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現存在時間最長的鐘鼓樓發展歷史,你們知道多少

武威現存在時間最長的鐘鼓樓發展歷史,你們知道多少

在武威市涼州區和平街鐘樓巷18號大雲寺內,矗立著一座年代久遠、古色古香的二層木質古樓閣。遠遠望去,古樓挺拔巍峨,廊楹彩繪,高高聳立,雄偉壯觀,南向的匾額上清晰地看到飄逸雋秀、醒目大氣的三個大字“古鐘樓”。這,就是武威著名的大雲寺古鐘樓。

古鐘樓建在9米高的磚包臺基上,基底約125平方米。臺基上矗立著一座簷牙高翹,雕樑畫棟的木質樓閣。樓為二層,四周繞廊,重簷山頂,五踩斗拱,下飾風鈴。共有28根紅色立柱支撐,其中一層有12根,二層有16根。上下層共掛有八塊匾額,上層有“聲震蒲牢” ( 題於乾隆十一年)、“秀挹天山” (題於民國七年)、“古鐘樓”(題於民國二十年)、“金奏高宣”(題於民國二十一年)四塊;下層有“大棒喝” (題於乾隆九年)、“慈海鯨音” ( 題於乾隆九年)、“聲震隴右” ( 題於一九八三年)、“玉塞清聲” (題於一九八四年)四塊八塊匾額字體不一,各有特色,每向兩塊,望之氣勢不凡,為古鐘樓增加了不少韻味。

古鐘樓最有名的當屬懸掛在二樓正中的一口大銅鐘。乾隆二十五年(1761)《重修大雲寺碑記》稱此鍾“若銅、若鐵、若石、若金,兼鑄其中,真神物也。如響震之,則遠聞數千裡,發人深省,為郡脈之一大助也。”鐘體由合金鑄成,呈黃色,鼓腹,鑄六耳,鍾鈕鑄蒲牢像,鐘口已多剝蝕。銅鐘通高2.26米,口徑1.15米,厚12釐米,重約5噸。鐘體上飾有圖案,計3層18格,圖案線條豐滿流暢,生動傳神。《範振緒書牘》描繪的比較詳細:“承囑審定大雲寺銅鐘……鍾之花紋六面,面分上中下三格。其三面中格,均坐一披甲人,著靴,胯下各跪伏一人,兩旁各侍二人,皆赤足、肉袒。披甲人,一持弓引滿,一執短叉,一高舉一橢圓形物。此三面上下二格,中間均有六爪花紋,爪尖折轉,由花紋中伸出斜線,直達四角;又上面上格飛仙;下格雲龍,姿勢活潑可觀;中格與前三面上下格同。又一面上格飛仙,下格武士持戈兩旁,挺立左右,臂際有帶如蛇,自上而下旋其尾,交穿於腦後。中格花紋與前二面同,每面每格下均有小格,有獸二,左獨角張口,脊有鬐,虎爪蛇尾;右頂有長鬣張口,虎爪蛇尾。”其餘下格圖案已磨損不全,“漫漶不清”。

武威現存在時間最長的鐘鼓樓發展歷史,你們知道多少

大雲寺銅鐘體積較大,形狀古樸精美,聲音雄渾洪亮,是罕見的古代鑄造藝術珍品。因鐘體上沒有銘文,故大鐘鑄造年代不詳,晚清武威著名學者張澍(1776-1847年)在《養素堂詩集》自注中說:“大雲寺鐘,故老相傳,張軌(255-314年)居涼,日大水漂鍾至境上,軌築臺懸之。”此乃民間相傳,“實據莫考。”有人認為是五代時期所鑄,如《隴右金石錄》中就說:“此鍾時代傳聞各異,其形狀甚古樸。所傳聞以五代為最近。”但從鐘體造型和所飾圖案分析,大多專家認同為唐代鑄造。

銅鐘周邊有四根紅色撐鍾立柱,上有兩幅對聯,其一為:若銅若鐵若金若石,警世警迷警夢警心;其二為:千餘年佛土莊嚴大雲寺,八百杵人心覺悟海潮音。置身於古鐘樓之上,細細品味這兩幅對聯,心中難免若有所悟。

至於樓閣的建造年代,《清維修大雲寺古鐘樓碑記》說:“大雲曉鍾……相傳創自前涼王張氏,史乘失載……但歷唐宋元明,幾經年歲,或興或廢,難以枚舉。其間補臺建閣者代有偉人。”說明鐘樓所歷歲月久遠,歷代多有修葺。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敕賜清應禪寺碑記》有這樣的記載:“增補天王殿三楹,鐘鼓樓各一,主司晨昏。”清應禪寺與大雲寺只一牆之隔,因此有專家認為現存的古鐘樓樓閣當為明代重建而成。

