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擺脫聽過道理卻過不好一生?告訴你兩個方法

“聽過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有多少人在聽到這句話時,忍不住點頭贊同呢?

讀了不少書,聽了不少道理,可依然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亂七八糟,難道僅僅是知易行難嗎?

怎麼擺脫聽過道理卻過不好一生?告訴你兩個方法

01.以為知道,其實並不知道

在這個人人可以發聲的時代,會寫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寫作可以幫助建立個人品牌,提高個人影響力,在本職之外還有副業收入。總之,寫作的好處數不勝數。

既然知道寫作有這麼多的好處,那我為什麼還沒有開始寫作,把寫作這件事堅持下來呢?

我在《學會寫作》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作者粥左羅說:“大家對寫作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很多人把表達當成了一個結果,結果完美才能示眾。其實,寫作是一種學習手段,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你寫不好,說明沒有掌握好,如何掌握好?不斷的進行寫的訓練。”

在這之前,我以為我知道寫作是怎麼回事,但其實我並不知道,我對寫作有著認知偏差。我就是粥左羅說的“大多數”,把寫作當作結果展示,而不是學習的過程。

所以,當我每次想要寫作的時候,一想腦袋裡的念頭不足以支撐寫一篇文章,寫不夠800字,我就乾脆不下筆。

當我擺脫認知偏差後,我的寫作練習才得以進行。我沒有等到腦中成文才開始寫,而是把發朋友圈、留言評論,讚歎美食,吐槽電影都當成寫作,它們都是我思考的過程。雖然只有50字,100字,300字,沒關係,寫下來。

怎麼擺脫聽過道理卻過不好一生?告訴你兩個方法

當我們在感嘆自己知道這個道理、這個理論,卻不去踐行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我真的知道這個道理嗎?我對它的理解有沒有認知偏差?

那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認知偏差?如何擺脫自己的認知偏差呢?

都說當局者迷,我們很難擺脫現有的認知,直到接觸一個新的理論、新的方法、新的解釋,才會知道當前的這個認知是錯誤的。

未知總是存在,我們能做的就是持續學習,通過書本知識,通過前輩分享,通過經驗見識,用新的認知來打破舊的認知。

02.只停留在聽,沒有踐行

當下定決心要學寫作後,我找了不下10本教寫作的書來看,記了很多筆記,說起寫作方法來,我也能如數家珍。諷刺的是,我的寫作練習總是斷斷續續。

我知道寫作有很多好處,寫作是我思考的過程。可我難免還是會找各種各樣的藉口,讓寫作難以持續,自然也沒有感受到寫作帶來的好處。

鑑於只靠自己的毅力,難以堅持寫作,於是我加入了“死磕微寫作小組”,在組織的監督下,每天必須寫作。在這10天裡,我平均每天寫600~800字,“持續寫”讓我發現了自己的寫作慣性和問題,並能根據問題進行修改。

有兩篇文章被點評官評為精選,雖然只是小小的反饋,但也激勵了我繼續寫下去。這一切的源頭就是我開始持續寫作了。

怎麼擺脫聽過道理卻過不好一生?告訴你兩個方法

李笑來說過一句話,大意是很難想象那些說一件事好卻不去做的人,因為當你去做這件好事時,就會發現有源源不斷的好處隨之而來,那你怎麼還會停止做這件事呢?

行動會帶來正向反饋,正向反饋會激勵行動者,讓行動者越發感覺這是一件對的事,並且持續做下去。

反之,如果一直沒有行動,自然也沒有好的結果,形成了負循環,只能哀嘆“聽過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

當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一說,它就成了無數人想要達到的境界,知行合一何其難?不能速成,不能一蹴而就。

我們能做的是持續學習和持續行動。持續學習,確保這個知是正確的;持續行動,讓這個知帶來進步。正循環形成了,我們會越來越靠近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