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高規格跨江“聯姻”蘇南三市,攪動長三角城市格局之變

4月7日至9日,由市委書記徐惠民、市長王暉帶隊,幾乎所有市領導參加的江蘇南通黨政代表團跨過長江,先後赴蘇州、無錫和常州等蘇南三市考察學習。

期間,南通還和蘇錫常三市分別簽署了融合發展協議,尤其在產業方面,試圖與蘇錫常實現深度協作,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今年以來,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曾在多個場合提出了南通發展要確立“三個全方位”(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思路,第一個便是“全方位融入蘇南”。

南通,這座傳統意義上的蘇中城市,何來的底氣來融入蘇南?

連訪蘇錫常,南通跨江“擁抱”蘇南

南通此次蘇南之行的第一站是蘇州。

南通高规格跨江“联姻”苏南三市,搅动长三角城市格局之变

據《蘇州日報》報道,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代表蘇州市委、市政府向南通市黨政代表團的到來表示歡迎,並表示,希望蘇州和南通能夠共同打造“跨江融合、協同並進的最佳組合”。

藍紹敏說,蘇州、南通都是江蘇對接上海的橋頭堡,蘇通跨江融合,將成為江蘇對接上海、長三角一體化探索的關鍵一環。

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則表示,江蘇省委明確提出加快省內全域一體化、推進蘇通跨江融合,蘇通合作進入了“風口期”,駛上了“快車道”。

他還列舉了南通先賢張謇與蘇州恩師翁同龢亦師亦友的情誼,並表示,已歷經百年的五山望虞樓,見證了這段兩地人文交流的佳話。

有些巧合的是,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是蘇州人,到南通工作之前,長期在蘇州工作。而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則是南通人,早年曾長期在南通工作。

這給兩地之間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拉近了距離。2008年,蘇通大橋通車後,時任南通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藍紹敏在接受《現代蘇州》雜誌採訪時,還曾熱情邀請蘇州市民到南通走一走,看一看。

這次率團到訪家鄉蘇州,徐惠民也代表南通在工作交流會上大打“親情牌”,“一踏上蘇州這片土地,我們就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南通和蘇州都緊鄰長三角龍頭城市上海。但和蘇州相比,南通與上海之間被長江天塹阻斷,經濟體量上目前還不到蘇州的一半。

澎湃新聞注意到,自3月以來,南通上下掀起了學習蘇州“三大法寶”之風。因此,蘇州堪稱當下的南通最為看重的標杆城市。

不過,既然是“全方位融入蘇南”,南通想走的“親戚”還不止於蘇州。

離開蘇州後,南通黨政代表團繼續向西。據《無錫日報》報道,4月9日,無錫市委書記黃欽向到訪的南通客人表示,只要兩地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實現“太湖明珠”與“江海明珠”的珠聯璧合。

徐惠民回應道,無錫是南通的老大哥,兩市同屬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祥地,又同處長三角核心區,可以說淵源很深、緣分很深、情誼很深。

隨後,南通黨政代表團來到常州。在常州考察時,徐惠民表示,南通和常州兩市一直以來都是志同道合的好兄弟、攜手並進的好夥伴。

儘管常州的經濟總量如今已不敵南通,但徐惠民表示,作為“蘇南模式”的發源地之一,常州在高起點、大手筆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等方面的做法,依然值得南通學習。

交通突破,再次激發跨江互動熱情

澎湃新聞注意到,歷史上,南通與蘇南之間的互動升級,往往與一系列交通建設的突破緊密相關。

如果說2008年蘇通大橋的通車,實現了蘇州和南通兩地從隔江相望到“跨江握手”,那麼即將通車的滬通跨江鐵路,將實現兩地的“緊緊相擁”。

據公開報道,連接上海和南通,途經蘇州的滬通鐵路年內就將通車。這將是繼2008年蘇通大橋通車後,南通和滬蘇兩地之間交通對接的又一重大突破。

此外,北沿江高鐵,以及連接南通和蘇州市中心、規劃時速達350公里的通蘇嘉甬鐵路,目前也正在加速推進中,力爭2020年內開工建設。

另據國家發改委日前發佈的長江過江通道規劃,南通和滬蘇之間未來將實現“八龍過江”。預計到2035年,或將有8條過江通道連接南北,而目前只有兩條。

南通也是江蘇省內除南京之外,規劃過江通道數量相對較多的城市,這給南通和蘇南實現跨江融合發展帶來了先決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南通已經不是被動追趕蘇南的那一個,而是擁有屬於自己的優勢。

換句話說,打算擠進“蘇南朋友圈”的南通,是帶著“見面禮”的。

比如,已被寫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南通新機場。規劃中,南通新機場未來將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蘇州的民用機場截至目前還是一個正在追逐的夢想。這就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在航空客運、貨運方面,南通對於蘇州的部分地區來說將是樞紐一樣的存在。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

還有被稱作“江蘇新出海口”的通州灣示範區。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蘇州和無錫考察時,徐惠民都提到了南通通州灣作為“江蘇新出海口”的獨特優勢,也算是亮出了屬於南通的獨特優勢。

他希望能與蘇州港、江陰港加強合作,用好南通“江出海、海進江”的江海聯運優勢,共同推進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建設。

