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為實現信陽“兩個更好”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和有力法治保障

【決勝2020】為實現信陽“兩個更好”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和有力法治保障


【決勝2020】為實現信陽“兩個更好”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和有力法治保障

2019年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2020年司法行政工作應該怎麼幹?


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會議指明瞭方向

【決勝2020】為實現信陽“兩個更好”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和有力法治保障

2019年,新組建的司法局在新一屆黨組的帶領下,以更堅定的信念、更高的起點、更寬的視野、更強的勇氣、更嚴的要求,推動司法行政事業呈現新氣象、實現新突破:依法治市邁開了大步伐;法治政府建設展示了大作為;平安建設呈現了大格局;公共法律服務彰顯了大情懷;品牌建設取得了大發展。全系統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幹事創業氛圍濃厚,業務建設齊頭並進。

 法治信陽建設取得新成效


成立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成功組織召開第一次會議。制定印發“三個規則”,組建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4個協調小組,推動市委和委員會決策部署落地落實。認真履行執法司法督察職能,積極開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保護民營企業發展”執法司法專項督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民間資本投資活力和創業創新潛力。我們率先紮實開展了食品藥品領域執法司法專項督察,不斷提高我市食品藥品監管執法司法水平,為人民群眾健康提供了法治保障。完成年度兩項立法計劃,《信陽市河道採砂管理條例》《信陽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已正式實施,為推進法治信陽建設奠定了一定基礎。

 法治政府建設得到新加強


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活動紮實推進,成立6個檢查組對市級29個部門開展專項檢查,共查閱執法卷宗145件,審查疑似規範性文件22份,發現問題186條,下發行政執法監督意見書26份,有效規範部門行政執法行為,提高全市依法行政效能。成立信陽市政府法律顧問委員會,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落實對重大行政處罰和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監督制度,去年備案審查了86件重大行政處罰,12件縣(區)政府和市直部門報送的規範性文件。大力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組織全市23個市直單位的202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綜合法律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後重新辦理執法證件。

 刑事執行工作取得新成績


市監獄戒毒場所安全穩定持續提升。服刑人員教育改造工作成效明顯,戒毒學員所內戒斷率100%,教育矯治成效和學員安全生產意識明顯提高。市監獄連續23年實現監管安全,信陽強戒所連續19年實現“六無”目標。

社區矯正實施“與你同行”工作理念,矯正質量不斷提高。在全省首創了派駐公安警察到縣區司法行政機關協助社區矯正工作的用警制度,全面推行刑罰執行一體化工作。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全市共招募志願者567名,受到省司法廳與矯正局的充分肯定。安置幫教工作獲通報表揚。在全市設立36個企業認證基地,建立9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集“食宿、教育、培訓、救助”為一體的過渡性安置基地,全省安置幫教工作會議上推廣了信陽市先進經驗。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新跨越


公共法律服務“有求必應”成為現實。首先完成了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並投入使用。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運轉良好,建立了213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選派653名法律服務顧問,3337個村(居)實現法律顧問全面覆蓋。全年辦理各類公證16721件,積極開展公益公證服務,減免費用近20萬元。全市司法鑑定機構共辦理鑑定事項 2314件,涉及“三類人”鑑定事項80件,為困難群眾減免費用10900元。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工作圓滿順利,實現了“九個無”目標,受到司法部通報表彰。全市1127名人民陪審員的選任工作全部完成,制定了《信陽市人民監督員管理實施辦法》,人民監督員管理工作更加規範。

人民調解情溫人民。成立信陽市人民調解中心,下設10個矛盾調解委員會和4個人民調解室,實現有陣地、有人員、有保障,形成了矛盾時時有人管、有人問、有人解的工作格局。通過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新招聘人民調解員1200人,全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34160件,調成33522件,調成率98.1%,基本實現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全覆蓋、無遺漏。市司法局和3名調解員在“大排查 早調解 護穩定 迎國慶”專項活動中表現優秀被司法部表彰為突出集體和個人。“等著你”新理念引領調解工作始終,充分體現出人民調解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時間、空間與途徑上,只要有訴求就在第一時間有應答、有反映、有行動、有結果,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與滿意度。

法律援助工作做到應援盡援。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開展順利,審判階段辯護率達100%,充分保障了刑事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全年共辦法援案件5400件,挽回損失2318.8萬元。我市法律援助案件入選“河南省2018-2019年度法律援助優秀案件”。市法律援助中心被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表彰為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貢獻突出實施單位。

