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河湟谷地的春天——海东市2020年春季全民义务植树“大会战”侧记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正值我省上下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公园示范省三年行动,开启国土绿化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拥有1.32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青海省海东市,2020年春季全民义务植树50万人(次)“大会战”,又一次在春天里上演,在广袤的河湟谷地处处呈现出造林绿化的繁忙景象。

4月8日早上11时许,一辆辆载满参加海东市“两会”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大巴,排着长队驶入海东市平安区在建的湿地公园内。海东市宣传部网络舆情信息中心主任哈良德说:“现在看,这边虽然无草无树,但明年肯定是另一番景象。”在他正面不足一百米的大屏幕上,从2017年至2019年的三年里,海东春秋两季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成果,正在被一一展示。他说:“三年总参加人数超300万人(次),共种植各类树木2294万株。”

“这里是主会场,参加全市两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从会场直奔植树现场。”在我们右侧的不远处,是早已准备就绪的大堆铁锹和手套,它们所传递的信息是:委员也好代表也罢,必须履行每人每年不少于三株的植树义务,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其他与义务植树相关的任务。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这几年我们海东的爱绿、护绿、治绿已经深入人心。”海东市人大代表赵昌宏,是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的场长,对于种树已轻车熟路的他说,“从选苗到回土浇水,都遵循着阳光的照射强度、地势的坡度以及雨水可能形成冲刷等自然和地理条件。种树看似随意,但里面的道道很深,海东这一点做得就很好,每块绿化区都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力争做到数量和质量共进。”

正因为如此,赵昌宏为正在召开的海东市第二届人大八次会议,准备了一份有关推进规模化造林、促进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的建议书,在他看来互助北山林场森林覆盖面积,从2000年前的逐渐减少,到2019年森林覆盖面积回升至77.95%,是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与思想观念转变,植树造林一茬接着一茬干的结果。

同样是海东市人大代表的李连和,则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理解得更为透彻。他说:“乐都卯寨旅游景区能够有今天的发展,靠的不光是理念,更多靠的是扎实造林,如今山上已经成林。”2013年放弃承包电力工程的李连和,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在卯寨周边的荒山上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依托人造林兴建了卯寨景区风情园。

“有了青山绿水才能让景区长久不衰。”李连和对植树造林的理解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提倡“借”其致富的观点。在义务植树“大会战”里,他既是种树的“前人”又是乘凉的“后人”,在他的带领下卯寨已经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风水宝地。

在赵昌宏他们的任务区不远处,是共青团平安区委的绿化区,严彩虹作为青年志愿者代表,在义务植树“大会战”的启动仪式上发了言。她一边仔细地挑拣着土中掺杂的砖石,一边对我们说:“树苗和孩子一样,需要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严彩虹看来,植树造林保护生态是现在这代人必须传承的义务和责任,她坚信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河湟大地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