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哪吒》不只是電影

對不起,《哪吒》不只是電影

截至8月1日,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達到12億元,超過《大聖歸來》在2015年創下的9.56億元紀錄,成為國產動畫電影新票房冠軍。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這個畫著煙燻妝,有著鯊魚牙、塌鼻子、鍋蓋劉海,像個“熊孩子”的小孩,就是電影的主角——哪吒。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哪吒:對,就是我)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哪吒》改編自《封神演義》,關於哪吒的動畫電影《哪吒鬧海》和動畫片《哪吒傳奇》,承載了幾代人的童年回憶。而今年夏天的這部影片不同於我們以前看到的故事,小哪吒打破以往傳統形象,變成了一個“魔童”。

父親李靖的形象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不惜捨棄自己的情面,幫助哪吒得到世人認可,甚至毫不猶豫地選擇用自己的命來替兒子受死。

父母對哪吒的教育方式,更貼近當代的教育觀。

所以,對不起,對我來說!這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一部教育片!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打破偏見 | 我命由我不由天

偏見是什麼,是人心之間的溝渠,隔著距離,也能把人心砸出血來。

電影裡小哪吒是帶著偏見出身的,

從出生的那天開始,他就背下了天神的詛咒,被視為魔孩。

全陳塘村的人都看到了魔孩的出世,他沒有身軀,只有一個奇形怪狀的腦袋,齜牙咧嘴,所有人都害怕極了。

關鍵是這個魔孩還力量驚人,當場就能摧毀房屋,破壞力極大!

這樣的孩子,村民又怎會容得下呢?

在出生的那個夜晚,所有村民跪下來請求李靖,一定要殺了這個妖孽。

在李靖和夫人的力保下,孩子的命終究是保下來了,代價是不得離開家門半步。

但是村民們還是沒有放過這個孩子,他們視他為妖怪,不許自己的孩子靠近魔孩哪吒,所有人看見他第一反應就是躲得遠遠的。

最戲劇的一幕是,明明哪吒救下了被妖怪吞走的小女孩,而女孩的哥哥和家人居然帶了全村人舉起棍棒和鋤頭要置他於死地!

出生不由命,明明什麼都沒有做錯,還要背下全村人的唾棄,這樣的侮辱,又有幾個人能承受下來。

其實現實生活裡,很多孩子也揹負這樣的“偏見”:

你就是個豬腦子!


就你這樣,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


長得這麼醜,學習再好也沒用!


單親家庭的孩子啊,難怪這麼敏感!…..

這些言語像刀子一樣狠狠地刺進了每個孩子幼小的心靈。

小哪吒只要聽到別人叫他是妖怪,就憤怒不已,破壞力驚人。

但是哪吒有力量去反抗,更多的孩子只是在偏見中枯萎和窒息。

直到最後哪吒才終於跳出了偏見,明白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他在以德報怨中成就了自己,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了全村人。

打破人們的偏見很難,因為嘴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沒辦法控制別人。

但是我們有力量決定自己要做怎樣的人。

只要我們堅定心中的信念,堅定不移地實現自己,最終所有的偏見也都煙消雲散。

對於那些不夠強大的人,只有當你努力到足夠強大,別人怎麼看才不會那麼重要。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是給所有人的,願與大家共勉!而作為父母,這部電影還有很多內容直擊傳統教育的弊端並用新觀念賦予了李靖夫婦,給我們帶來深思。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敖丙的父親龍王對他說:“我們龍族的命運就靠你了!”龍王將龍族的命運寄託給自己的兒子,讓兒子去實現自己的願望。作為父母,你是否也經常對孩子說“孩子,你是咱們家的希望”?別忘了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人生,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儘管很多父母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孩子有自己要走的路。我們父母給孩子規劃的不一定適合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是不可取的。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哪吒躺在床上,沮喪地哼哼:“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這樣的哪吒就像叛逆期的青少年,心口不一,想要被人認可,卻又會沮喪地放任自己。

這時候,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很重要,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正面影響。青春期是孩子發展過程中一個轉折點,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波動起伏較大,父母的教導不可硬碰硬,要給予孩子更多包容,將眼光和注意力集中於孩子的長處和優勢上,你或許會驚喜地發現,他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不管哪吒怎麼被村民們懼怕,排擠,哪吒的父母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村民都誤以為哪吒抓了小女孩的時候,哪吒的父親李靖也相信他是救了落入妖怪之手的小女孩。

有時候孩子犯了錯,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批判,以自己作為大人的眼界去理解孩子的錯誤。大人眼裡的錯誤,在孩子那裡往往都有正當的理由。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開導他,肯定他,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與信任。只有這樣,父母的正向引導才能得到孩子的接納。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信任是相互的,如果連最親近的父母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又如何能讓孩子信服父母的教育呢?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哪吒是個口是心非的小孩,明明希望母親多陪伴自己,卻倔強地說自己不需要;滿嘴不在乎父母給自己的生辰宴,其實心裡高興的要命。

孩子的生活中有很多口是心非,作為父母,你是否也發現過自己孩子的口是心非呢?你也不必戳破,找個合適的臺階給他們下即可。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哪吒在所剩不多的時間裡,父母為了他能更好地享受剩下的時光,便騙他說:“你是靈珠轉世,不是妖怪,不是魔童。”

善意的謊言有助於激發孩子的信心,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越挫越勇,不必讓孩子過早認識到現實的殘酷,善意的謊言只不過是換了種方式激勵孩子前進。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村民們都給哪吒貼上妖怪、魔童的標籤,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小朋友們也都不跟哪吒玩,故意疏遠,欺負他。於是他便開始成為人們所認為的那個樣子,大搞破壞。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輕易給孩子貼上了負面的標籤,讓孩子真的變成了那個樣子呢?又有多少孩子受父母的影響,習慣對他人進行言語的貶低呢?

父母要記住,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扣上不好的帽子,也要教導孩子不隨意給別人貼標籤,不輕易對他人有成見。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哪吒的父親李靖對他說:“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哪吒也謹記父親的話:“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父母應該讓孩子體驗更多的責任與擔當,放手讓他們去做一些看起來可能力所不能及的事。告訴孩子:父母不能總在身後為你遮風擋雨,父母也不能為你解決所有的苦惱與煩悶,父母只是你成長路上的助推器,至於結果如何都取決於你自己。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母親殷夫人一直忙於斬妖除魔,沒有時間陪伴哪吒。哪吒也習慣了這樣忙碌的母親,當殷夫人說要陪哪吒玩的時候,哪吒真的從心底感到開心。

哪吒在最後要遭受天劫時對父親說:

“最遺憾的是我還沒和你一起踢過毽子。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父母們,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了?是否因為忙於工作,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多父母都會遺憾錯過了太多可以陪伴孩子的時光。既然如此,不如用行動減少遺憾,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珍惜在一起相伴的美好時光。未來很難預料,分別總是來得既快又遠,也許是地理上的分離,又或是陰陽相隔。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沒有一個“熊孩子”是天生的,只要父母給予正確的教育、引導和陪伴,在孩子心中種下愛的種子,每個孩子都能開出向善之花。

本文部分圖文來源自教育、繪樹本教育等媒體,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公眾號作者!

对不起,《哪吒》不只是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