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萬的車到底算豪車嗎?用數據告訴你事實

每次逛汽車論壇,就能看到評論區各種槓精遍地開花,槓配置、動力、前驅...還有一種是專槓價格的,別人高高興興曬車,總有人在下面槓,你這車也就30來萬吧,怎麼就是豪車了?!

這群人就姑且認為他們都是“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博士學位,月入千萬”吧...


30多萬的車到底算豪車嗎?用數據告訴你事實


但其實汽車鄙視鏈不僅存在於網絡,現實生活中也一樣,在職場,在小區,有這樣觀念的人不在少數。30萬這個價位非常尷尬,BBA剛剛夠入門,上升的空間還有太多,合資車可以買到頂配,但外行看來和20萬的車區別不大。

那麼30多萬多的汽車到底算豪車嗎?

對於豪車,一直就沒有個特別明確的定義,但我們可以用數據說話。

根據尼爾森的數據,30到50萬級別的汽車,佔據市場份額依然只有5%,這個數字足以表現,30萬的汽車僅僅只是極少數人擁有。


30多萬的車到底算豪車嗎?用數據告訴你事實


國內每年都能賣出幾百萬輛汽車,截止2017年,豪華品牌的保有量是1405萬輛了,千人保有量差不多是10輛,說明30來萬的汽車並非是主流的交通工具。

從數字來說,30萬已經是妥妥的豪車了,那為什麼大家普遍會有文章開頭的那種心理呢?

這要從幾個方面來解讀▼

人均收入的增加,汽車保有量增加

1996年,全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4839元,全國職工月平均工資500多元

1997年底,全國私人汽車保有量只有358.36萬輛,更不要說是豪華品牌的保有量,非常至少,那個年代很少有人買得起車。

30多萬的車到底算豪車嗎?用數據告訴你事實

1.5升自動擋的思域要賣28萬多凱美瑞售價39萬多,就連奧拓,7萬元也不是一筆很小的數字。即使你開一輛普通的桑塔納,大家也會認為這是豪車。

30多萬的車到底算豪車嗎?用數據告訴你事實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深入祖國大地,短短40年間,人均收入增長了22.8倍,簡單來說,就是大家都能買得起了!

“物以稀為貴”,心理學上面叫做稀缺效應,如果一個東西只有某人擁有,或者是很少的人擁有,就顯得寶貴了。現在,路面上能看到的百萬豪車越來越多,人們見得多了,自然覺得30萬的車不稀奇了,好像就沒那麼“豪”了


30多萬的車到底算豪車嗎?用數據告訴你事實


你想想,是不是覺得30年前開豐田皇冠也比今天開卡宴的人要豪呢?

豪車品牌下沉,價格越來越低

大家之所以可以買得起豪車,除了收入的增長,還得益於“豪車”品牌下沉。


30多萬的車到底算豪車嗎?用數據告訴你事實


相對於人均收入越來越高,汽車實際上是越來越便宜的。尤其很多國產豪車,避開關稅,採用國內組裝生產的配件,整個車的成本大幅度下降,這就讓正常銷售價趨於平民化

30多萬的車到底算豪車嗎?用數據告訴你事實

過去豪車全都是進口,比如奔馳引入國內的全是進口百萬級別的車型,而且關稅高達300%甚至500%,

那個時候人均收入又低,自然豪車更豪。而現在,入門A級別20多萬就可以拿到,雖然級別相差甚遠,但都是奔馳,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有人覺得奔馳不是豪車了。


30多萬的車到底算豪車嗎?用數據告訴你事實


現在普通汽車的配置越來越高,兩者間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小,人們花30多萬購買汽車,也不會開兩年就扔掉,所以30多萬的汽車保養量會越來越高。

但對於大多數人,30萬依然並不算一個特別小的數字,那麼你覺得30萬的汽車算豪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