“那你得要啊,這不白出力了嘛?我跟他們說。”老周說著便拿起手機,撥通了導演的電話。

“喂!你們的新節目單出來了怎麼也不發給後期的人?人家怕打擾你們,不好意思跟你們要,這好幾個節目我看都白做了。”老周憤憤地說。

“我馬上讓他們發。”導演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無論對誰,老周總是很熱情,很真誠,遇見不對的地方,他就要指出來

“我是個不善於人情世故的人,卻每天仍要應對這些事,該怎麼辦”

老周是個不善於人情世故的人,但卻還要每天應對這些事。

只要老周在這,電話就沒斷過。好像所有人都在找他似的,用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人家把咱當名人,咱自己知道就是個普通人而已,沒這麼大本事,但又不能駁人家面子,哎!”

老周從來不把自己看作名人,在他看來,人家“崇拜”他,只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過他而已,請他吃飯喝酒,也只是尊重他罷了,自己哪有什麼真本事,哪有像人家說的那樣“上通天,下通地,無所不能”。

顯然他很討厭這種人情往來、人情世故。前不久家裡親戚在外地出了車禍,萬幸保住了一條命,但車體受損嚴重,因為這事,親戚特意打來電話讓他找找人,疏通疏通關係。老周雖然討厭這種人際關係的往來,但每次有人找他幫忙,總是竭盡全力。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一個熟人,但總不能空著手去吧,親戚問應該買點什麼合適,老周犯難了:“不行就要兩條煙,你看著買吧,我也不清楚。”

老周就是這樣,別人覺得他無所不能,他卻認為自己再普通不過。

其實無論是名人還是明星,都是一樣的。他們也有自己的婚喪嫁娶、禮尚往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明星、名人“神化”,過於高地評價他們,其實這很愚蠢。

同樣他們也有自己的性格,並不是所有名人都喜歡四處結交、推杯換盞,像老周,就是這樣的人。遵守規則辦事,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現實情況卻正好相反,找他幫忙的人,恰恰是想“走捷徑”的,為此,他很無奈。

“我是個不善於人情世故的人,卻每天仍要應對這些事,該怎麼辦”

那麼問題來了,做一個剛正不阿的人還是做一個圓滑的人呢?

外圓內方是一種做人的境界,並不容易

外圓內方,是一種做人的境界,達到這種境界其實不容易。因為太多的因素影響著我們,有時候想保守底線,卻一次次被“摧毀”。

人與人交往完全是為了實現個人目的。下這個過程中,免不了奉承、吹捧,如果你是個不願意恭維別人的人,那肯定達不成目的,也就辦不了事,就是這個道理。

圓滑可以做到,但真正的“內方”卻很少有人可以堅持住。

活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我們無法左右,那就只能適應

上面的老周,十分討厭人情世故,不懂得如何討好別人,也不願意去做,但現實中又很無奈,不得不做,你無法左右時,就只能順從,哪怕是被迫的。

主觀意向可以驅動的,畢竟只是少數,太多的事憑藉個人力量根本無法轉動,就好像找人辦事人人都送禮,你去的時候兩手空空就辦不了事。

觸及原則問題,一定把握分寸

“內方”雖然不容易堅持,但觸及原則的事必須咬死,人沒有了原則,就成了動物。

還是那句話“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

總之呢,人活一世就要適應當下的社會。“順者昌逆者亡”不是沒有道理。即使你多麼的清高,多麼的憤世嫉俗,你還是得先活著,活著就要吃飯,辦事,所以免不了與人打交道,那也就免不了人情世故。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圖片與內容無關)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