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百姓富,廣西大化最窮村的脫貧攻略

播報 | 產業興百姓富,廣西大化最窮村的脫貧攻略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地處雲貴高原邊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掛牌督戰的貧困縣,勝利村位於大化縣雅龍鄉西部,多年來發展滯後,2017年這裡的貧困發生率仍高達93.44%,曾經是廣西最窮的村。

如今,窮村莊在悄然發生改變。標準化旱藕粉絲加工廠內,十幾名瑤族同胞正在車間裡分揀、扎把、包裝;扶貧養殖場裡,肉牛不停地反芻著食物;新修的屯級路上,不時有摩托車飛馳而過……勝利村正發起戰貧總攻。

播报 | 产业兴百姓富,广西大化最穷村的脱贫攻略

村裡新修的通屯硬化路

駐村第一書記王暉2018年3月從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派駐到勝利村,走訪一個月後將家底摸得清清楚楚:全村42個村民小組、108個自然屯、1342戶、6191人,瑤族人口占90%以上,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6畝;山多地少,資源奇缺,村裡難得有考出去的大中專學生也都奔著大城市去了。如何擺脫貧困?勝利村從破解“增收難”、破除“等靠要”、挖斷“窮根根”入手,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逐屯逐戶研判,因地制宜,攻克貧窮壁壘。

“要走上富裕之路,必須有產業支撐。”王暉帶領村幹部們因地制宜,引導村民利用純天然環境下種植的旱藕加工粉絲,晶瑩剔透、柔韌耐煮的粉絲,很快獲得市場好評。接著,王暉對接實體採購商,建立穩定銷售渠道,並聯系電商銷售平臺,將旱藕粉絲銷往全國各地。

目前,勝利村產業項目有9個,肉牛存欄182頭、七百弄雞存欄2500羽、竹鼠存欄300只、豪豬存欄110頭、種植旱藕350畝、旱藕粉絲加工廠1座……加上貧困戶自身發展的種植養殖項目,產業覆蓋率達93%。

播报 | 产业兴百姓富,广西大化最穷村的脱贫攻略

勝利村的弄代肉牛養殖場

通過引進碧桂園集團等社會幫扶力量,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加快了脫貧致富的步伐。村裡的弄代肉牛扶貧養殖場,去年底出欄44頭利木贊肉牛,由公司按協議價回收,入股的109戶貧困戶每戶分紅1000元。

通過實施“糧改飼”項目,貧困戶班岸家種植牧草1畝,每年2月種植牧草後,全家外出務工,1畝土地的年收益由原來的700元提高到1750元左右。

說起生活的變化,村民蒙成祥一臉幸福:“感謝黨的富民政策,現在每年能收入‘三金’。”他指的“三金”是流轉土地的租金,在村裡企業打工的薪金,以及入股養殖場的分紅股金。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的蒙成祥照顧不了家裡,這兩年,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

在大化縣拿銀安置區,勝利村弄力屯貧困戶韋標一家11口人居住在一套218.98平方米的大房子裡。2019年,韋標舉家從大山裡的老家搬到縣城安置區,“做夢都想不到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政府還幫我們解決了前3個月的生活費,每人每月補了300塊錢。”韋標說。2016年至2019年,勝利村共實施危房改造494戶,易地扶貧搬遷164戶856人,搬遷戶已安排就業164戶240人,實現搬遷戶“一戶一人”穩定就業。

播报 | 产业兴百姓富,广西大化最穷村的脱贫攻略

大山深處,勝利村施工隊正在修建家庭水櫃

水荒是勝利村千百年來的難題。為了解決群眾飲水安全,勝利村多措並舉,全力“破水荒”。

面對時間緊迫、人工緊缺、成本高等問題,勝利村積極探索基礎設施建設模式,組建扶貧項目工程隊,對沒有能力自建水櫃的家庭實施代建。2016年至2019年,勝利村計劃建設家庭水櫃560座,現已竣工538座,在建22座,2020年上半年將全部竣工。勝利村弄王屯的韋有才加入施工隊後,每月收入三四千元,勞務施工隊隊員平均月薪3500元。

“2019年,勝利村實現443戶2445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了36.32%。”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韋川宇見證了脫貧攻堅以來村裡發生的變化。過去的勝利村太偏太遠太窮,許多村民不得不背土離鄉。現在,村裡各項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房越住越好,路越修越暢,農村人居環境越來越美……村民又陸陸續續回來了,他們將攜手努力,徹底甩掉貧窮的帽子。

播报 | 产业兴百姓富,广西大化最穷村的脱贫攻略

編 輯 | 劉 瓊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聚焦三農工作隊伍

聚力鄉村振興戰略

播报 | 产业兴百姓富,广西大化最穷村的脱贫攻略

網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圖:[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