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打了母亲说:终能打回去了!母子一场,两败俱伤


儿子打了母亲说:终能打回去了!母子一场,两败俱伤

儿子打了母亲说: 终于能打回去了,离家出走,生死未卜,谁之错?

1

与非飞的前一次见面,大约是在两年前;知道他最近的事,是前一阵子。爸爸从老家回来告诉我,“听你梅姨说,非非失踪快半年了,是去看精神科的时候,从医院跑的!”听到这个消息,心头猛地一震,继而长长叹息。

一份深浓的惋惜和说不出的感伤,从'心底蔓延,记忆的闸门泄洪似地打开,小时候一起玩的情景,长大后为数不多的几次相见,一幕一幕,忽闪而过。

非飞,妈妈少时闺蜜-梅姨的儿子,小我一岁,住在老家隔壁,他和妹妹冰儿,是我和弟弟儿时一起玩过家家的伙伴;非飞原来叫鹏程,据说是上初中后梅姨让算命先生给改的名字。

非飞有着美好的童年,那时家庭和美,爸爸在工厂上班,妈妈出了名的心灵手巧。鹏程自己也是个清秀文静的小男孩,几分书卷气,大家猜想他未来读书应该是不错的。

家乡水秀山青,高山上,小河边,绿野里,小伙伴们无忧无虑地撒欢;我们两家的屋檐下,泥巴树叶花朵是最妙的玩具,各种的过家家。

佛说,红尘是无常和苦的自性,即便是短暂的快乐,慢慢也会变成苦。一场家庭变故,让非非的命运急遽改变。

某天,妈妈告诉我,鹏程的爸爸被警察抓走了,因为他和同事打牌赌钱,有人借钱没还他,他一冲动下用刀子把那个工友捅了,抢救无效而死。过了一些时日,听说他的爸爸已经被判处枪决。

那时的我,不懂什么叫枪决,只是觉得有些恐惧。后来去他家串门,发现以前他爸爸的单人照和全家合影都不见了,家中色调灰灰黑黑一片,也许,那时非非的心也一样颜色吧。

他家大门时常关着,和我们玩的次数渐渐少了。年轻的梅姨似乎变得更能干了,她用自己纤细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努力工作抚育一双儿女。

儿子打了母亲说:终能打回去了!母子一场,两败俱伤

隔壁偶尔传来哭声,是鹏程犯错挨训。有天,哭骂声真的很大,妈妈带上我去看发生了什么。推开门映入眼的一幕,至今刺痛我的心!

当时的天空是否还飘着雪,已经不记得了;具体挨打是什么原因,已经不记得了;妈妈是不是劝好了,也不记得了;梅姨在一边训斥什么,也不记得了;只记得广大的院子,地上厚厚一层白白刺眼的积雪,数九寒天,他没有穿任何衣服站在雪地中间,哭喊,那个瘦瘦小小的冷得蜷缩肩膀颤抖着的黄色躯体,像一棵寒风里满枝飘摇的枯树。

他学会了离家出走。父母有时会告诉我说,鹏程又跑了。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仅我知道的出走就有三次吧。一个小孩,没有钱,吃什么呢,睡在那里呢?印象中,一次是几天后在火车桥洞找到,一次是发现他蜷缩在自家大门一角。

听这些消息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三毛在旷野城乡流浪场景。

学校里他没什么朋友,那时的我幼稚的认为,离家出走就是变成坏孩子了,所以有些刻意远离。曾经那么要好的朋友,也渐渐失去了,现在想想,他该多么孤单啊。

梅姨结婚了,男方憨厚勤快,没有子女,感觉对他们兄妹是真诚关爱的。只是非非依然严肃孤僻,脸上有点儿愤世嫉俗的样子。

儿子打了母亲说:终能打回去了!母子一场,两败俱伤

2

上了中学,我家搬到离他家很远,我们也不再是一所学校。只有每年过年和中秋节,他会来看望我的爸妈,简单聊聊家人和自己的近况。

非飞一直没有太理想的工作,也没有女朋友。我休产假住老家的时候,他似乎刚换了保险的工作,一改以往沉郁,来我家时穿的很正式,容光焕发,最终我没有买,想他一定有些失落。后来听说他当过超市理货员、司机等。

有一天妈妈对我叹气道,梅姨和非飞要断绝母子关系。因为他打了梅姨,还说,小时挨打现在可以还回去了!

我听了很震惊,原来他表面不说什么,可内心怨气已经积聚到了爆发点。

打自己母亲,是多么叛逆和折福的事!虽然知道他是一时冲动,梅姨还是很伤心。

后来就听说非飞去了广州。他妹妹冰儿在家庭变故发生时还不太记事,且一向乖巧,在外地上学,接着参加工作,后来遇到现在的先生结婚生子。梅姨开始忙着带小外女,在冰儿所在的城市和老家之间奔波。

一段时间后,冰儿一家回老家定居。非飞不知何时也从广州回来了。据说他和梅姨已经和好。

正当外人都觉得这对母子的一段恩怨从此画上了句点的时候,却听到了他从精神科跑掉的消息。

父亲说,非飞可能是广州打工时种下尘肺病的病根,刚做完手术不久就跑了。我听到时,心中很难过,文质彬彬的小伙子,到底干的什么工作,能得上尘肺病,又发生了什么,忽然要去看精神科。

既然刚做了手术,身体也不会太好,半年过去,杳无音信,人是活着还是已经不测?担忧中联系了梅姨和冰儿。冰儿说,哥哥失踪后曾请多人找过,没有找到,已经和警局报了失踪。之前他坚持说有尘肺病,还说自己在某月某日死,去医院检查根本没有查出病来。为安抚他,最后还是做了些治疗。感觉他精神出了点儿问题。

妈妈陪他去市医院精神科看病,缴费时他说自己去办,从妈妈手里拿过卡就跑了,没带手机,再没有回来。冰儿说自己现在一想哥哥就伤心;好在梅姨看开了,说她知道母子之间也有因缘,善缘恶缘,缘深缘浅,如果实在找不到,也就算了!

