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四大輔臣中,猖狂的鰲拜被投獄致死,只有一人善終

順治帝死後,傳位於年僅8歲的玄燁,即康熙帝。鑑於親王多爾袞攝政專權,影響皇帝的統治,順治帝立下遺詔,為年幼的康熙帝指定四位重臣作為輔政大臣,他們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輔政大臣在朝中都是位高權重,威望很高,為大清開國立下赫赫戰功。

康熙的四大輔臣中,猖狂的鰲拜被投獄致死,只有一人善終

索尼是四大輔臣之首,之後排序是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索尼是滿洲正黃旗人,清朝開國功臣之一,一等公爵,他年紀最大且資歷最老,早年跟隨努爾哈赤,之後歷經皇太極、順治帝。當年敢於與多爾袞對抗,深得順治帝器重。現在輔助康熙帝,忠心耿耿,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正是索尼的孫女。

蘇克薩哈是滿洲正白旗人,歷官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順治帝時告發多爾袞圖謀不軌有功。

遏必隆是滿洲鑲黃旗人,開國五大臣之一額亦都第十六子,其母為和碩公主,官至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康熙帝也娶了遏必隆的孫女當皇貴妃。

鰲拜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在現代影視劇中經常出現。鰲拜是滿洲鑲黃旗人,為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清朝三代元勳。早年為滿清開疆拓土,在皮島之戰、松錦會戰,以及入關後消滅農民軍的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官至升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他同樣是敢於與多爾袞對抗,深得順治帝器重。

康熙的四大輔臣中,猖狂的鰲拜被投獄致死,只有一人善終

順治帝本想四位輔政大臣團結一致,忠心輔助幼主,讓康熙帝能順利過渡到親政。其實四人互相猜忌攻訐,鬥爭不斷,主要是有霸道的鰲拜存在。鰲拜雖然是排在四大輔臣的末尾,但為人專橫霸道,飛揚跋扈,仗著自己資歷老,軍功高,氣勢凌人,日益驕縱,大家對他越來越忌憚,鰲拜開始走上專權的道路。索尼雖然是老大,但年老多病,自己老命都難保住,總是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索尼已經壓不住越來越強勢的鰲拜,對其無可奈何。遏必隆比較平庸,為人圓滑,常常依附於鰲拜。蘇克薩哈原本是跟隨多爾袞的,後來因告發多爾袞有功而受到重用,正因為蘇哈薩哈有此出身,而且索尼和鰲拜當年和多爾袞是有仇的,所以蘇克薩哈被其他幾位輔政大臣看不起和孤立。鰲拜與蘇克薩哈雖是姻親,但兩人勢同水火,早有矛盾,常因政見不合在朝堂上爭吵,蘇克薩哈一直想找機會彈劾鰲拜。鰲拜功高震主,權傾朝野,威脅到康熙帝的統治,不剷除他,大清不穩。

康熙的四大輔臣中,猖狂的鰲拜被投獄致死,只有一人善終

索尼忠於康熙帝,在臨死時為康熙帝爭取親政的機會。在康熙帝14時,索尼帶頭上奏請求康熙帝效仿先帝順治14歲親政的先例,開始親政。康熙帝自知現在自己的勢力不能對抗鰲拜,所以沒有馬上答應,挽留四位輔臣不要退休那麼快,再幹多幾年。同年6月,索尼病逝,在孝莊太后的安排下,康熙帝正式親政。康熙帝得到鍛鍊,處理政務能力提高,但鰲拜依然經常都不聽康熙帝的命令,還經常回府中召集大臣議事,朝中很多事情都要鰲拜來決策。

蘇克薩哈感覺自己鬥不過鰲拜了,開始隱退保護自己,他向康熙帝請辭輔政大臣的職務,去為順治帝守陵。康熙帝覺得自己長大能親政了,不再需要輔政大臣了,想趁著蘇克薩哈這次請辭,順便讓其他的輔政大臣都光榮退休。鰲拜聽聞此事,自己身壯力健,怎能那麼快退休,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他迅速網羅蘇克薩哈的罪名總共二十四條,要將他凌遲處死。康熙帝知道鰲拜這次要徹底剷除蘇克薩哈,所以想保住蘇哈薩哈,但鰲拜咄咄逼人,在朝堂叫囂蘇哈薩哈罪該萬死,不顧康熙反對,矯旨殺了蘇克薩哈。康熙帝被嚇得只能忍氣吞聲,再也不敢提輔政大臣退休的事情了。蘇克薩哈這招以退為進導致自己慘死。

康熙帝與鰲拜的矛盾升級,鰲拜已成為康熙帝必須拔除的眼中釘。鰲拜的黨羽遍佈朝廷內外,康熙帝只能秘密籌劃。康熙帝挑選一批年少的親貴子弟入宮,整日練習摔跤,鰲拜對此不以為然,以為康熙帝這是終日嬉戲,不理朝政,不由心中暗喜。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先將鰲拜的親信派往各地,離開京城,然後他召鰲拜入宮覲見。鰲拜經常自由進出皇宮,習以為常,沒有一點防備就來了。康熙帝已提前做好佈局,安排練習摔跤的少年們擒拿鰲拜。鰲拜一進宮,康熙帝下達命令,少年們蜂擁而上,鰲拜不知道怎麼回事,驚慌失措,只能束手就擒。康熙命議政王大臣等審訊鰲拜,經審訊,鰲拜竟有30條罪狀,應該被革職處死。康熙帝念在他是開國功臣,資歷老,立下不少功勞,而且沒有篡位行為,所以沒有處死他,將他囚禁。不久,鰲拜在監獄中死去。

康熙的四大輔臣中,猖狂的鰲拜被投獄致死,只有一人善終

鰲拜已死,失去靠山的遏必隆也遭清算。康親王傑書以十二項罪名彈劾遏必隆,康熙帝將他削職奪爵,下獄論死。後來康熙帝念其是顧命大臣,又是功勳之後,免其死罪,恢復其爵位和職位。遏必隆重病,康熙帝親臨府邸慰問,同年遏必隆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