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的各種“效應”



綠島效應

“綠島效應”是指在一定面積(約3公頃)綠地裡氣溫比周邊建築聚集處氣溫下降0.5℃以上。  

森林是最高的植被。在成片的森林地區以及林冠層的下部能形成一種特殊的氣候。

森林可以減小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減低地表風速,提高相對溼度,增加降水,形成森林小氣候。這就是森林的綠島效應。


地理中的各種“效應”


森林能改變風向,減弱風速,阻滯沙土,起著防風、固沙、保土的作用,因此,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往往成為改造小氣候的有效措施之一。


雨影效應


地理中的各種“效應”


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地理現象,即山的迎風坡多雨,而相反達到同時,背風坡少雨乾燥. 這是因為山脈阻隔暖溼氣流,把水汽集中在迎風坡,水汽聚集併到達一定強度時,就會下雨.同時背風坡常年不能接受水汽,以至於蒸發量相對跟大,使土壤相對乾旱. 這種現象被稱為雨影效應。


冷島效應


觀測結果表明,綠洲農田上不同高度層的氣溫,晝夜均比附近的戈壁顯著要低,綠洲在夏季相對於周圍環境(戈壁或沙漠)是一個冷源和溼源,即相對獨立的“冷島”。

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於戈壁沙漠較綠洲的比熱小,在陽光照射下地面增溫比綠洲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熱的暖空氣,通過局地環流作用輸送到綠洲上空,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使下層冷空氣以保持穩定,於是形成了一個比較涼爽、溼潤的小氣候。這種特殊的氣象效應,稱為綠洲的“冷島效應”。


地理中的各種“效應”


綠洲上空的這種效應,使湍流發展較弱,抑制了植物的蒸騰和地面的蒸發,非常有利於植物的生長。這對於我國西北乾旱地區的綠洲節約水源、種草種樹和發展農業,是很有利的。


山體效應


地理中的各種“效應”


由於山體隆起,對山體本身及其周圍環境造成的氣候效應。在相同的海拔高度上,山體表面積越大,山體效應也越大。山體能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並將其轉換成長波熱能,使溫度遠高於相同海拔自由大氣的溫度,而且氣候的變化也比低地大。

山體效應對山體本身也有影響,與低地相比,山地的氣壓、氣溫和溼度都有所降低,而日照和輻射則有所增加,到一定的高度時有較大的降雨量、在山坡上,多種不同氣候帶的分佈,與從赤道到兩極氣候帶的分佈有些相像。在低緯度地區,高度可起調節溫度的作用,因此,即使在赤道上,高山也會終年積雪。在山地,每天的風向都要變換一次,和海陸風的情況差不多。一般來說,較大山體的氣候效應類似於大陸度增加,其溫度變幅比小山體大。植物生長的上限較高,垂直自然帶的相應界線也高。山體效應在山體上比邊緣地區明顯。


城市水文效應


城市化的過程增大了人類社會與周圍環境間的相互作用。城市興建和發展後,大片耕地和天然植被為街道、工廠和住宅等建築物所代替,下墊面的滯水性、滲透性、熱力狀況均發生明顯的變化,集水區內天然調蓄能力減弱,這些都促使市區及近郊的水文要素和水文過程發生相應的變化。城市的熱島郊應、凝結核效應、高層建築障礙效應等的增強,使城市的年降水量增加5%以上,汛期雷暴雨的次數和暴雨量增加10%以上。地表不透水面積比重很大,地下滿布著排水管道的市區,截留、填窪、下滲的損失水量很少,水流在地表及下水道中匯流歷時和滯後時間大大縮短,徑流係數和集流速度增大,使城市及其下游的洪水過程線變高、變尖、變瘦,洪峰出現時刻提前,城市地表徑流量大為增加。


地理中的各種“效應”


城市迅速膨脹,人口高度集中,工業迅速發展,城市需水量也急劇增加。城市居民用水的消耗定額平均為農村居民的5~8倍,新興工業的耗水量更多,對水質的要求更高,故城市用水量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人口增長的速度。城市供水日益緊張,原來的地表水源和供水設施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許多城市超量開採地下水,使地下水資源日趨枯竭,不僅帶來了水資源危機,甚至造成地面沉降的危害。為此,不少城市採取遠距離引水的途徑,以解決城市供水不足的問題。

城市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向河流排放,工業廢氣向大氣排放後形成的酸雨,使天然水體受到汙染,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嚴重危及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通常在枯水季節,河川徑流減少,稀釋能力削弱,水質更趨惡化。在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地區,其下游水體一般都受到汙染。天然水體水質惡化更加劇了城市水資源的緊缺。


水庫水文效應


地理中的各種“效應”


指水庫與其水文因素和它們變化過程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指水庫蓄水體與其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又稱“水庫水文影響”。水庫是由人工改建或修建水工建築物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容積和一定用途(目標)的水量交換緩慢的水體。水庫與湖泊有許多相似之處。水庫既是一個自然綜合體,又是一個經濟綜合體。

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例如調節河川徑流、防洪、供水、灌溉、發電、漁業、航運、木材浮運、旅遊、改善環境等,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意義。

水庫水文效應①首先表現在對水文地理條件,即水象網的影響。水庫興建後,湖泊率與水網密度普遍增大,庫區原有森林、耕地、草場、沼澤、村落、道路等發生淹沒和浸沒,水體水文地理特性漸次由河流型向湖泊-河流型和湖泊型轉變。②同時,地區內淡水貯量明顯增多。在乾旱地區尤為突出,水庫實際上成為唯一的常年性淡水水體。③其次是河流天然水文過程發生急劇變化。水庫建成後,河川水文情勢變化十分複雜。大體可以把水庫影響的區域分為3個部分: (1)庫區 (2)下游影響區(3)引水區和受水區。

⑴庫區的水文過程和水量平衡特性與天然湖泊近似,庫區水文情勢主要取決於大壩造成的壅水,並表現為水位顯著上升,形成廣闊的水面。庫區由於水面遼闊,蒸發量有明顯增加趨勢,庫區降雨、滲漏、氣候等因素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⑵下游影響區是受水庫影響較劇烈的地區。水庫下游的水文過程主要取決於水庫的調節程度、開發目標和運行方式,世界上沒有無調節作用的水庫。由於水庫的調節作用,下游河谷的水位及流量變化基本上受人工控制,原有天然河道水流特性大部分喪失,而成為半人工河流。洪水期間,水庫削減洪峰,滯蓄洪水總量的作用非常顯著。水庫對河流洪水僅具有滯蓄作用,主要是進行時程再分配,洪水進入水庫後,洪水波展平,流速變小,洪峰削減,洪水被滯蓄在水庫中,通過水庫調節後再陸續洩放到下游河道中。水庫下游由於來沙量驟減,河床侵蝕-沉積平衡發生明顯變化,多數水庫下游沖刷和侵蝕活動加劇,河岸和河底趨於不穩定狀態。入海河流,由於河流上興建水庫,常常造成入海泥沙量減少,可引起三角洲和海岸線後退。

⑶引水區和受水區水文條件的變化,主要取決於引水量、引水距離及引水方式。規模較大的引水,對引水沿線及受水區水文條件將產生較強烈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