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如何出人頭地?孫堅或許就是典型事例

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如何出人頭地?孫堅或許就是典型事例

孫堅,字文臺,東漢末年著名人物!

眾所周知,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諸侯混戰的時代其實就是當時的世家大族們爭權奪利的時代。

現在網絡上有個著名的段子叫做"袁術是東漢末年所有諸侯的爸爸!",這個段子就形象地說明了東漢末年的世家大族之間千絲萬縷、藕斷絲連的人物關係。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東漢末年的諸侯混戰就是幾大家族、幾個親戚之間的混戰。

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如何出人頭地?孫堅或許就是典型事例

“袁術是東漢末年所有諸侯的爸爸!”

如果我們把東漢末年的整個社會比作一個資本市場的話,那麼當時的各路諸侯就好比是各個創業公司,而各路諸侯開疆拓土的過程也就類似於各個公司的創業過程。這麼類比的話,那東漢末年能夠在資本市場上創業的人基本都是富二代、富三代、富四代、甚至富五、六、七、八代。

因為在東漢末年能夠割據一方的諸侯個個都是出身於世家大族,他們身後基本都是整個或數個龐大的家族在支持他們開疆拓土。

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如何出人頭地?孫堅或許就是典型事例

東漢末年是世家大族們爭權奪利的時代!

袁紹、袁術自不用說,他們兄弟二人都是出身自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是對袁氏家族最好的概括;荊州刺史劉表、益州刺史劉璋、幽州牧劉虞他們這些劉姓刺史都是出身自皇族宗室,各個帶有皇族血統;徐州刺史陶謙、兗州張邈、豫州刺史孔伷等異姓刺史雖非皇族宗室,但也都是出身自"世二千石"的世家大族("世二千石"的意思是家族中世代有人擔任刺史、郡守一類的高官,而刺史、郡守一類的官職相當於現今的省部級、廳局級幹部);就連曹操這類所謂"閹宦之後"那也算是東漢末年的政治暴發戶,雖然名聲不好,但是家裡錢多人多,也算是新興的世家大族。

為了出人頭地、開疆拓土,出身自世家大族的諸侯們只需要出人出錢就夠了,他們自己完全可以安居後方、坐享其成,而像孫堅這種沒錢沒人的寒門子弟,那就基本上只能豁出命了!

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如何出人頭地?孫堅或許就是典型事例

東漢末年的袁紹、袁術兄弟就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

東漢中平元年(184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爆發,時任下邳縣丞的孫堅因為驍勇善戰而被虎賁中郎將朱儁特聘為佐軍司馬去鎮壓黃巾起義。孫堅在自己家鄉吳郡招募鄉勇,號稱"淮泗兵",而後每戰必身先士卒地衝鋒陷陣。諸如東漢官軍攻打重鎮宛城時(今河南省南陽市),孫堅就親自披掛上陣,率先登上城牆,併為後續的攻城隊伍開闢通道;

西華野戰時,孫堅部遭遇重創,孫堅本人也被敵軍挑落馬下,臨危之際他只能躲在野草叢裡自求多福。也是孫堅命不該絕,他的坐騎頗通人性,跑回營地後蹬地悲鳴,將士們跟著戰馬才一路找到了孫堅。孫堅在此戰中身負重傷,但是才不過短短休息了十幾天就立馬再次出戰。而在整個平定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孫堅這種九死一生、命懸一線的次數估計數不勝數!

因為孫堅在平定黃巾之亂中悍不畏死的優異表現,他的直屬上司朱儁在戰後也特地向東漢朝廷為孫堅請功求賞,朝廷也升任孫堅為別部司馬!(別部司馬是大將軍的直屬將官,直轄一部兵馬)。

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如何出人頭地?孫堅或許就是典型事例

孫堅因為在平定黃巾之亂中的優異表現而被任命為別部司馬!

後來長沙郡爆發區星叛亂,區星在長沙郡自稱將軍,帶領著幾萬人在長沙郡一帶攻城略地。因為孫堅是江東人士,熟悉長沙郡的風土人情,所以東漢朝廷就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去平定區星叛亂,孫堅剛到長沙郡,毗鄰的零郡、桂郡也分別爆發了周朝、郭石叛亂。三郡集體叛亂且事發突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身敗名裂,但是孫堅這個極度渴望出人頭地的寒門子弟卻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因為此戰不僅東漢朝廷在密切關注,而且整個江東地區的世家大族也是矚目以待。此戰孫堅為主帥,如能平定,則必然揚名立萬、天下聞名!可謂是高風險與高回報同在。

孫堅不負眾望,在此番平定三郡叛亂的戰鬥中,他繼續發揚"拼命三郎"悍不畏死的精神,最終徹底平定了叛亂,江東地區重歸安寧,朝廷也因此加封孫堅為烏程侯!(不同於後面三國時期的侯爵那般唾手可得。此時東漢王朝的侯爵還是相當具有含金量的,如果不是立有匡扶社稷的絕大功勞是不可能被加封侯爵的)。

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如何出人頭地?孫堅或許就是典型事例

孫堅因為成功鎮壓江東三郡叛亂而被加封為烏程侯!

