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大西北可能不再幹旱,是福是禍?

先看幾條新聞

中新網蘭州9月6日電 (記者 馮志軍)記者6日從甘肅省氣象部門獲悉,今年1月以來,甘肅平均降水量為441.6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多40%,超過甘肅省年降水量(398.5毫米)的10%,為近60年最多。該省86個縣區中,62個縣(區)已超過年降水總量,其中榆中縣(564.9毫米)超過年降水總量最多,達50%。

西

氣候變暖,大西北可能不再幹旱,是福是禍?

北區域氣候中心獲悉,今年以來(1—8月)蘭州降水355.4毫米,已經超過蘭州市全年曆史平均降水量——293.6毫米,為1978年以來最多。其中蘭州8月份降水137.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1倍,為1979年以來最多;6—8月降水254.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5%,為1994年以來最多。

氣候變暖,大西北可能不再幹旱,是福是禍?

據瞭解,截至26日15點,本月銀川累計降水日數已有10天,創1961年以來同期歷史極值,降水量達65.4毫米,比常年6月全月降水量偏多173%。

報訊 在剛過去的春季,貴陽東山本站累積降雨量創下近10年春季最多的一年。全省5月降雨中東部偏多,其中都勻、丹寨、雷山、凱里比歷史同期偏多一倍。

數據顯示,今年春季(3-5月)的貴陽總降水為403.3mm,累積降雨量是2006年到2015年的10年間最大的年份,而5月的降水為290.3mm,也是近10年來5月降水最多的月份。

氣候變暖,大西北可能不再幹旱,是福是禍?

此前,貴陽春季降水量最高為2014年359.6mm,5月最高降水量為2012年251.1mm。在今年,5月降水量佔整個春季降水量近72%。

從全省來看,5月有46個鄉鎮降雨量超過400mm,20鄉鎮超過500mm。這些數據,超過西北某些乾旱地區一年的降雨量。

看到這些新聞,大家是不是有一種錯覺,這是西北嗎?

今年我去西北扶貧,感觸也是非常大,路過平涼,環境真好,崆峒山風景如畫,還乾淨。

西吉,以前長征地方,非常乾旱,現在降水量比以前增加了接近一倍,可怕吧。

毛主席教導我們:人定勝天,這次真的勝天了!

我有些焦慮,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格陵蘭冰川融化已經不是新聞了,而NASA指出,北極冰川面積35年間減少了95%。NASA近日發佈的一段動畫顯示,北極海冰在過去35年間顯著減少。若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將無法逆轉,全球環境將受到劇烈影響。北極冰川融化的後果有什麼。

氣溫升高後,掌控全球氣候變化的極地系統癱瘓,氣溫一度飆升。在高緯度的地區,已經連續發生了多次的森林失火現象。對當地的居民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而其他的許多國家,也因為氣溫的升高,導致許多居民死亡。韓國更是突破40.3°C的高溫。

當然對於大西北,是好事,可是對於我們來說,也未必是完全的好事。

畢竟 北極冰川,俄羅斯西伯利亞 凍土下面,埋藏的,不僅僅是寶藏,還有潘多拉魔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