武威古鐘樓為大雲寺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雲寺歷史悠久,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古剎,據《魏書·釋老志》記載:“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於諸鬼神,造八萬四千塔,佈於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陽、彭城、姑臧、臨淄皆有阿育王寺,蓋成其遺蹟焉。”阿育王(約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可見武威大雲寺年代久遠,其前身為阿育王寺。

東晉十六國時期,統治武威的為前涼張氏。《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中說,前涼王張天錫因“宮中,數多靈瑞”,遂“異其事”。又聽說王宮乃阿育王奉佛建造的舍利塔之故基之一,於是,張天錫在昇平年間(363年-376年)“舍其宮為寺,就其地建塔。”並將重建的寺院命名為宏藏寺。此事在《十六國春秋· 前涼錄》也有記載:“……三年,姑臧北山楊樹生松葉,西苑牝鹿生角,東苑銅佛生毛,延興地震,陷裂水出。天錫避正殿,引咎責躬。”

至唐時,武則天於天授元年(690年)七月,在全國頒《大雲經》,十月下詔各州郡修建大雲寺,涼州遂將宏藏寺改名為大雲寺。後因則天大聖皇妃臨朝之日,創諸州各置大雲,遂改號為天賜庵。”到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又對大雲寺廟進行了一次較大的維修。竣工後刻《大雲寺古剎功德碑》,這是最早的大雲寺碑銘,但原碑早已亡佚,幸有明代重刻為存。

西夏乾順天佑民安四年(1093年),統治者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大雲寺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第二年完工,將大雲寺更名為護國寺,並立碑銘記。元代,大雲寺基本保持了西夏時期修復的狀況。元末至正年間(1341年-1370年),寺廟毀於兵燹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日本淨土宗第十一代弟子沙門志滿,遠渡重洋來朝拜佛教聖地涼州大雲寺,看到寺院殘破不堪,遂主持募化重修,稱為中日民間交流的一段佳話。此後,大雲寺在明天啟二年、雍正十二年、乾隆二十五年續加修葺,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乾隆二十五年那次維修,碑載:“用磚砌石嵌,渾如鐵柱磐石……又彩繪閣樓,題額壯威。”古鐘樓土臺首次用磚石包砌,使之堅固如磐石。正因為如此,在1927年4月23日武威發生8級地震時,大雲寺其他建築幾乎完全坍塌,只有這座古鐘樓經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驗,兀自巋然矗立。

武威現存在時間最長的鐘鼓樓發展歷史,你們知道多少

武威大雲寺古鐘樓,因其巍峨壯觀、古樸典雅、歷史悠久而被稱為“涼州八景”之一。因大鐘“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衡、疏冥味”,故此大雲寺銅鐘名稱說法不一,有的稱之為“大雲曉鍾”,如《清維修大雲寺古鐘樓碑記》說:涼鎮八景,大雲曉鍾其一也。”《明敕賜清應禪寺碑記》也說“增補“鐘鼓樓各一,主司晨昏。”即鐘樓司晨,鼓樓司昏,正所謂“晨鐘暮鼓”,鐘聲悠悠,喚醒夢中人,迎接旭日朝霞;但也有人稱之為“大雲晚鐘”,夕陽晚霞之中,大雲鍾更顯得蒼勁古肅。如雍正、乾隆年間的武威學者張玿美,就以《大雲晚鐘》為題,寫過一首詩:“梵天幽靜暮煙深,聲教常聞震遠音。花雨一天雲外落,松風滿院月中吟。南園歸雁驚尋侶,北渚眠鷗穩稱心。吼罷蒲牢僧入定,更無響度綠蘿蔭。”但不管是“大雲曉鍾”還是“大雲晚鐘”,大雲鍾都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遊人。

每逢農曆傳統節日,如正月十六、五月端午,當地都有登臺擊鐘的習俗。武威籍人段永恩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中舉,那年端陽節就與友人同登大雲寺古鐘樓,感悟抒懷,並寫下了《辛丑端陽偕友人登大雲寺鐘樓》一詩:“百尺危樓巨剎東,高歌倚劍嘯長空。三峰塔勢聳天表,午夜鐘聲出梵宮。雪積山南終古白,沙流漠北夕陽紅。與君把酒酬佳節,到此誰為一世雄。”在武威人民的心目中,大雲鍾已為神物,在農曆佳節登上鐘樓,敲擊大鐘,鐘聲轟鳴,響徹雲霄,以此來祈求風調雨順,保佑全家平安。

大雲寺歷經滄桑,但鐘聲卻千年不斷。地震後的古鐘樓在大雲寺的遺址旁孤獨地屹立了50多年,直到1980年,武威文物部門從別處搬遷來建於明代正德元年的火廟大殿和原山西會館的清代建築春秋閣,與古鐘樓組成了今日大雲寺的規模,後又對古鐘樓進行了維修、翻新。1993年3月,大雲寺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