“七五”普法工作深入推進。全市共舉辦各級各類領導幹部專題法治講座98期,參加的領導幹部達30000人(次)。以青少年普法教育為重點,全市共開展“送法進校園”、校園反欺凌、防溺水專項宣傳活動等1000多場,贈送書籍50000餘冊,受教育師生達20餘萬人。市、縣(區)兩級建立普法依法治理示範點115個,有力推動了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以國家憲法日系列活動為重點,高規格啟動“憲法宣傳週”。市普法辦被省評為“七五”普法中期工作先進單位。法制宣傳教育局多年來首次開課辦班,先後承辦各類培訓班和大型會議18次,培訓人數達2200餘人,法治宣傳教育陣地作用發揮明顯。

律師管理趨於規範。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律師行業黨校,以推動“雙標”建設為契機,在律師隊伍中開展“我是黨員律師”創建活動。充實信陽市律師行業黨委,無黨員律師事務所均指派黨建聯絡員,律師黨建在實現“全覆蓋”基礎上向“全規範”“全統領”邁進。組建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團43個,為434家企業進行了法律體檢,切實發揮了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幹作用。

基層基礎有了新形象。持續推進司法所規範化建設,召開了全市司法行政基層基礎建設推進會並組織現場觀摩。以星級規範化司法所創建為契機,大力加強司法所組織機構、人員隊伍、保障機制、業務能力和所務建設。全市總計投入基層工作專項經費500餘萬元,增加司法所辦公面積2000餘平方。“數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設有了新進展,視頻會議室、指揮中心功能進一步完善,基層司法所司法行政專網建設基本完成。門戶網站全面改版升級,司法行政加密網全面建成。局機關進行了除險加固,確保了辦公場所的安全與穩定。

 幹部作風有新轉變


把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局黨組中心組帶頭集中學習,機關全體人員每週定期學習。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堅持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通起來,有機融合、統籌推進。全系統真正做到思想上有觸動,作風上有轉變,紀律上有增強,能力上有提升。自覺接受市委巡察組的全面巡察,認真做好整改工作,紮實開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注重制度建設,出臺《關於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隊伍建設的意見》。舉行慶七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演講比賽,開展“信仰、信念、信心”教育活動。組織開展“聽你講”機關大講堂,全系統學的氛圍、嚴的氛圍、乾的氛圍初步形成。


2020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統不忘初心、

砥礪奮進


工作的總體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政法工作會議和司法行政工作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黨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把司法行政工作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謀劃推進,以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為統領,全面履行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刑事執行和公共法律服務職責,持續提升法治信陽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整體水平,為奮力實現“兩個更好”目標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和有力法治保障。

工作的總體目標:“一條主線”,即: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治服務。“兩個提升”,即: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整體提升,力爭進入全省先進行列;“兩率”工作要全面提升,力爭進入全省第二梯隊。“三個聚力”,即:聚力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積極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規範有序的法治氛圍;聚力公共法律服務高效有序運轉,積極構建基層執法機構攜手聯合的運轉機制;聚力鄉村基層陣地建設,積極推動鄉所村室標準化提升,為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築牢基層基礎。“四個成效”,一是通過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上取得新成效;二是通過創新公共法律服務運轉機制,在提升社會滿意度上取得新成效;三是通過五大品牌的持續創建,在業務工作的提質增效上取得新成效;四是通過“嚴紀強能樹新”,在司法行政幹部隊伍建設(律師隊伍)建設上取得新成效。

著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司法行政系統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抓實抓細抓好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地落實,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大力度、最實作風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戰“疫”中。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但要高度關注國際疫情的複雜性、嚴重性,隨時有可能破壞國內疫情的大好形勢。進一步完善應急和常態化防控結合的措施機制。持續落實局屬監所全封閉式管理模式,不能有任何閃失,也閃失不起。持續開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專項活動,做好疫情防控後期和疫情之後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積極為復工復產提供法治服務保障,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我們司法行政的工作力量。

著力全面履行依法治市職能

充分發揮黨委法治議事協調機構統籌協調職能,統籌構建黨政機關各部門依法履職、聯合執法的體系機制,推動依法治理常態化、規範化、持續化。統籌構建全面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法治建設全過程。統籌構建全面依法治市(縣區)委員會辦公室、協調小組各項規章制度,完善運行機制,壓實工作責任,把“軟指標”變成“硬任務”,切實發揮黨委法治議事協調機構的“總指揮”效應。

