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中“小綠車”低調退場 歷下“小綠車”又該何去何從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0日訊 最近,閃電新聞記者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說是濟南市中“小綠車”停運了。對此,閃電新聞記者專門來到濟南市中城市停車建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諮詢,工作人員稱,公務自行車項目在今年1月31號就停止運營了,因為疫情影響3月初開始拆除,現在已經全部拆除了,在濟南市中區再也找不到“小綠”的身影了。

什麼是濟南市中“小綠車”?

市中“小綠車”是公務自行車的代名詞,誕生於2015年,“公務”是指它的用途,工作人員在上班的時候,如果需要開會、遞交材料等,可以通過它方便短程出行。主要停放在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自家“院子”裡。

風光出場低調離場 因共享單車衝擊

2015年,為了降低一般公務用車的出行頻率,減少交通擁堵、治霾治堵,濟南市中“小綠車”風光上路,帶起了一波綠色出行的熱潮。

在市中區一街道辦工作的趙先生表示,那時候騎著小綠車在路上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回頭率可高了!”兩年時間,市中“小綠車”共投放了710輛,覆蓋了61個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

那麼,曾經風光出場的市中“小綠車”為何低調離場?

據市中“小綠車”項目負責人稱,最主要的是受到了共享單車的衝擊。從2017年摩拜單車正式進入濟南並風靡以後,市中“小綠車”就停止增加投放。

济南市中“小绿车”低调退场 历下“小绿车”又该何去何从

因為共享單車掃碼就可以騎走,停放點也比“小綠車”自由性強,而“小綠車”是有樁自行車,需要刷卡使用停到有樁的地方。

济南市中“小绿车”低调退场 历下“小绿车”又该何去何从

“因為太方便了,我不用再停回自己單位或者別的單位裡。”趙先生坦言,雖然對“小綠車”有一份情懷,但自己和同事們還是紛紛選擇了共享單車,“尤其是女同事騎公務自行車太沉了”,原來,2015年投入使用的“小綠車”輪胎,是當時常用的實心輪胎,騎上坡很費勁,有時候得推著走,而現在的共享單車採用的是蜂窩式輪胎,騎起來比較輕鬆。

除了市場的衝擊,還有車本身的使用年限問題。“我們的公務自行車投放使用了5年了,在室外風吹雨打有很多老損問題,也正好到了更新換代的節點。”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考慮到公務自行車系統升級後也會採用與共享單車相同的模式,而且投資很大,沒有重複投資的必要。

所以,濟南市中“小綠車”在自己馬上要五週歲的時候,正式“退休”了。

濟南歷下街頭現“小綠車”身影?

然而,閃電新聞記者在經過濟南市歷下區CCPARK附近,卻看見了一排“小綠車”的身影,說好的退休呢?這是怎麼回事?

通過查找相關資料,才知道此“小綠車”非彼“小綠車”。

济南市中“小绿车”低调退场 历下“小绿车”又该何去何从

雖然兩者都是綠色的外衣,都是由區政府發起,但是在性質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市中“小綠車”是公務自行車,歷下“小綠車”是公共自行車,面對的是所有市民;而且在投放點上,也不像市中區不佔用公共道路,是在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自家“院子”裡,歷下區是在路邊上,總共53個投放點。

閃電新聞記者走上前去,發現歷下投放點的這些“小綠車”的鞍座上落滿了灰,似乎很久都無人過問,旁邊的服務檯顯示器已失靈,無法正常操作。在如此熱鬧繁華的商業區附近,單車竟是無人問津?

济南市中“小绿车”低调退场 历下“小绿车”又该何去何从

在調查採訪的過程中,正好住在這附近的王女士正在掃碼一臺美團單車,當問到為什麼不選擇“小綠車”,她的回答和趙先生如出一轍。

無人使用、又佔地方,面對如此尷尬境地,歷下“小綠車”該何去何從?

對此,閃電新聞記者聯繫了濟南歷下停車建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表示具體事宜不清楚,說是濟南市歷下區停車管理辦公室更瞭解目前“小綠車”的運營狀況。

接著,閃電新聞記者來到了濟南市歷下區停車管理辦公室,對於目前濟南歷下“小綠車”的用車人數、使用情況,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並表示目前歷下“小綠車”項目正處於法律仲裁階段,所以整個運營處於擱置狀態;對於歷下“小綠車”的未來規劃,在多次追問下,工作人員不作正面回答。

济南市中“小绿车”低调退场 历下“小绿车”又该何去何从济南市中“小绿车”低调退场 历下“小绿车”又该何去何从

當初濟南市歷下區投放“小綠車”肯定是以方便市民為出發點,但隨著支付手段的升級,“小綠車”自身性能已經跟不上當下受眾的需求。共享單車通過掃碼,可以隨取隨停,而“小綠車”只能在停放樁刷卡付錢,因為停放樁會佔用一定空間,所以停放點數量較少。市民去找停放樁要花的路程,有時甚至比目的地的路程還遠,可以說是得不償失。並且,現在閒置的“小綠車”佔用一定的公共資源,便民的初衷也變了味。所以,儘快退出市場,不做擺在路邊的“殭屍車”,或順應時代潮流,改變升級才是它的自救之路。

閃電新聞記者 王文佳 吳麗蘭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