目前,南通正以“大通州灣”思維,整合沿海港口,大力推進江蘇新出海口建設。言語中,徐惠民對通州灣未來能成為傲視江蘇沿江八市的樞紐型港口自信滿滿。

產業協同,南通和蘇南間重要的“共同語言”

當然,交通只是一個引子。路鋪好,還得靠人去走。

顯然,南通此次跨江之行的重點不止於“串串門”,更在於和蘇南三市尋找共同點,聊一些“共同語言”。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在蘇州、無錫還是常州,徐惠民在展望兩地合作發展時,首先提到的便是“產業協同”。

比如,在蘇州考察時提出,徐惠民希望深化兩地產業協同發展,加強基於產業鏈的深度合作,努力打造跨江融合發展的樣板區。

徐惠民在無錫考察時表示,無錫和南通同為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並稱贊無錫在物聯網等產業上做到了世界一流。同時他也不忘說道,南通也在加快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希望兩地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常州中天鋼鐵精品鋼項目目前已落戶南通。徐惠民在常州考察時表示,希望以中天項目為紐帶,推動形成雙向互動、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共同體。

他說,近年來,南通和常州兩市都樹立了大抓項目的鮮明導向,以大項目推動大發展。“可以說,兩市發展歷史、發展路徑、發展願景相近,一直以來都是志同道合的好兄弟、攜手並進的好夥伴。”徐惠民說。

儘管蘇南三市的發展路徑各具特色,但堅守實業的氣質無疑是相通的。在這一點上,南通尤其希望能夠和蘇南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當下的南通即將邁過GDP萬億門檻,經濟總量位居江蘇第四,這無疑給南通和蘇南融合發展帶來了底氣。但和蘇南相比,南通在重大項目、龍頭企業、園區建設等多個方面,都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因此,不滿於現狀,“做大總量、能快則快”,實現產業發展的快速突破,成為南通當下發展的鮮明導向。

分析人士認為,南通只有牢牢把握先進製造業這個定位,才能和上海及蘇南實現“錯位”融合發展,有效承接輻射,放大協同發展效應。如此一來,南通才能在長三角產業鏈和價值鏈中贏得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成為名副其實的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以及“上海離不開的南通”。也只有這樣,南通才能“更蘇南”。

攪動“蘇南蘇中蘇北”格局,南通砸下“第一錘”

一直以來,江蘇有著蘇南、蘇中和蘇北之分,同時在經濟上呈現“南強北弱”的態勢。因此,“蘇南”二字,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發達”劃上等號的。

在傳統意義上,南通和揚州、泰州一道,屬於蘇中板塊。目前從經濟總量上看,南通GDP目前位居江蘇省第四、僅次於蘇州、南京、無錫,已成為蘇中蘇北地區的領頭羊。

然而,南通並不滿足在蘇中板塊內與揚州、泰州等橫向比較。比如,南通跨江和蘇州兩市聯手,形成江蘇對接上海的“要衝”,這樣的戰略早已有之。

2008年,蘇通大橋剛剛通車,當時還是南通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藍紹敏,在接受《現代蘇州》雜誌採訪時曾指出,上海、蘇州和南通三座城市的關係,可以形象地描述為長三角內的“小金三角”,上海居首,蘇州和南通各為南北兩翼。藍紹敏認為,隨著跨江通道的建設和完善,“小金三角”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競合發展期。

而南通黨政代表團最近花三天時間,高規格到蘇南三市“走親戚”,並分別簽下跨江融合發展的戰略協議,再次讓人感受到其不滿於做“蘇中蘇北老大”的決心。

據公開報道,今年初舉行的南通市委全會上已經明確,南通要“跳出蘇中找對手”,“對標蘇南爭先進”,在跨江通道、產業發展、開放理念等方面“全方位融入蘇南”。

徐惠民也在市委全會上警示在場幹部,經濟總量即將過萬億,但不代表質量上臺階,要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營商環境等方面與萬億城市相匹配。

已有南通下轄的區縣板塊行動起來了,比如南通下轄的第一強縣海門。如果說在江蘇長江以北地區,南通是設區市中的領頭羊,那麼海門就是縣級市中的老大。

但是,如今的海門不打算要“老大”這個頭銜了。澎湃新聞注意到,日前,海門市委書記陳勇在《新華日報》刊文稱,海門需認真悟透蘇州“三大法寶”精髓,徹底摒棄“蘇中蘇北第一市”的榮譽感,而是以蘇南“小五子”的身份來重新審視定位,努力創造出與“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園區經驗”相媲美的“海門實踐”。

和小富即安的“小城思維”徹底說再見的同時,南通也在攪動著江蘇,乃至長三角區域經濟格局之變。

隨著南通的意識覺醒,以及戰略上的加持,傳統的“蘇中”板塊逐漸名存實亡。和上海之間快速通道的打通,使得南通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長三角北翼樞紐,從而在縱向上加速引領江蘇沿海城市,以及淮安等地的要素資源流動。

還有徐州,正在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喊出要“擺脫地級市思維,破除蘇北意識”。

江蘇長期以來“蘇南蘇中蘇北”的梯度區域經濟格局,或將真正迎來“破冰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