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哭,因為沒人哄

如果讓千年前的詩人給“最喜愛的景色”排個名,除了淡然閒適的田園風光,這個地方的景色一定能入選前三,那就是大漠。


我不敢哭,因為沒人哄



初到塞上的王維就寫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李賀也說:“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文人墨客總是把大漠和自己心中無法實現的家國夢聯繫在一起。

很多人驚歎大漠是奇景,是大自然的創造。

殊不知,在大漠生活本身就是一種煎熬。

但有一種生物,專為大漠而生。

西風下的胡楊,就把自己頑強的一生活成了大漠中的神話。

正如潘岳在散文《西風胡楊》裡說的那樣:

胡楊,是我平生所見最悲壯的樹。胡楊生下來一千年不死,死了後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這不是神話。


這是大自然的奇蹟,也是生命的力量。


生命的最宏大的意義是什麼?

胡楊告訴我們:

生長在一個艱苦的環境裡,要想活下去,除了努力適應環境,別無選擇。生命堅韌,所向披靡。即便枯萎,精神也要不朽。哪怕倒下,也要堅守,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要物盡其用,燃燒自己。


就像電影《綠皮書》裡所說:“不管做什麼都要傾盡全力。工作就工作,笑就大笑。吃東西時,就當是吃最後一頓。”

即使生活壓力再大,也要傾其所有、全力以赴、樂觀面對、淡然處之、珍惜現在。

4月21日,四川米易縣,27歲母親帶著自己的3名孩子,跳河溺亡的悲劇引發無數網友嘆息。

究其原因竟是死者3名孩子生前體弱多病,常前往醫院治療,生活壓力巨大,讓當事人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四條生命轉瞬即逝,三個孩子還沒有經歷人生就因為母親的一念之差,瞬間消逝,真是悲痛至極。

著名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給兒子們的信中說:

“孩子,世界如高山,父母在山頂,註定你不會生活在山腳,父母的位置決定孩子的起點。但窮富,成敗沒有世襲,我奮鬥我成功才是真理。起點影響結果,但不會決定結果。能力、態度、性格、抱負、經驗和運氣才是人生事業的重要推手。人生之戰,人人有求勝意志,只有做好準備的人才會贏!”


一個人生命裡堅韌的那股子勁,並不是因為出身才產生,也不是因為生活必須靠千難萬阻的苦痛經歷才能練就,而是在數不盡生活的壓力裡,逐步經歷才有的奇蹟。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凡裡。

杜伽爾:“生活是一種綿延不絕的渴望,渴望不斷上升,變得更偉大而高貴。”

只是面對挫折的態度,決定了大多數人不同的未來而已。


我不敢哭,因為沒人哄



餘秋雨曾經這樣讚美胡楊:


“胡楊樹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在缺水的大漠中頑強的生長,奉獻出一片綠色,在昏黃的大漠中給人希望。在遇到一些曲折時,我常常會想起胡楊樹。”


現實中考驗常在,遺憾長存。

但不管面對什麼,人最應該做的都應該是好好安排當下的生活,讓每一刻都具備意義。

諾貝爾獎獲得者門羅說:“原諒生活,你才能無拘無束的行走這個世界。”

門羅不是一個幸運的姑娘,整個童年都是在加拿大一個充斥著走私犯、妓女和流浪漢的貧民區裡度過。

儘管從小有著講故事的天賦和廣泛的閱讀的興趣,但因為父親生意失敗,門羅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想要的培養和重視。

而是被要求學習家庭婦女必備的技能,做飯和編織。

夢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門羅的內心承受了巨大的不幸。

等到她像所有女人一樣結婚生子,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日復一日的操勞和瑣碎,更是讓她變的消沉。

但生活在經歷,門羅也在蛻變。

在給孩子們洗衣服的洗衣機上,在安頓好孩子們睡午覺的縫隙裡,在煮一鍋飯的等待裡。

門羅把一切瑣碎的經歷,用一支筆轉變成了一個一個,以她的生活為底色的故事。

十五年的光陰,慢慢走過。

37歲時,門羅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快樂影子之舞》。

隨著聲名鵲起,門羅家樓下不常打開的櫥櫃裡,沉睡的6本處女作也開始面世,並最終將這個浸潤在平凡生活的家庭婦女,送到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上。