著力增強法治政府效能

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制定並落實信陽市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進一步完善“1211”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組織實施全市依法行政考核工作,調研籌劃搭建全市依法行政網絡督導平臺。加強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工作,進一步發揮法律顧問在黨政機關決策合法性審查中的重要作用。加強組織協調,積極推動地方性法規《信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政府規章審議項目《信陽市人民政府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規章程序規定》及政府規章調研項目《信陽市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按期完成。持續推進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和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點、服務型行政執法示範點、行政執法責任制示範點培育創建工作。持續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的全面落實,加大備案審查工作力度,及時糾正違法的抽象行政行為。做好規範性文件制定管理督查考核工作,並將考核情況納入依法行政考核範疇。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和推進證明事項清理工作,從制度上解決群眾辦事難、多頭跑等問題。全力推進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的職能落實,及時糾正各行政部門執法中的不作為、亂作為現象,使監督工作成為增強法治政府效能的重要舉措。

著力營造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

一是確保局屬監所安全穩定。市監獄要統籌推進“五大改造”新格局,著力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質量,抓好安全制度落實,繼續強化隱患排查整治力度,確保市監獄連續實現24個監管安全年和全年“四無”目標;強戒所要緊緊圍繞教育戒治中心任務,進一步健全戒毒工作流程標準,對戒毒人員開展全方位戒毒訓練,切實提高戒毒人員矯治質量,建立健全安全防控和排查機制,確保實現年內“六無”目標。二是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水平。認真貫徹實施《社區矯正法》,健全完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依法開展社區矯正監督管理,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水平。實現社區矯正信息化建設目標,用好全省社區矯正綜合指揮平臺,基本實現“智慧矯正”。持續開展社區矯正“與你同行”品牌創建,攜同“智慧矯正 ”、心理矯正、志願者服務與矯正對象在日常管理教育中緊密同行,實現由“管的住”向“管的好”轉變。三是深入細緻做好安置幫教工作。

堅持刑滿釋放人員信息核查制度,確保回執率100%。以“雨霽”志願者幫扶活動為依託,充分利用過渡性安置基地,解決刑滿釋放人員短期過渡性問題,併為刑滿釋放人員提供社會適應性服務。四是推動人民調解工作新發展。持續推進人民調解“等著你”品牌創建,要求全時空、全領域的等著矛盾糾紛化解訴求群眾。通過電話、網絡、在職在崗工作,全天候“等著你”。調解是前提,化解是根本。積極探索建立基層矛盾糾紛聯合化解機制,充分發揮專職調解員作用,力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一線。五是深化掃黑除惡“第二戰場”。加大深挖嚴查線索力度,發現一起移交一起,絕不讓黑惡勢力有生存的空間。針對監獄服刑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安置幫教對象等重點群體,將涉黑涉惡線索排查到位;結合律師辯護,將涉黑涉惡案件代理工作監管到位;結合普法宣傳,運用好法治文化陣地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進一步營造專項鬥爭濃厚氛圍。六是切實提升“兩率”工作。“兩率”工作並不是一個空泛概念,取決於司法行政各項工作取得的實際社會成效。樹牢執法為民思想,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能力是提升“兩率”的根本所在。

著力深化法治宣傳教育

以做好“七五”普法收官為主線,健全社會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實行普法責任清單制度,著力推動“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增強普法工作實效性。持續實施“每月一法”宣傳活動,督促政府部門開展法治宣傳活動。持續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增強社會法治意識。充分發揮市法制宣傳教育局職能作用,科學制定培訓計劃,創新培訓方式,凸顯培訓特色,持續提升辦學條件,打造信陽法治教育培訓陣地,使之成為全市司法行政幹部宣傳教育的主戰場

著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服務質量

一是持續堅持“有求必應”公共法律服務理念。所謂的“有求必應”,就是提供全時空、全方位、全領域的法律服務。積極推動網絡、熱線、實體三大平臺深度融合,使公共法律服務各項業務發揮最大效能。

二是持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

嚴格落實《河南省法律援助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強化經費保障。嚴格落實法律援助案件質量標準,提升法律援助服務水平,提高辦案數量、保證辦案質量。積極有序的擴大法律援助範圍,做到應援盡援。

三是持續提升律師行業“雙標”化建設。以“我是黨員律師”品牌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獨立支部”進社區、黨員律師進小區活動,促使每個支部成為服務社會的優秀組織,每個黨員律師成為一面鮮亮的旗幟。利用公共資源,凡需律師服務的,優先從“獨立支部”律師所中推薦黨員律師,讓大局意識強的“獨立支部”律師所及黨員律師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待遇,激勵黨員律師增添政治榮譽感和自豪感。制定《信陽市律師行業行風建設意見》,成立律師行風督查工作小組,督導全市律師行業行風建設,建立通報、整改工作機制。運用全國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平臺,全面規範律師執業行為。強化律師執業權利保障,組織召開保障律師權益聯席會議,進一步維護和保障律師執業權利。

