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请倾听父母表达,温馨陪伴家人丨卢巴克什那


朋友,请倾听父母表达,温馨陪伴家人丨卢巴克什那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来自父母单一的方面,如果你只是聚焦到父母的问题行为,而忽略了要主动改善彼此互动的关系,就可能很难走出困境。

父母年纪愈老,就会愈抗拒改变,因为你所期待的父母的改变,有可能是会摧毁他们终生的自我防卫机制,所以在你的眼中,他们才会格外地顽强。

几乎所有难以相处的年老父母,在他们迈向晚年的期间,都会面对难以承受的失落,包括:失去青春、失去老友、失去健康,甚至失去伴侣。所有的失落之间,都有连锁效应。


朋友,请倾听父母表达,温馨陪伴家人丨卢巴克什那


学习倾听鼓励表达情绪

当你的父母长期处于这些失落的状态,而懂得回头修正你的态度,就有机会改变彼此的关系。你所能够做的是:留意自己的言行,避免踩到地雷。并且在父母愿意的范围之内,尽力协助他们,在晚年总结此生的遗憾,平和地接受一切过去的失落。

与其为了年老的父母唠叨不休而苦恼,或为了他们的沉默寡言而感到担心,不如学习主动如何去倾听父母,鼓励他们把情绪表达出来。

你可以藉由陪伴父母追忆过往、或者找其他人为父母提供更多的慰藉,引导他们走出哀痛的同时,你更需要学习的好好照顾自己。

根据美国高龄照护组织「暮光服务网」的统计,因为父母难以相处,而感觉到焦虑的成年子女,比例超过50%。即使许多成年子女,其实很早就离家独立生活,和父母保持距离,但是面对父母年老体衰,几乎每个人都不得不重新回头,面对这一段关系!

近年来,社会流传一则,令人感慨良多的玩笑话:「我们是为孝养父母的最后一代;也是不会被子女孝养的第一代。」让我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还带着一点感伤。因为它不只是一句玩笑话,而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事实。

有时候我们的害怕、恐惧与愤怒,都只是根源一种潜意识:我们也害怕失去父母,甚至担心自己,步上他们的后尘?也许父母很难改变,但是你可以选择一条和他们不同的路。

甚至有一天,当令你受尽煎熬的父母,告别人世之后,你以为所有痛苦都在这里解脱,但这往往只是一个更大的遗憾的开始。不过,即便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有成长与自由的机会,同时也避免让自己,在年老之后,成为一个难相处的人。


朋友,请倾听父母表达,温馨陪伴家人丨卢巴克什那


自身觉察把握改变机会

你可以回头检视自己跟父母的互动,甚至发现自己身上也有父母难相处的影子。当你有所觉察,这就是改变的机会。

年老的父母分为6种类型。分别是:

1. 依赖型的父母:这类型的父母难以忍受独处,希望子女随传随到。当你必须跟他分开的时候,他就会立刻表现出身体的不舒服。

碰到这类型的父母,你必须要学习设定底线。让父母知道,在哪个程度之上,你很乐意成为他们的依赖;哪一些事情,你无法办到。因为你必须要拥有自己的空间,双方才能共处。

2. 泼冷水型的父母:他们的行为特质是,对别人极度挑剔,却没有办法承受别人的责难。不但不讲理,而且总要别人让步。

你最好的应对之道是:避免做出容易引起父母负面反应的事情,选择让彼此都开心且乐在其中的活动。同时你也要小心,不要自己的性格变得负面,因为那几乎是有传染性的。

3. 自恋型的父母:这种父母的自我形象扭曲。一方面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另外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通常只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看事情,从来不在乎会对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碰到这样的父母,你只能尽力停止你和他之间的意气之争,避免会让彼此产生冲突。

4. 控制型父母:这类父母具有被动攻击的人格,如果父母想要控制止,而子女的反应不如他们的预期,他们就会开始生气。

面对这样的父母,你必须要知道: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比你更痛苦。这时候你要特别的小心,你很容易也成为控制狂,回头想让父母一切都听你的。

5. 自毁型的父母:他们可能有过一些成瘾的问题、或是饮食失调的问题,甚至有某种强迫性的举止。如果情况更严重的父母,还可能会有自杀的倾向。

面对这一类型的父母,你需要专家的协助。你可以请教有经验的老年照护社工师之类的专家,甚至考虑将父母送到精神科的日间照护中心。

6. 恐惧型的父母:这一类型父母常杞人忧天。他们会一直担心、容易恐慌、有睡眠障碍,一天到晚都感觉到身体不舒服适,而其中有一些身体的状况是真的;而有些状况只是他们的想像而已。

和这一类型的父母相处,你必须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设法了解他的恐惧人格形成的背景,因此而放下和他们对抗的想法,并且开始同情你的父母,割舍自己对于父母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朋友,请倾听父母表达,温馨陪伴家人丨卢巴克什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