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时光-妈妈的味道

母亲在渐渐老去,身体不好,诸多牵挂。现在的她依旧从早忙到晚,依旧做饭。我有时电话给她,也会聊聊今天吃了啥。母亲总说,中午剩的什么什么,热一热。年岁大了,吃不多,做一点吃两三顿。

美食时光-妈妈的味道

我很反感剩菜剩饭,总是劝说她倒掉,还历数剩饭菜的危害,然母亲舍不得。经历过苦日子的老人们,节俭已经深入骨髓。

母亲常做的家常菜,我并不能清楚说出,习惯了几十年吃这种味道,已经深植于心,左右着我的味觉。我善厨,离家多年都是自己做饭,所以对所谓的妈妈的味道没有太多的感触,只是有时在厨房间忙碌,看到某样食物或食材,瞬间拉回到儿时的记忆。

美食时光-妈妈的味道

端午节的粽子,我只吃红枣粽,因为母亲包的粽子就是红枣。包好的粽子起初是在煤球炉上置一口大蒸锅,放满了水,煮上一夜,次日清晨起来,母亲已经剥好了粽子放在碗里,同时搭配的,是另一只碗里的白糖。有了煤气灶之后,哪怕最小的火苗较之炉火也过于猛烈,有时煮粽子要煮到深夜,关了火才放心睡去。端午的时候天气已经很热了,我喜欢吃凉粽子,捞出一只,凉凉的糯米黏而耐嚼,母亲知我的习惯,总会准备好,等我放学回家。离家最初的几年,母亲会买来粽叶洗净煮好,放冰箱冷冻,只待我假期回来,包上一些粽子让我过瘾。

我在上海第一次包粽子,是因为想念母亲的红枣粽,想象着当年母亲包粽子的情景,居然一次成功,我把这归功于母亲的力量。我依然酷爱红枣粽,从超市里到处寻觅到如今自己动手,不过是在复刻妈妈的手艺。

美食时光-妈妈的味道

我不爱吃买来的月饼,却独独爱母亲包的月饼。中秋时家中会包芝麻馅的面点,表面用八角印上花纹。而做芝麻馅儿,往往是生芝麻洗净炒熟后,放在石臼中捣成芝麻粉,用白糖面粉拌匀。有时母亲还会做一只大的,千层的,扭一圈花边,印上花纹,每一层都铺满了芝麻馅。我自己也经常做,有念想的时候。说也奇怪,总是与母亲的有差距,差在哪里,我也说不清楚。时至今日,中秋前后回家,总会有包的月饼,是买的,母亲已经少有功夫做了,但记得我的喜好。

我们大部分的记忆,关于家的记忆,总与吃有关。哪怕父母老迈做不出当年的那个味道,依然可以聊聊从前,撒个娇。倘若父母远游,记忆便从此深藏,你是你成长的唯一见证,那些点滴不会再有人说给你听,随着记忆一起封存的,还有味道,妈妈的味道,因为你是个没妈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