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將水獺和印度星龜調至最高保護級別

8月27日,在瑞士舉行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第18屆締約方大會上,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參與的有關亞洲小爪水獺(Asian small-clawed otter)、江獺(smooth-coated otter)和印度星龜(Indian star tortoise)的三個提案獲得批准。這三個物種將被收錄到CITES附錄一,受到最高級別國際公約保護,全面禁止國際商業貿易。

根據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報告,每天數以千計的野生動物被從野外捕獲或被人工養殖和售賣,進入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全球異域寵物貿易鏈。目前已有超過500種鳥類及500種爬行動物在全世界範圍內交易。無論此類貿易是否合法,這一過程都存在著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

東南亞地區生活著包括亞洲小爪水獺、毛鼻水獺、江獺和歐亞水獺在內的四種水獺。在異寵交易熱之前,其生存已經受到棲息地喪失、環境汙染以及皮毛貿易等因素的嚴重威脅。而近些年,日本水獺咖啡館和社交媒體所引發的“水獺熱”不斷推高國際市場對水獺的需求,導致日本、泰國和印尼等國非法交易、捕獵和圈養繁殖水獺的行為日益增長,對瀕危物種水獺的種群保護造成了巨大壓力。

印度星龜是全球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中被交易最多的龜類之一,每週至少有100到150只星龜從印度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被捕獲,並非法走私到泰國和斯里蘭卡。它們不僅面臨著危險甚至是致命的旅程,即使僥倖生存下來,也將面臨痛苦的圈養的生活,因缺少水分罹患膀胱結石、呼吸系統問題,以及軟殼病和喙增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