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國字號”試驗田 秀洲如何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範

這是一次極具挑戰的“國考”。

2019年12月,嘉湖片區——嘉興市全域、湖州市全域,成功入圍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成為主動先行先試的11個國家試驗區之一。如何在城鄉融合發展上更進一步、更上一個臺階,成為嘉興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必答題”。

這是一次勇擔使命的“應試”。

也是在去年底,嘉興市委、市政府將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先試、為全市統籌推進探索經驗的重任賦予秀洲。自此,秀洲區以“先行者”的姿態,勇擔起爭創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示範區的使命。

深耕“國字號”試驗田,秀洲憑什麼?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地,秀洲怎麼幹?4月9日,秀洲區高規格召開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示範區創建大會進行動員部署。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帶你一起解讀。

深耕“国字号”试验田 秀洲如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

憑什麼

三級跨越 厚積薄發

這是一幅一以貫之的發展圖景。

16年來,嘉興久久為功,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統籌城鄉發展始終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全市統籌城鄉發展指數多年保持全省第一,併成為全省首個所轄縣(市)全部進入城鄉全面融合階段的地市。作為嘉興主城區的主城區之一,秀洲的發展更成為全市統籌城鄉發展的典型。

深耕“国字号”试验田 秀洲如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

“16年來,秀洲實現從純農業區到城鄉統籌發展、再到現代化田園新秀洲升級版的三級跨越。”在秀洲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劉德威看來,不管是從“三農”發展,還是從城鄉發展建設的成效上,秀洲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城鄉融合發展的目標。

信心來自實力。2019年,秀洲“三農”高質量發展更進一步,全區農業總產值與增加值增速均列全市第二;全區低收入家庭收入同比增長15%。“兩美”建設標杆更加突出,王江涇運河灣溼地公園成功晉升全市唯一的國家級溼地公園;王店糧倉群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美麗城鎮建設成效更加明顯,連續兩年獲評整治工作“省級優秀縣(市區)”,5個鎮都實現城鎮環境與面貌質的飛躍。

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地,爭當城鄉融合發展先行者,正如劉德威在行動部署會上所說,秀洲既“義不容辭”,更“恰逢其時”。而對照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中“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要求,秀洲爭當城鄉融合發展先行者更“機不可失”。

怎麼幹

突出“五方面” 做到“四個有”

2020年,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示範區建設的第一年,秀洲該如何示範出一個“好樣子”?

行動部署會部署了五個方面工作:一是突出規劃引領,打造新機制,加快編制“1+12”的規劃建設方案;二是突出體制創新,開闢新路徑,以“安置政策”作為突破口,重點在11項體制機制上率先破題;三是突出佈局優化,拓展新空間,提出“1+Y”體系,進一步優化村莊布點規劃;四是突出產業支撐,帶動新發展,壯大農業產業鏈,實施“1910”工程;五是突出區域治理,煥發新形象,把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作為推進區域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深耕“国字号”试验田 秀洲如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

秀洲區委書記吳燕強調,扛起先行先試重任,示範“好樣子”關鍵是做到“四個有”,既:

平臺有形象,這個平臺就是秀水新區,確保完成“1910”年度任務——舉辦秀水新區和天鵝湖未來科學城規劃方案發佈會等一系列活動,推進9大項目建設,當年完成投資10億元;

體制有創新,在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等11項體制機制上率先破題;

產業有成效,加快推進農業接二連三,全力壯大稻米、青魚、蓮藕三條全產業鏈;

治理有提升,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基層醫療衛生能力、精細化管理等三項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