四是持續提升公證服務質量。建立和推進網上申辦公證事項,積極拓展金融、知識產權、民生保障、參與司法輔助等方面新業務。強化公證質量生命線意識,打造“一月一處一論壇”公證業務交流平臺,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公證服務。

五是完善司法鑑定管理體制。加大司法鑑定行業監管力度,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對司法鑑定機構規範化執業情況進行檢查,規範司法鑑定執業行為,不斷提升司法鑑定質量和公信力。引導、支持司法鑑定機構向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著力加強基層基礎建設

一要全面充實司法所工作力量。不斷調整充實司法所政法專項編,年底前50%的司法所達到5名工作人員,其中正式在編人員2名以上,包含政法專項編制人員1名。其餘司法所至少4人以上,且必須有1名以上政法專項編制人員。每所要有獨立面積120平方米以上的辦公用房,經費要建立專賬,單獨核算,按照公用經費每人每年不低於1.6萬元的標準納入財政預算,足額撥付。大力推進司法所標準化建設,今年上報省廳的五星級司法所15個,這是硬任務。各縣區司法局要主動向黨委政府彙報,積極爭取支持,及時研究解決人、財、物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有關政策落到實處。

二要加大民主法治鄉村建設。認真貫徹中央《關於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意見》,堅持市重點抓鄉、縣重點抓村,以點帶面,層層示範。省廳擬採取轉移支付的方式拿出3000萬實行“以獎代補”,對每個法治縣區創建先進地區表彰獎勵100萬元。各縣區要以此為契機,加大工作力度,對照標準要求,推動法治創建全面提質提速。今年著力打造2個示範縣(區),50個示範鄉鎮(街道)、600個示範村(社區),一個鄉要報一個標準化民主法治村,也是今年的硬性任務,必須是落地見效。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每個行政村要重點培養5-8名以村支“兩委”班子成員、人民調解員、網格員、村民小組長等為重點的“法治帶頭人”。

三要強化“數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設。要進一步完善指揮中心功能,加強指揮中心軟件建設和硬件設施的投入,落實24小時應急值守工作,打造最強司法行政大腦。強力推進司法行政專網建設全覆蓋,建設好信息化高速公路。

著力建設過硬司法行政隊伍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政法隊伍建設提出了“深入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努力建設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隊伍”的新要求。全市司法行政機關要緊緊圍繞“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這一目標要求,以“嚴紀強能樹新”為抓手,全力鍛造一支高素質司法行政隊伍。

一是要強化政治建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機制,深化拓展主題教育成果,著力把築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好“兩個維護”體現在行動上、落實到工作中,形成講政治的濃厚氛圍。

二是要狠抓作風紀律。把轉作風抓落實、提高執行力落實力作為檢驗忠誠、衡量黨性的重要標尺。認真做好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回頭看”工作,層層壓實黨建責任,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始終保持反腐倡廉高壓態勢。要注重抓好黨風黨紀教育及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工作,把咬耳扯袖、紅臉出汗作為紀檢監察預防教育的常態化工作,使之成為司法行政幹部不出事、保安全的最好保護傘。

三是要提升業務素質。要主動適應推進司法行政工作現代化要求,注重專業精神培育、專業技能培訓、專業人才培養,不斷創新培訓形式,豐富培訓內容。繼續開展“聽你講”機關大講堂活動,適時開展技能競賽與考、研、學活動,通過促學、促幹、促考、促練的激勵機制,助推機關幹部提素質、長才幹、當骨幹、成能手。

四是要增強進取精神。各級司法行政幹部要有凡先必爭、凡優必奪的精神和勇氣。相同條件下,在“優秀”和“先進”面前,各級幹部要不甘示弱、不居下風,勇當先兵,在關鍵時刻均能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不當逃兵。今年持續推進“有求必應”、“與你同行”、“等著你”、“我是黨員律師”、“聽你講”大講堂品牌建設工作,要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創新力度,擴大和提升品牌內涵與外延。這就需要我們各級司法行政幹部發揮進取精神,促進各項業務在品質上提升,在實際上增效。品牌是工作理念,更是工作抓手,不僅使業務能夠提質增效,更能促使我們各級司法行政幹部在實踐中提升素質、增長才幹、錘鍊本領。

【決勝2020】為實現信陽“兩個更好”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和有力法治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