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名門的王羲之,為何寫下悲喜交加的《蘭亭集序》?

又是一年暮春之時。我內心中一直嚮往著的春天的模樣,藏在王羲之筆下的《蘭亭集序》裡。他不僅展現了一幅溫暖愉悅的春日友人相聚圖,更深藏引發後人思考的哲理。

經典名篇的創作背景

東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正值暮春之初,王羲之與孫綽、謝安、支遁等一班名流貴族,集會同遊於會稽山陰的蘭亭。

出身名門的王羲之,為何寫下悲喜交加的《蘭亭集序》?

蘭亭,在如今浙江省紹興市,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住所

東晉王朝時期,政權掌握在少數世家大族手中,君弱臣強,絕大多數士人被明亮清秀的山水風光消磨了鬥志、蒼老了靈魂,懷揣著小富即安的心態苟且偷活。

東晉世族根深葉茂,族人眾多,不僅擁有龐大的家族武裝,而且佔有國家的大部分土地,有權兼併土地,免於交租。再加上地主階級貪得無厭地剝削百姓,所以生活優裕富足。

王羲之,不僅主要生活在東晉政治最為穩定的時期——穆帝時期,更出生於魏晉名門——琅琊王氏。當時,社會上流傳著“王與馬,共天下”的諺語,家族勢力之大可見一斑。

成長在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有強大的經濟後盾加持,王羲之得以無憂無慮、遊山玩水,為文學創作積累靈感,陶冶情趣。

王羲之與一眾文人墨客志趣相投,恰逢上巳日,便相約齊聚自己位於會稽山陰的蘭亭園林住所,流觴曲水。

出身名門的王羲之,為何寫下悲喜交加的《蘭亭集序》?

曲水流觴是古代文人墨客熱衷的活動

曲水流觴本是古代民間的傳統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後來,這項傳統逐漸發展成為文人圈子裡詩酒唱酬的一件風雅之事。

在每年的上巳日(三月三日),大家齊聚,分別坐在小河兩側,在河的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面前,誰就取杯飲酒。曲水流觴不僅是為了親友歡慶和娛樂,而且可以為大家祈福避災。

一眾文人在蘭亭聚會中共成詩37首,並匯詩成集——《蘭亭集》。在大家的極力推舉下,王羲之便為《蘭亭集》作了序。

出身名門的王羲之,為何寫下悲喜交加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

文章的抑揚頓挫之美

《蘭亭集序》開篇對蘭亭之春的描寫讓人不禁聯想到春天最美好的模樣——好山好水,約上一幫知音,遊山玩水,暢聊人生。

會稽山是個好地方,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小河湍急地流淌,在豔陽燦爛的照射下就像一條銀光閃爍的絲帶,將蘭亭環繞之中。在一片天朗氣清之下,和風吹拂之中,無論是年輕的,還是老一輩的賢士都欣然赴約。他們在水邊遊賞嬉戲,手舉方樽,感性賦詩,暢敘幽情。

字裡行間,滿滿都是眾人的閒情逸致,意氣勃發,悠閒的春日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而變得格外美好宜人。

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熱鬧,可是在文人的詩詞世界裡,足以縱觀天地的廣闊,俯視萬物的繁多,更可以放開眼界、開闊胸懷。

這是一群才子的狂歡。他們不像現代人一般,需要通過電子設備、遊戲道具才能進行娛樂消遣。給他們一座山,一潭水,一壺酒,一支筆,一個和煦溫暖的春日,甚至是一場淅淅瀝瀝的雨,他們都能創造出極富有韻味的文學作品,作為對大自然饋贈的回報。

出身名門的王羲之,為何寫下悲喜交加的《蘭亭集序》?

春日,曲水流觴,志趣盎然

可是,在如此良辰美景裡,文章的後半部分卻文風一轉,出現“喜極而悲”的感慨。王羲之寫道: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意思是,芸芸眾生,人人性格各異,也有不盡相同的生活方式和興趣愛好。當人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喜悅、滿足,便沉醉於此,不知道衰老即將來臨;

事過境遷,當人們對一直在追求的東西從最初的熱切變成如今的冷漠,感慨便油然而生。人的壽命長短根本不由人,正如當初所向往的事變成陳跡一樣,人也將走向生命的盡頭。

有人評價道,這是王羲之對關於樂與憂、生與死的感慨。這麼看來,這篇《蘭亭集序》可不止是一篇簡單描寫山水的遊記散文。

到底為什麼會出現由喜至悲的轉折?這和王羲之的個人境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出身名門的王羲之,為何寫下悲喜交加的《蘭亭集序》?

王羲之

王羲之的個人境遇

王羲之性格耿直,不拘禮法,經歷了由士而仕,又由仕而退的人生道路。他為官親民,也頗有政治眼光,入世又出世,入仕而不迷仕。

對官場的爾虞我詐厭倦之後,在王羲之53歲時,驃騎將軍王述當了揚州刺史。王羲之素來就看不起王述的為人,更為在他的部下供職而羞恥。

因此,王羲之稱病辭官,繼而遁跡山林,歸於自然,頤養身心。

讀《蘭亭集序》時,我能明顯地感受到王羲之嚮往自然、寄情山水、渴望自由的心情。那茂林、崇山、清泉、急湍……分明就是他一直嚮往的精神家園。

正是因為他忘情山水,寄情創作,這篇序言在他的追求下才顯得那麼的質樸美妙,渾然天成。

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蘭亭相聚,深深地觸動了王羲之。他滿足於這樣美好的生活,然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美好的東西難以永駐,也將轉瞬成為雲煙。

這也正正是令王羲之無法釋懷的一點。

出身名門的王羲之,為何寫下悲喜交加的《蘭亭集序》?

曲水流觴圖

死生亦大,悲從中來

歸於自然的王羲之,和許許多多的魏晉文人一樣,開始探尋生命存在的意義。

眼看這美好的春光,大自然對自己的恩惠,志趣相同的知音,多想讓時光停留在這一刻。王羲之沉浸在這美妙的自然中,越沉浸,就越發想將這種美好的體驗一直留存。

但是,在這茫茫的宇宙中,人生是何其短暫。人若是跟這永恆的宇宙,亙古的自然相比,終將是要消亡的。

世界萬物瞬息萬變,況且人是會衰老的,等到自己對得到的或喜愛的東西感到厭倦時,那麼先前的快樂就會跟著消失,惆悵也接踵而至;過去所喜歡的,也終將變成往事。

出身名門的王羲之,為何寫下悲喜交加的《蘭亭集序》?

王羲之作品《愛鵝圖》

王羲之並不是因為個人得失而悲,而是因為感慨個人生命的短暫而悲。

於是,他想到了人生代代無窮已,縱使時代變遷,事情不同,但觸發人們情懷的喜怒哀樂不會改變,人們的思想情趣也不會改變,“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王羲之希望,假如後世的讀者讀到篇序言的時候也會有所感慨。看似絕望的《蘭亭集序》後半部分,其實暗藏了王羲之對生命、人生的強烈欲求和留戀。

他將對山水的審美昇華至對生命的認知,從渺小的自己聯想到無窮的宇宙,這恰恰體現了“死生亦大矣”,真正實現了他逍遙一生的終極目標。

《蘭亭集序》的價值,就在於闡釋了人生痛苦的必然,以及快樂的短暫。

這在表面看來似乎是頹廢、悲觀、消極的,但王羲之想表達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對人生、生命的強烈欲求與留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