我們渴望成功,渴望成就,門羅的故事卻告訴你,生活的經歷就是全部的價值。

人一生要學會的不是抱怨,不是悵惘,而是自己拯救自己。

生活沒有特別的幸運,有的只是你如何將考驗化解成經歷,並最終成為真正的自己的過程。

《西風胡楊》的結尾中有這樣一句話:

然而我堅信:胡楊還在,胡楊的精神還在,生命還在,蒼天還在,蒼天的眼睛還在。那些傷者將被療治,那些死者將被祭奠,那些來者將被激勵。


風沙不朽,胡楊精神不止。

生活究竟給人多少絕望,無法細數,因為它分分秒秒都在製造障礙。

人生有多少無奈,生活就能有多少折挫。

但生命的偉大就是選擇和麵對,並由此創造奇蹟的過程。


我不敢哭,因為沒人哄



最近,《人生海海》大火。

沉澱八年,麥家歸來。暫別了我們熟悉的諜戰題材,麥家用平靜的筆觸為我們記述了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

人生如海,有陰冷暴虐的水域,也有輕柔溫暖的洋流。

麥家說:“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與人性的密碼。

麥家告訴我們,生命的過程就是經歷種種的無奈、消磨、笑柄與罪過之後,依舊報以希冀。

“生活摧殘了一個人,但也讓他穿越了生死恐懼和世態炎涼, 變得大徹大悟, 笑傲江湖。 ”


吉林衛視《好久不見》曾經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

王甲原本是東北師範大學視覺藝術學院的高材生,這個青年身材高挑,容顏俊美,成績優異,有著大好的前途。

然而在他學成畢業,事業人生剛剛起步的時候,卻得了漸凍人症(ALS)。

這種疾病的殘酷是患者的感覺神經並未受到損傷,依然保有智力、記憶力、感知能力。

病人不但要承受身體病變,帶來的種種生活限制,還要清醒地看著自己的肌肉萎縮、無力,直至癱瘓的全過程。

面對著絕望的命運,王甲沒掉一滴眼淚。

病情迅速蔓延,從行走困難,到拿筷子艱難,從能自己出門購物,到只剩一雙眼珠能活動,悲劇的推進在王甲身上展開,只用了一年多。

沒有時間傷痛,王甲就投入到了和疾病殊死爭奪的賽跑中。

從接到病情診斷書的那一刻起,王甲就快速投入到了對症疾病的認識中去,並用自己的智慧設計了一套可以通過眼睛感應進行軟件製作的程序,完成了生命的奇蹟。

儘管失去全部,只剩眼睛能夠活動。

王甲卻靠著驚人的毅力,完成了數不清的平面設計圖樣,向世界表達著自己強烈的生命渴望。

王甲先後多項研究獲獎,儘管自己生活艱難,卻都無私捐給了社會。

他用眼睛寫下了下面的句子:

“我不作一個懦夫,我試著與別人交流,哪怕你不懂沒關係,我有智慧,還有炙熱的眼神,有一天你會明白……”


泥沙俱下,沒有人活的容易,每個人生活的背後都唏噓。

有多少折磨,就有多少淚水,就有多少咬牙堅持,默默前行。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一書中說:

你的臉上雲淡風輕,誰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緊。你走路帶著風,誰也不知道你膝蓋上仍有曾摔傷的淤青。你笑得沒心沒肺,沒人知道你哭起來只能無聲落淚。


有時候,整天滿臉掛著笑容並不就是堅強。

相反,崩潰過後,能重振旗鼓的動力才真正來自於生命的韌勁。

生命中,沒有誰活得容易。

但是我們看清生活真相,卻不能放棄,而是要像胡楊一樣熱愛生活,活成豐碑。


我不敢哭,因為沒人哄



就像羅曼·羅蘭所說的: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們不埋怨誰,不嘲笑誰,也不羨慕誰。

只願,能在陽光中學會燦爛,在風雨中堅持奔跑。

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用自己最大的能力,活成能夠把握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