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關於傳媒業的幾點思考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確實讓人焦慮。傳媒業尤其是傳統的主流精英媒體更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問題,觀大勢,保持戰略定力。

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經過多年的供給側改革,經濟結構不斷轉型升級,市場規模與經濟活力已今非昔比。總體看,即便受到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但中國經濟依然有著巨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這是傳媒業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國內疫情控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隨著境外疫情的暴發,中國反而成為全球疫情的“諾亞方舟”,不僅為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創造了條件,也將為傳媒業儘快恢復正常運營創造條件。截至3月25日,全國採購經理調查企業中,大中型企業復工率為96.6%,較2月25日調查結果上升17.7個百分點,生產生活秩序恢復中。

更重要的是,通過歷次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現,凡是在危機中主動作為的媒體,不僅沒有受到衝擊,反而能逆勢而上。專業媒體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深入疫情一線挖掘深度的、專業的、與受眾高度共情的內容,到達率、影響力大增。

事實證明,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方法,必然決定不同的結果。所以說,危機當前,信心是傳媒業繼續發展的精神之鈣。


早該擁抱新技術了

但光有信心還不夠,還得有些硬通貨來補充底氣。

新技術的應用與否成為新舊媒體最鮮明的分水嶺。

麥克盧漢說:“媒介即訊息。”其根本意思是,對於社會來說,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媒體所傳播的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樣的變革對社會的影響更加清晰可見。作為傳統的主流媒體,與其操心疫情帶來的衝擊,不如趁機反思一下自己離最新的傳媒技術應用有多遠。

由於許多傳統媒體缺乏選擇適合融合發展的技術的能力,多年來在新的傳播技術面前無所適從而錯失良機,使得傳媒結構早在疫情前幾年就已經進行重大調整,傳媒的更新迭代速度也越來越快。這是傳媒技術發展的必然。

但是,好在技術並不存在使用上的天然壁壘,本質上就是一個見識與能力問題。只要你果斷擁抱新技術,完成自己轉型升級的縱身一躍,未來也許徹底不一樣。

剛剛過去的3月,中央提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涵更加豐富,涵蓋範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客觀上為傳媒行業的技術應用與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支持,至於能不能用好並儘快產生效益,那就只能各看各的本事了。


學會打造命運共同體

數字化時代與工業化時代最鮮明的對比,就是市場主體的戰略空間已經發生了認知邏輯上的根本變化。

在上世紀末的工業化時代末期,媒體只需要擁有比較優勢,能滿足受眾需求即可。比如哪家報紙的發行量大,經營效益就好。而現在則必須一切從用戶角度出發,去從創造用戶需求中尋找空間,市場主體由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


疫情下,關於傳媒業的幾點思考

傳統媒體是否也適用於共生邏輯?答案是肯定的。共享、跨界、眾籌等方式,都是基於共生的思維。新的經營形勢下,傳統媒體一定要善於整合稀缺傳播資源,打造命運共同體。

無論是戰略合作還是眾籌,通過命運共同體的打造,其根本目的還在於達到四個層⾯的提升:一是可以基於IP價值與受眾覆蓋率等方面的互補性大大加強雙方內容產品的到達率和影響率;二是經營上可由過去多限於服務客戶的傳播上升到可以服務客戶的企業戰略;三是由過於單純的資源販售上升到可以為客戶進⾏更多的品牌價值的賦能;四是由過去多提供點狀的服務上升到可以為客戶提供系統性的服務,即陪伴客戶共同成長。

這樣,在堅持採編經營兩分開的前提下,媒體與媒體,媒體與企業就基於其強大的互補性成為完全的利益共同體,遠比媒體作為一方或者乙方單打獨鬥要輕鬆得多。


運營品牌依然大有可為

通常情況下,媒體習慣於為企業去打造與推廣品牌,但很少注重自身品牌的專業化運營。可口可樂等之所以成為名牌,是因為品牌本身已經成為巨大的無形資產,即便有一天所有的固定資產全部消失,也能基於品牌的無形價值迅速捲土重來。這就是品牌運營的價值。