可惜驍勇善戰的孫堅能夠平定地方上的叛亂,但卻無法挽救朝堂腐敗的東漢朝廷。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劉宏病死、漢少帝劉辯繼位後,京城裡先後爆發宦官誅殺大將軍何進事件和袁氏兄弟誅殺宦官事件,整個京城頓時一片血光、遍地狼藉。

西涼軍閥董卓此時率軍進京,大權在握,他不僅廢立皇帝而且趁勢禍亂朝綱,關東諸侯紛紛起兵討伐董卓。孫堅時任長沙太守也起兵響應。

此時的袁術看到驍勇善戰的孫堅就有心收為己用,於是他上奏朝廷為孫堅求個破虜將軍的名號和豫州刺史的職務。(因為當時董卓在把持朝政,所以袁術所請的這些名號和地盤都沒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這完全是袁術單方面宣佈的。袁術的這番請命就連後來的關東聯軍也基本不認同了,例如袁紹後來就任命親信周昂為豫州刺史,袁氏兄弟各自支持自己的親信來爭奪豫州地區。)

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如何出人頭地?孫堅或許就是典型事例

董卓禍亂朝綱,孫堅響應諸侯號召,起兵討賊!

董卓當時手握戰鬥力極強的西涼鐵騎,堪稱兵強馬壯、軍力強盛,而關東諸侯倉促結盟又各懷鬼胎,都想坐觀他人出力,而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所以這些諸侯們只是日夜聚會飲酒、高談闊論卻都不發兵攻打董卓,只有孫堅始終積極謀劃如何討伐董卓。而董卓也看穿了關東諸侯面和心不和的鬆散聯盟,所以也告誡部下只需要將孫堅列為強敵即可。

被董卓特殊關照的孫堅起初作戰十分不順利,他的軍隊在梁縣(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被董卓軍徹底衝散,孫堅部只有數十人成功突圍。不過孫堅很快收復散兵然後突然殺個回馬槍、最終在梁縣的陽人城取得大捷,此戰孫堅不僅斬殺董卓軍無數,而且還成功斬殺了董卓的悍將華雄!(關羽當時正跟隨劉備寄居在幽州公孫瓚那裡,而公孫瓚根本就沒有參與討董戰役。也就是說關羽根本沒有參與討董戰役,自然也不可能"溫酒斬華雄"了。實際上華雄是被孫堅斬殺的。)而後孫堅愈戰愈勇,一路對董卓窮追猛打,雙方甚至在洛陽郊外的東漢皇陵裡發生激戰。

最終董卓決定火燒洛陽,退守長安,而孫堅也就率先進入被董卓燒燬的洛陽城中。

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如何出人頭地?孫堅或許就是典型事例

孫堅一直對董卓窮追猛打,並率先領軍進入洛陽!

從黃巾起義到討伐董卓,孫堅一直在發揚他拼命三郎、悍不畏死的戰鬥精神。面對世家大族子弟們雄厚的家族背景和人多錢多的社會資源,出身布衣白丁的孫堅只能憑藉一腔熱血和一身武藝打天下!

同時,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時代,孫堅只許勝不許敗。世家大族的子弟們因為家族關係和社會資源,哪怕失敗了也有極大的可能性被新主人赦免。因為新主人征服了該地區後,只會剷除掉當地的龍頭家族,而需要當地的地頭蛇家族為他們維持地方秩序,所以絕大多數的世家大族不會被斬草除根。例如曹操征服了河北地區後,只是剷除了袁氏家族,而同時期的崔氏家族不僅沒有被剷除,反而還得到了曹操的重用。孫堅則不一樣,他身後沒有家族勢力來為他保駕護航,他一旦身死,其家族面臨的就是被他人兼併的結果。

事實就是如此,東漢初平二年(191年),孫堅奉袁術軍令前去攻打荊州刺史劉表,劉表也派遣部將黃祖在襄陽一帶阻擊孫堅。黃祖以誘敵深入的計策將孫堅引入峴山之中,而後又以亂箭射殺了孫堅,將星孫堅就此隕落,死時年僅三十七歲!而孫堅死後,其部隊就被袁術全盤接收,如果不是他的兒子孫策非常有出息,或許江東孫氏就會徹底消亡了!

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如何出人頭地?孫堅或許就是典型事例

孫堅被黃祖射殺後,其部隊被袁術全盤接收!

在東漢末年以征戰殺伐建功立業的孫堅看似驍勇善戰、所向披靡,其實如果有的選擇,誰願意九死一生、出生入死地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呢!而孫堅在東漢末年不得不以軍功安身立命,這種無奈的現實選擇似乎又預示著作為一個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要想出人頭地有多艱難,

可以說,孫堅的一生就是一個寒門子弟在東漢末年艱難的人生軌跡!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著:《三國志》,中華書局2011年點校本。

(南朝宋)范曄著:《後漢書》,中華書局2012年點校本。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會定期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類文章,懇請感興趣的讀者朋友關注賬號,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