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将水獭和印度星龟调至最高保护级别

8月27日,在瑞士举行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18届缔约方大会上,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参与的有关亚洲小爪水獭(Asian small-clawed otter)、江獭(smooth-coated otter)和印度星龟(Indian star tortoise)的三个提案获得批准。这三个物种将被收录到CITES附录一,受到最高级别国际公约保护,全面禁止国际商业贸易。

根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报告,每天数以千计的野生动物被从野外捕获或被人工养殖和售卖,进入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全球异域宠物贸易链。目前已有超过500种鸟类及500种爬行动物在全世界范围内交易。无论此类贸易是否合法,这一过程都存在着严重的动物福利问题。

东南亚地区生活着包括亚洲小爪水獭、毛鼻水獭、江獭和欧亚水獭在内的四种水獭。在异宠交易热之前,其生存已经受到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以及皮毛贸易等因素的严重威胁。而近些年,日本水獭咖啡馆和社交媒体所引发的“水獭热”不断推高国际市场对水獭的需求,导致日本、泰国和印尼等国非法交易、捕猎和圈养繁殖水獭的行为日益增长,对濒危物种水獭的种群保护造成了巨大压力。

印度星龟是全球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中被交易最多的龟类之一,每周至少有100到150只星龟从印度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被捕获,并非法走私到泰国和斯里兰卡。它们不仅面临着危险甚至是致命的旅程,即使侥幸生存下来,也将面临痛苦的圈养的生活,因缺少水分罹患膀胱结石、呼吸系统问题,以及软壳病和喙增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