儿子打了母亲说:终能打回去了!母子一场,两败俱伤

3

生命何其脆弱,如同狂风肆虐的高原上一小根烛火,随时可能熄灭。轮回里,短暂几十年光阴,对某些人说,却从来都不轻松。

三十而立本该风华正茂,而于非飞,是沉默压抑,乃至精神错乱离家出走。

谁之错呢?

我想,从小到大,非飞每一次流浪,其实都是为了安心——找一个让自己快乐自由的地方。

只是他不明白,纵然踏遍千山万水,也未必找到梦中的桃源,幸福,仅在自己的心转念之间。十几岁到三十岁之间,他可以自己帮助自己完成心灵成长,如心理咨询,或阅读一些心理学和教育的书籍,慢慢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与自己和解。但他没有,这是他自己方面的问题。

曾有大德开示说,精神分裂症是由于扰乱别人的心造成的,特别是让父母为他牵挂,让父母操心,伤害父母的心,以后就容易得这个果。或许,非飞少时离家出走,让母亲四处寻找,焦虑担心的时候,长大后打自己母亲的时候,和母亲断绝关系的时候,对父母亲一直心有所怨的时候,他未来精神障碍的因,已然悄悄种下。

儿子打了母亲说:终能打回去了!母子一场,两败俱伤

4

瑞典和芬兰的研究者们对超过一百万的瑞典男性调查发现,父亲若有犯罪记录,儿子认知能力测验的得分更低;父亲犯下的罪行越大,儿子在测验中的成绩也越差。还有调查显示:少时缺乏父爱的孩子,中学辍学率和犯罪率均高2倍。

有的家长不善于控制情绪,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拳脚相加,只会让孩子身体受损、心灵受伤,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极易流浪或徘徊在街头,不愿回家。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长辈,武志红的《家为什么伤人》,就提到了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其实是自私,加上教育方式不当,语言辱骂和暴力惩罚,对幼小孩子心灵造成了永久伤害,带到成人,很多性格和心理问题的来源。

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能够让人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即便家庭破裂,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也要照顾好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完整的爱。这是他父母的问题。

儿子打了母亲说:终能打回去了!母子一场,两败俱伤

5

现在他在何方呢?

或许在某座桥洞下风餐露宿;或许在某个医院康复;或许,某个时刻,于闹市人潮中,与我擦肩而过;或许,在某个角落,过上了自己内心渴望的生活;又或许,最不愿的,已经离开了了么?

如果知道这结局,周围的人,是否会对这个孩子关注更多一点儿?在他迷茫看不清前路,痛苦烦恼的时候,告诉几句紧要的话。

父母有罪,子女无辜。不要用他们父母的过错去惩罚他们,不要用冷漠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小非飞和所有孩子一样,是值得交往的同学。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孩子,不仅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温暖,还要面对社会人群有色的眼光。遇到问题没人交流,只能闭门苦思,心理失衡,渐渐地形成感情冷漠、烦躁、孤独怪僻的性格。

儿子打了母亲说:终能打回去了!母子一场,两败俱伤

6

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发现,沙滩浅水洼有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有干死的危险。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捡起小鱼扔回大海。他问孩子,小鱼成百上千,你救不完的,为什么还要救,谁会在乎呢,被救的每一条小鱼都在乎,男孩儿回答。男人被感动,也弯下腰去,捡起一条条小鱼。

每个孩子都是一条洼里小鱼,每个觉醒的成人都是海边的拯救者。

而成人觉醒前,需要自救,需要学习。好在,我们可以不断反思,不断学习,让相似的悲剧减少发生。

儿子打了母亲说:终能打回去了!母子一场,两败俱伤

7

很多事,待物是人非,便怀疑是否真的经历过;很多人,曾在身旁鲜活地笑过哭过,待别离日久,又似乎从未相遇过。

看了太多现实与虚构的悲欢离合,更觉人生如梦如幻。相比于突发灾难,相比于从出生就深陷死亡威胁的人,非飞的经历似乎还不够悲惨,但却是在身边真实发生: 真实意味着,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淌、呼吸和体温、进食与排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那样活过,现在也许,也这那样活着。

不是看客,不想用镜头抓拍一个人跳楼,而忘记伸手拉住,那意味着心已麻木。

我们还要继续寻找他,同时,从中总结教训,不要悲剧再次发生。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要时刻备一双体察他人忧患的眼睛,孝亲行善当趁早,雪中送炭须及时,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刻,一个微笑,一块儿面包一瓶水,都可以在他心中升起感动,命运或许就演变成为另一番景象。

约翰·多恩说过,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别去打听丧钟声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

儿子打了母亲说:终能打回去了!母子一场,两败俱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