近年來,隨著媒體競爭的加劇,媒體的品牌意識有所提升,開始積極參與一些品牌專業性評價,但也多停留在粗淺的傳播上。一些媒體熱衷於參與一些論壇會議獲取獎項,用於形象宣傳。許多媒體也曾依託品牌進行過多元化的有益探索,如各種電視購物等。

在後疫情時代,運營品牌於媒體的重要意義需要進一步發揮。

所謂運營品牌,是指媒體能跳出具體的業務範疇,充分藉助多年積累的知名度與公信力,以媒體IP為載體,進行資源的整合、跨界延伸及資本運作。


讓智庫站上前臺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碎片化、強互動、視頻化的社交媒體快速崛起,傳統媒體在短平快的信息傳播領域優勢不再,在此背景下,傳統媒體需要揚長避短。怎麼辦?讓智庫站上前臺也許更能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信息蒐集分析是媒體的基本功能。媒體特別是傳統的主流媒體瞭解基層、貼近實踐,自備傳播平臺,不僅具有傳播經驗,還具有強大的資源鏈接和整合能力,可以有效地凝聚起各類資源,形成智慧產品,為企業、政府與社會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媒體運用智庫力量,可以有效推動媒體由單純的信息傳播向思想挖掘、戰略研判、方案供給、價值傳遞延伸,提升新的服務能力,增創新的服務價值,也為媒體自身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巨大的空間。

其實早在2018年3月,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專門印發了《關於加快新聞出版行業智庫建設的指導意見》,鼓勵主流新聞出版單位建設媒體型智庫。這既是對主流媒體已有探索的充分肯定,也為主流媒體開展智庫建設提供了政策指引。但通過近兩年的媒體實踐看,媒體智庫建設尚未形成聲勢,還遠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功用。

用戶思維!用戶思維!!用戶思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次疫情捲起一次又一次的輿情海嘯,但看來看去,能下意識讓主流媒體反省的,還是如何更貼近受眾,多一些用戶思維。

這與心理學上的“神入”概念很類似。簡單來說,就是媒體需要從自己熟悉的思維體驗模式中跳出來,培養一種開放的、想象的思維,進入受訪者或受眾等其他角色,像他們那樣思想、表達、行動,從而體會他人的內心。

我們當然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那種超越基本事實一味炫酷的標題黨,但如何讓我們的內容與文字更富人情味,以講故事的方式去貼近受眾,這在當下非常重要。在人人可以發聲的自媒體時代,就看誰能為受眾提供閱讀的走心感。

對受眾多一份深情,自然就會多一份責任。有了責任,才能不斷去苦練內功,深入產品、渠道、服務各個角度去想方設法地琢磨花樣,去了解受眾的感受,進而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產品,不斷增加受眾互動的體驗感、體驗的成就感、消費的獲得感。對受眾有深情才能推動自身深入的變革,無論內容、方式還是手段,或許真需要傷筋動骨,但換來的絕對是受眾對你的深深眷念與習慣性依賴。

但也不必對直播平臺的爆發、帶貨過於焦慮,當抖音、快手們將媒體內容生態的競爭從圖文拖拽進視頻賽道後,高水準的把關能力與高質量的內容反而可能成為傳統主流媒體後發制人的優勢。加上疫情帶給媒體的也不全是負面,“宅經濟”大大催熱了線上市場,用戶“宅”在家中使得線上消費發生井噴,長視頻出現增長,影視點播業務高漲,遊戲、文學、漫畫的用戶覆蓋度明顯提升。這樣來看,疫期或許反而是一個讓傳統主流媒體將原來的受眾儘快轉化成自己的私域流量的契機。


發動你的員工

要想幹成事,關鍵還靠人。

困難時刻,一定要相信並尊重員工的首創精神,一方面可以劃小考核單元,改條塊化粗放型管理為精細化管理,將工作抓到細處實處,開源節流,堅持底線思維。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媒體內部大興“創客”之風,不但要給員工鬆綁,而且要鼓勵員工發揮聰明才智,內部創業,共渡難關

“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疫情,將是傳媒業一場不可避免的生死淘汰,是時候解放傳統媒體的生產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