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將漢人稱為“兩腳羊”?胡人:你們的鍋我不背

如果說中國歷史上漢人最黑暗的時刻之一,五胡亂華絕對排名前兩甲。匈奴、鮮卑、羌、氐、羯等遊牧民族趁著西晉八王之亂,擴張自己的實力,最終神州陸沉,北方大地任胡人蹂躪,而五胡中據說以羯人最殘暴。

五胡亂華將漢人稱為“兩腳羊”?胡人:你們的鍋我不背

關於五胡殘暴莫過於吃人,還取名“兩腳羊”。不過雖然那個時期吃人不絕於史書,但是“兩腳羊”的稱呼卻不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而是在很多人嚮往的宋朝,是漢族自己發明的隱語。

和骨爛、饒把火、不羨羊,統稱兩腳羊。為什麼會有這種稱呼?

兩腳羊的最早說法是兩宋之際的莊綽所著《雞肋編》

自靖康丙午歲,金人之亂……山東,京西,淮南等路,荊榛千里,鬥米至數十千,且不可得。盜賊,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價賤於犬豕,……老瘦男子,廋詞(Sou)謂之饒把火,婦人少艾者名為不羨羊,小兒呼為和骨爛,又通目為兩腳羊……

五胡亂華將漢人稱為“兩腳羊”?胡人:你們的鍋我不背

可以看出,北宋滅亡後的一段時間,由於兵禍導致中原一帶糧食無收,無論兵匪還是良民,都靠吃兩腳羊過日子,人命賤到充當食物還不如豬狗價格的地步。

所以“兩腳羊”實際是兩宋之交時刻發明的稱呼。因為吃人畢竟不合倫理,所以發明的隱語(即廋詞),就如同走江湖的“切口”“唇典”一樣。

無論男女老少,只要是被吃的,都叫兩腳羊。兒童被稱作和骨爛,年輕婦人、女子被稱為不羨羊,意思是比羊肉還美味。

元末的時候也發明了一個的詞叫“想肉”,意思是吃了之後回味無窮,還想再吃。

所以五胡亂華時,雖然吃人事件不少,但是現在網上流傳甚廣的一些故事,多為嫁接、拼湊或者想象式的誇張。

五胡亂讓中原漢族遭受前所未有的災難,但是“兩腳羊”這個鍋,五胡得表態:這個鍋不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