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民生實事新進展!增過萬學位,公辦園、工會食堂選址定了

此前,235名深圳福田區人大代表票決出 2020 年福田區 20 項民生實事項目,其中涵蓋了優質教育、衛生健康、社區養老、百姓安居、公共安全、道路交通、環境提升等領域。4月10日,2020年民生實事督辦工作部署會在福田區委舉行,區政府各牽頭部門對20項民生實事項目情況及工作安排進行介紹。福田區今年將完成10所高科技預製學校建設,並推進學校改擴建工作,年內可新增過萬個學位,解決轄區學位缺口問題。此外,一批公辦幼兒園、兩家工會大食堂的選址基本確定。

深圳福田民生实事新进展!增过万学位,公办园、工会食堂选址定了

年內將解決學位缺口問題

在此前的票決環節,20項2020年福田區民生實事中,學位增量供給、深化垃圾分類、食品安全護航、高空拋物與高空墜物防治以及居家社區養老成為領跑前五的項目。

最受關注的學位供給方面,2020年,福田區小學學位預計缺口7000個,初中學位預計缺口2000個。根據學位增量供給行動民生實事項目,福田區教育局將完成10所高科技預製學校建設,並通過挖潛擴容,積極推進學校改擴建工作,不斷加大學位供給力度,同時計入石廈學校小學部和新沙小學項目完工回遷後釋放騰挪校舍的學位,年內可新增小學學位8135,初中學位2000個,可解決福田區學位缺口問題。

10所高科技預製學校項目方面,截至目前已完成代建招標,其中有1所第三(田面)高科技預製學校預計將於四月份率先完工,另有7所高科技預製學校已順利開展地勘工作,為方案深化和進場施工做好準備。剩餘2所建設用地尚未明確,正在推進落實中;學校改擴建工作方面,2020年計劃完工項目合計4個,均已完成一季度計劃進度。其中新洲小學、石廈學校小學部、機關二幼等3個項目已完成主體封頂,新沙小學已完成地基與基礎工程,正在加快推進主體結構施工。

2019年,福田區公辦幼兒園48所,佔比31%。今年,福田區教育局將多措並舉實現“到2020年公辦園在園兒童數佔比達到50%”的目標。目前,福田區教育局經與區相關部門、各街道辦聯合摸排踏勘,基本實現每個街道至少1所公辦園意向選址。

今年建成2家老年人託養中心

作為民生保障項目,居家社區養老頗受關注。該項目顯示,福田區將繼續擴大老年人託養中心建設規模,今年建成2家老年人託養中心,提高社區養老服務覆蓋面。積極打造區養老服務信息管理平臺,整合轄區養老服務信息,集成養老數據展示分析、養老機構管理、養老福利人臉識別核驗、長者食堂就餐結算等功能。

此外,試點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根據老年人能力評估結果,為轄區失能、困難、高齡老年人開展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或配備康復輔具、智慧化設備,增強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兩家工會大食堂選址園嶺街道、福田街道

福田區目前有職工百萬以上,存在著吃飯難、吃好飯難等問題,尤其是園區、樓宇集中的辦公區域,職工就餐成為大難題。為此,福田區總工會自2014年起,在各街道黨工委支持下,已建成13家工會大食堂。2020年,福田區總工會繼續深入開展工會大食堂建設,準備在職工較多、就餐困難的園區、樓宇建設2家工會大食堂,解決園區、樓宇職工就餐難問題,並由政府職能部門、企業、工會、社會共同監督食品安全,打造一個深受職工群眾歡迎的服務品牌。

第一季度,經過街道總工會前期的協商、實地調研和考察,目前已初步確定兩家工會大食堂的選址。其中,將在園嶺街道八卦二路建設一家工會大食堂,經營面積800多平方米,建成後以集中配送為主、提供堂食用餐以及配套優惠服務相結合運作新模式,可滿足轄區約3萬職工的用餐需求。同時,還將在福田街道聯合廣場建設一家工會大食堂,經營面積700多平方米,建成後以提供堂食用餐為主,可滿足日均接待500人用餐的需求,可解決福田街道聯合廣場樓宇片區及周邊樓宇部分職工用餐需求。

華強北博物館已復工,基礎硬件建設完成9成

中國電子第一街”的金字招牌是對華強北過往歷史的高度概括,30多年來,這裡誕生過50個億萬富翁和無數的百萬富豪。然而隨著大量電子廠商的倒閉和遷移,加上智能手機發展、電子商務衝擊、地鐵施工影響,曾經的“一櫃難求”出現不同程度的空鋪率。2018年,福田區兩會上就有政協委員建議應當建立 “中國電子第一街”博物館,留住創新文化根脈。

由福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牽頭負責的“文體設施大提升行動”中就涉及了華強北博物館。為使華強北博物館成為記錄華強北傳奇故事的載體,成為推廣華強北品牌的新平臺,成為街道社區的文化教育基地,成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宣傳城市精神的公共文化新地標,該職能局倒排工期,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目前,華強北博物館基礎硬件建設已經完成90%,內容製作完成70%,近期已經復工,正在加快收尾工程建設。

採寫:南都記者 張馨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