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把我認為的美當成了漂亮

年輕的時候免不了有人給介紹對象。一開始心裡也真很期望能有個相中的。介紹幾次,見了幾個後,均沒有下文。介紹人有點熬不住了,自己心裡也有點歉意。於是,就開始多打馬虎了,碰到再撩起找對象的話題,就要麼岔開,要麼說工作忙不急。

介紹人開始逢人評說,遇到我也多眼裡有話。我知道她想說什麼。反正就那麼幾個詞:眼光高,就要找個漂亮的。我雖心裡不舒服,但也不好辯駁什麼。人家畢竟一番美意熱勁,人總不能不知好歹。

也許這也怨我。我既沒有給介紹人提個姑娘高矮胖瘦,也沒有給人家說個家圓地方的條件,你不提財不提物,人家自然猜你必圖人相貌和俊樣。

這麼下來,介紹人始終弄不來個模樣俊俏的姑娘,雖然我一次次一覺醒來都盼著哪天被告知要去面見一位仙女般的姑娘。漸漸,我感覺人家心不熱了,見我好像躲了,不像以前見我就湊上來,說不上三句,就轉入正題“有對象不?”我呢,也不好意思黏纏,雖然心裡還留那麼點不死心。有時還有點幽怨:平常總問“喜歡什麼樣的,給介紹一個”,可既然說我喜歡漂亮的,怎麼就不給介紹一個呢?

他們都把我認為的美當成了漂亮


“媒婆”相親方式已很古老了。在諮詢不發達的時代,雖然媒婆手中沒有現今婚戀網站那樣的平臺,但其相親的配對方式是基本一樣的。媒婆雖也會察言觀色探尋你的相親意向和喜好,但更多的是按一種世面上的婚戀觀和自己的審美觀來給你婚配取捨。如果你是青年才俊又恰逢初入仕途,雖你家境貧寒,媒婆估計要給你介紹撮合一位家境、背景殷實還貌若桃花的姑娘;如果你才疏一般、相貌平平,更家境窘迫,那媒婆定會給你領來一位粗眉大眼、腰厚腿壯的姑娘,並鼓勵之“家有賢妻”:“好好談”“挺般配的”“看你們就像一對”。

當我感受到了介紹人這種世俗化的婚戀觀後,我開始反感和牴觸這種“中介”式的撮合婚戀方式。我認為它沒有觸到我婚戀中的本意。它不符合我原本渴望的兩性感情。

那麼我要尋找的“漂亮”到底是什麼模樣的姑娘?有時在渴望而又寤寐思服不得、沮喪、青春萌動、熾烈而又夜晚低垂下頭伏燈思考的時候,我就在想:我喜歡什麼樣的漂亮。影視裡的明星臉、畫片上的,那僅是一種觀賞,當度過了這種“比較膜拜”的心理期,年輕人當然會以現實中的為尺度,這是每個青春年少都會經過的心理期。

他們都把我認為的美當成了漂亮


這個心理期其實也是人類青春年少對美的一種追求、愛慕。如《詩經·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般的初心。年輕人通過自己的閱歷、文化積累和認知耳濡目染,自然會形成在自己腦海中對未來伴侶的一種大致的形象刻畫或“模子”,在尋找情侶的過程中自然要啟用這個早已刻畫好的形象或模子往裡套。

在現今一個講臉的時代,也許不理解怎麼會有人斥責、厭惡別人要找個“漂亮”的老婆呢。這是時代侷限和文化積澱中的病垢所致。中國文化自古有一種對女性美的壓抑,甚至變態摧殘,比如最典型的裹腳。特殊年代,女性的美也只停留在勞動的美、純樸的美這個層面,形象的美,修飾的美、性感的美是不能大聲說出來的。

我度過了這個艱難的心裡有個“漂亮”的“模子”的時期。雖然對有些人來說,這個時期也許很漫長,也許會陪伴一個人的一生都在尋找不得。那麼我心裡的婚戀的本意是什麼?我想好了,這是我打算畢生尋求的,人生雖短,但要找到真愛,我是在尋求獲得一種愛情的真諦。

