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海洋發展局“普法+”精準對接 構築海洋發展藍色屏障

普法是執法的基礎。2020年以來,環翠區海洋發展局進一步完善“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採取“普法+”精準對接形式,推動普法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構築海洋發展藍色屏障。


一是“普法+責任”建立普法清單確保責任全覆蓋。制定《區海洋發展局“誰執法誰普法”精準普法責任清單》,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25部海洋漁業法律法規分解落實到責任科室、單位,明確普法宣傳對象、宣傳載體、活動方式,提高普法工作效率,充分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在法治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構建起執法單位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新格局。

區海洋發展局“普法+”精準對接 構築海洋發展藍色屏障

二是“普法+宣傳”豐富普法載體實現宣傳全方位。採取微信、短信、公告、線上培訓、會議等載體,加大海洋領域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提升漁民群眾法治意識。召開大馬力漁船管控暨漁業安全生產會議,聯合孫家疃邊防派出所開展“海上110”宣傳日活動;疫情期間,對21家涉漁企業、889艘漁船船東下達了行業通告,要求海洋漁業從業人員遵守法律法規,加強自身防控;建立了養殖工作群和漁船信息發佈群,累計向漁民推送相關信息30餘件,受教育人達350餘人;組織行業內17家漁業企業參加“疫情防控、平安復工”線上培訓活動,講解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區海洋發展局“普法+”精準對接 構築海洋發展藍色屏障


三是“普法+執法”法治宣傳教育滲透執法全過程。打造“服務—普法—執法”工作流程,利用以案說法、以案普法、以案學法等方式進行普法宣傳。自3月底以來,對靖子頭東及褚島附近海域海上非法養殖設施開展集中清理行動,共查證養殖海區22宗,拆除非法養殖面積1200餘畝。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在清理海上違規養殖設施同時,與養殖戶開展“面對面”宣傳教育活動,宣傳規範化養殖的好處,使其在自身案例中受到教育,切實維護好社會群眾整體利益,構築海上藍色發展屏障。


區海洋發展局“普法+”精準對接 構築海洋發展藍色屏障


區海洋發展局“普法+”精準對接 構築海洋發展藍色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