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8年統一天下劉秀14年 他遇到的都是神對手,36年僅統一北方。

打天下不易,統一更難。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三年亡秦、五年滅楚,歷時八年打下漢室江山。漢光武帝劉秀歷時十四年,完成華夏大一統。

有一位文韜武略不遜於劉邦、劉秀的英雄,歷時三十六年僅僅完成了北方統一,天下九州佔有七州,堪稱歷史上最不容易的創業英雄。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

劉邦8年統一天下劉秀14年 他遇到的都是神對手,36年僅統一北方。


曹操29歲時創業,比劉邦創業時小10歲,比劉秀大2歲。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曹操加入政府軍開始自己的戎馬生涯。平黃巾、滅呂布、徵袁術,公元196年迎天子於許昌,算是初步穩定下來,此時距起兵已經整整十二年。

劉邦8年統一天下劉秀14年 他遇到的都是神對手,36年僅統一北方。


天子在手,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面臨更強大的對手。小時候的玩伴,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成為他統一北方的勁敵。從公元200年白馬之戰開始,官渡之戰、黎陽之戰、南皮之戰到最後遠征北方白狼山之戰,曹操擊敗烏桓二十萬大軍,一舉安定北中國。征服冀幽並三州,曹操用了八年時間,還搭上了最出色的謀士郭嘉。

劉邦8年統一天下劉秀14年 他遇到的都是神對手,36年僅統一北方。


公元208年,曹操兵不血刃拿下戰略要地荊州,劉備退守夏口蝸居。此時的曹操犯了一個終生抱憾的錯誤,就是沒有對劉備窮追猛打,而是將主力開往赤壁尋求先滅東吳。當時曹操兵力在二十萬左右,即使不使用荊州降兵作戰,消滅兵少將寡、沒有戰略迴旋餘地的劉備也問題不大。消滅劉備之後,再平定東吳才是上策。歷史跟曹操開了個玩笑,一場大火令曹操喪失了統一中國最好的機會。

赤壁之後,年過半百的曹操先是遠征西涼馬超、韓遂,繼而征服漢中張魯,都取得了勝利。不過面對謀士司馬懿、劉曄一鼓作氣奪取西川的建議,兩鬢斑白的曹丞相發出了“既得隴,復望蜀”的感嘆。

劉邦8年統一天下劉秀14年 他遇到的都是神對手,36年僅統一北方。


此時的曹孟德,已經不是橫槊賦詩對酒當歌的壯士了。後來兩次南征孫權不利,頹勢盡顯。遠征漢中,虎頭蛇尾而回。英雄暮年,令人感嘆。

相比劉邦、劉秀創業歷程,曹操真是不容易。劉邦創業之時,局面也是危機四伏。不但項羽一家獨大,各地諸侯也都是六國後裔,頗有實力。

劉邦8年統一天下劉秀14年 他遇到的都是神對手,36年僅統一北方。


不過劉邦人緣太好,亭長之時身邊的沛縣老兄弟構成了他的起家部隊,再吸收外來精英,簡直成了全能且無敵的六邊形戰士。

劉邦後勤有蕭何,謀劃有張良、陳平,獨當一面有韓信、彭越,衝鋒陷陣有曹參、樊噲、周勃、灌嬰,遊說四方有酈食其。可以說劉邦只要不犯錯即可坐享其成。

劉秀創業時27歲,跟著兄長混入起義隊伍。年輕氣盛,昆陽大戰一舉成名。兄長被殺後,劉秀忍辱含憤,開始獨立創業。劉秀的優點跟先祖劉邦一樣,善於用人、敢於放權。不同的是劉秀善待功臣,留下雲臺二十八將的佳話。鄧禹、馮異掃蕩赤眉,虎牙大將蓋延蕩平關東劉永,吳漢、岑彭遠征隴西和巴蜀。平定天下,劉秀只需安坐洛陽城,曹操估計得羨慕死。

曹丞相併非不識人,青年時代身邊就人才濟濟。潁州的文人、青州的猛將構成了老班底。曹操也並非不會用人,張遼、臧霸、文聘、徐晃都是降將被委以重任。

曹操轉戰塞外江南三十多年,一直在一線作戰,歷盡千辛萬苦,可謂九死一生。用張松的話說“濮陽戰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道遇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如此兇險,才打下半壁江山。晚年被關羽突然發難,襄陽陷落,英雄一世的曹丞相竟然動了遷都之念。

三國時期前後八十餘年,最大的亮點是人才輩出。從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開始,智囊雲集,猛將薈萃。各方諸侯為了爭奪地盤,無不招賢若渴。諸葛亮、龐統、法正、周瑜、魯肅、陸遜這些可以改寫歷史進程的猛人分屬孫劉兩家,對曹操構成巨大威脅。老話說“有像燈的,就有像火的”,即是如此。

曹操野心再大、能力再強,手大捂不過天,不可能將天下所有的人才都招攏過來。各方人才實力的均衡,是曹操沒能統一天下的最根本原因。

劉邦8年統一天下劉秀14年 他遇到的都是神對手,36年僅統一北方。


劉邦8年統一天下劉秀14年 他遇到的都是神對手,36年僅統一北方。

此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