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陽區:春耕備耕正當時 不負農時不負春

本網訊當前,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榆林市榆陽區抓早動快、多措並舉,全力組織春耕備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不誤農事。

榆阳区:春耕备耕正当时 不负农时不负春

露天葡萄是近幾年來榆陽區大力發展的特色產業,紅石橋鄉韓家峁村今年預計栽種露天葡萄280畝。紅石橋鄉韓家峁村黨支部書記劉國舉說:“露天葡萄作為一項新型特色產業,前期投資較大,為了鼓勵村民們發展這項產業,區上對發展露天葡萄產業的農戶也給予了一定的政策補貼。第一年每畝補2000元,第二年和第三年每畝補500元的管護費,上防爆網每畝補2000元的材料費,第四年起村民就有收入了。”

為了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區農業技術幹部和農民們早已忙碌在山峁溝壑間。栽種葡萄對技術要求非常高,從前期的準備工作,到栽種,再到後期的管理都離不開技術的支持。“我們從選地、選址,直至現在種植,全程技術跟蹤、技術服務,從宣傳政策到指導種植去給農民們進行培訓,大家都會很認真地學習。”榆陽區巴拉素區域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常彥斌說。

榆阳区:春耕备耕正当时 不负农时不负春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了保證春耕備耕工作有序開展,孟家灣鄉區域站早在一個多月前就與生產廠家進行聯繫,在得知復工時間後,為了讓村民們儘快掌握拱棚組裝技術,孟家灣鄉區域站提前對村民們進行了培訓。“孟家灣鄉今年計劃發展拱棚370座,我們從建棚、品種的選擇、育苗、種植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對村民們進行相關指導。”榆陽區孟家灣區域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賈滿榮說。

孟家灣鄉三灘村的村民們都充滿了幹勁,他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發展起設施產業。三灘村的拱棚很快就可以投入生產了,為了實現零時差對接,新動種苗培育基地從去年冬天就開始了多個品種的種苗培育,極大地方便了該區及周邊設施農業和大田產業的快速生產。

新動種苗培育基地劉月娥說:“從去年11月我們就開始準備育苗工作了,第一批是黃瓜苗子,接下來是芝麻香瓜苗,還有柿子、辣子等,出苗達500到600萬株。”

據瞭解,今年榆陽區農業農村局整合1億元項目資金,將實施優質果樹、大漠蔬菜、旱作農業示範、秸稈綜合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等農業項目,繼續擴大糧食播種面積,全年計劃發展馬鈴薯標準化種植20萬畝,新栽果樹20657畝,新建設施蔬菜基地4120畝,高標準露地蔬菜20223畝,打造黃崖窯千畝旱作農業示範園1處,新發展中藥材5000多畝,富硒水稻和富硒穀子2670畝。在北部風沙草灘區實施“一戶一田”10萬畝,實施產前、產中、產後玉米、馬鈴薯等作物全程社會化服務10萬畝,農業機械化率將達到72%以上。

同時,為有序推進企業復產復工及農資市場監管,開展了農資打假“春雷”行動,依法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農資、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為,全力保障農資市場物資儲備及調用暢通,強化技術集成示範,做好全程指導服務。目前,各項農業生產工作正如火如荼的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