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王”的鄉村振興夢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行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專家。”蕭縣劉套鎮的“桃王”劉光戰就是這樣一位用心種桃的桃專家。

從2000年開始,劉光戰從事桃苗引進、實驗、示範、生產、推廣與指導,桃樹基地從自家的7畝地發展到流轉土地20畝、100畝、1000畝,到如今的2300畝,年銷售優質桃樹苗4000萬株,在全國桃樹苗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成為遠近聞名的“桃王”。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位於黃河故道邊上的蕭縣劉套鎮,路兩邊目之所及都是黝黑的桃樹,在深冬裡落光了葉子,露出枝幹本來的樣子。光戰桃樹研究所就在這滿眼桃林邊上,劉光戰正忙著組織員工打包裝車,將桃苗發往外地。“這一批貨是發往重慶的,忙完了去看看咱們的桃子。”劉光戰招呼著大家。

最大的單果超過一公斤,最小的只有二兩,圓的蜜桃、扁的蟠桃,黃色的桃、紅色的桃……在劉光戰的展示櫃裡,各色的桃子讓人應接不睱。“現在的市場要求產品多樣化和差異化,我們和農業科研院所合作培育新品種,近年來推出了八大系列的91個桃樹新品種,桃子從外形、口感、採摘期都各有不同,銷售形勢一直很好,桃苗賣到了全國各地。”

“桃王”對桃情有獨鍾,“我就喜歡桃,一輩子就想做好這一件事。”說起與桃的緣分,劉光戰打趣地說道,“我給孩子起名叫‘桃園’,這輩子離不開桃了。”

與桃結緣的劉光戰,目光並不止眼前這一片桃園。他說:“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靠什麼,關鍵要有產業,要實現一二三產融合,做長農業產業鏈。”劉光戰在做好桃樹育苗的基礎上,利用桃木資源,引進設備,建設了桃木飾品加工廠;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原料,合作生產桃罐頭、桃酒、桃醋;建設電商工作站,將系列桃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賣到全國各地。今年,劉光戰又準備在皇藏峪景區周邊建設桃文化基地,將桃文化科普、休閒觀光、餐飲服務融為一體,做大桃產業,實現“桃王”的鄉村振興夢。本報記者 張化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