他們都把我認為的美當成了漂亮


雖然這種尋求的結果,在一些人身上就成了抱守一生的“寧缺毋濫”的執拗和不妥協。但正是這一份對愛情美好的等待,獻祭我們的生命,才讓我們感到“生如夏花”的熾烈。

有時我真的想大聲的告訴介紹人和周圍的他們,我的本意是:我不圖姑娘高矮胖瘦、臉圓腮長,不問她出自何方家來何處,我只想看到她有一種喜歡。我能喜歡高的也能喜歡矮的,能喜歡胖的也能喜歡瘦的,唯一的就是能沁入心裡的那一種。

幾年下來,因我的“就要找個漂亮的”這種默不作聲的拒絕,就沒人再給我介紹姑娘。後來,沒人“打擾”了,我就在戀愛問題上按我的本意“我行我素”了,找自己想找的。

這是我的第一個愛情觀:感情是一種自我的尋找。是在時間的長河中,跋山涉水、歷經艱辛,不早也不遲,就在那一刻,我像尋尋覓覓找到了寶藏一樣,我遇到了你。我相信愛情只有我自己尋找到的才能是美好的,只有是我第一眼看到你的那份心動才是甜蜜永久的。

他們都把我認為的美當成了漂亮

雖然這個過程註定辛苦,或許悽慘落魄、或許慘敗而歸。

我自己找,那個她,我一定會遇到。

我的尋找曾那般辛苦:有些事情是慢慢才會理解,感情不是一種輕飄飄的花前月下,不是生日的玫瑰禮物,不是“多喝熱水”的關心,不是“你個豬頭”的嬌嗔。感情其實很沉甸,要能承擔起生活的重負;感情其實很單一,沒有光怪陸離、朝三暮四;感情其實很脆弱,是要畢生呵護和維繫,那是一種堅守,不管她高矮胖瘦、豐腴貧瘠,你都要堅守。

後來,我就遇到了她。高高的個子,苗條的身材,長髮披肩,臉龐嬌小。不知道怎地,當從她婀娜多姿的身影中去讀取她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的時候,沒有一絲不是美的。

我從她身上丟掉了“漂亮”這個詞。她身上渾身只有一個美。她只配“美”這個詞。

雖然她其實是漂亮的,雖然我猛然間發現她和我心目中的那個“她”是何其似曾相識。人就是這樣,當你找到了那個“她”,怎麼也和你心目中原來的那個“模子”一模一樣。“哦,原來就是她”在那一直等你。

愛情是一種人間的美好。這麼多年來,我終於理解了我原來苦苦追尋的“漂亮”其實是“美”。年輕時區分不開“漂亮”和“美”。我區分不開是因為我沒有尋找到我那一半的美。別人區分不開,介紹人強加我一種“就要找個漂亮的”,那是因為他們把漂亮當作了皮囊和畫皮。

他們都把我認為的美當成了漂亮


這是我的第二個愛情觀:感情是一種我發現的她的美。這種美種植在她的衣冠,花開在她的臉頰,結果在她的心旁,甜蜜在我的每個日子裡。

她的美是如夏花般的綻放:她站在街頭,身姿中透出一股優雅的氣質,第一句話就讓你感到她柔柔謙卑的氣度,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是一座小店,樸實、不奢華、清雅、帶點藝術氣息,這如她身上的芬芳,她能立即帶你進入到一種家的感覺,她在一種青春的活力中,向你真誠的展露一種生活的態度,她不會斤斤計較,她總是給你鼓勵,她雙眼告訴你的語言是希望你努力工作、向上,做一個優秀的人,她會為一部劇的一個情節在你面前悄悄落淚,會掏出兜裡的一塊錢給街頭乞者,會接過街頭所有路過撒傳單的手中的傳單,臨了告訴你生活不易,要珍惜、回饋別人的勞動。生活不易,她會陪伴你度過艱難的時光,為你節省、體諒你的辛苦,為你默默的分擔,她每天有用不完的快樂,總是給你一份微笑。她如一枚知性的蘋果,看著美麗,咬著脆甜,品著清香滋潤。

當你發現她身上的一氣一息都透露出一種美的時候,你就覺得這就是愛情了。

他們都把我認為的美當成了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