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電影《春光乍洩》是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和梁朝偉和張震主演,1997年5月30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如今豆瓣8.9分,覺得凡是哥哥主演的影片都是精品,他的一抬手,一蹙眉都會讓劇中人物變得靈動,能夠恰如其分地拿捏好人物的內心思想的變化。

導演王家衛的一貫電影風格就是故意弱化故事情節,用一些支離破碎的鏡頭,曖昧的色調展現出人最深處的內心感受,挖掘出一些人性中的東西。一個天才的演員和一個天才的導演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春光乍洩》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火花。

影片講述了黎耀輝和何寶榮兩個男人之間的戀情,阿榮買了一盞燈,兩人被燈裡的南美洲大瀑布所吸引,於是決定親自前往南美洲,中途因迷路而滯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後兩人因為一系列矛盾分分合合的故事。

影片中講述的是一個落入俗套的愛情故事,可是背後卻有著深邃的內涵和深刻思想主題,影片用了一個環狀的敘事結構,但同時又不按常理出牌,故意打亂空間和時間敘事順序,加上王家衛電影中讓人慾罷不能的色彩美學,以及一系列的攝影技巧,向我們展示了兩個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和彷徨,從而展現了影片的深刻內涵。


《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01、採用了形散神不散的敘事結構,弱化了影片的故事性,強化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王家衛的影片從來沒有一個清晰的敘事結構和線索,他喜歡用一些凌亂的片段來組成一個故事的敘事結構,沒有明顯的時間和空間界限,但是影片卻有著一根看不見的核心主線,在暗中悄悄掌控著整部電影的劇情走向以及前後邏輯,最終的目的就是揭示出影片反映的核心思想。

《春光乍洩》同樣也是如此,看上去是一些零散、唯美的片段,其實背後卻有著縝密的邏輯關係。

①、“不如我們由頭來過”這句話貫穿整部電影,儼然成為了影片敘事中的時間線索

影片《春光乍洩》講述了黎耀輝和何寶榮兩人分分合合的故事,每次都是以“不如我們由頭來過”這句話推進劇情發展。

這句話在影片中不僅僅是一個時間線索,更是劇中人物(黎耀輝、何寶榮)命運走向的一個暗示,這句話帶給他們開始和結束,但其實不管是開始還是結束,

他們都在苦苦找尋一種迴歸,他們內心期盼的是一種歸宿感,以及在追尋之中如影隨形的孤獨感和迷茫感,每個人想要回歸的地方不一樣。

何寶榮需要足夠的自由和新鮮的生活,所以註定他無法停止追尋的腳步,他迷茫且貪心,一直以來黎耀輝是他唯一的歸宿,當他受傷了怠倦了,就投向黎耀輝的懷抱,尋求暫時的棲息,以待再次出發追尋自己的自由。

黎耀輝需要的歸宿感就是和何寶榮可以安頓下來,過一種平凡人的普通生活,可是何寶榮卻像風一般任性灑脫,他始終無法抓住他,後來他遇到了小張,他明白了自己的歸宿,獨自來到伊瓜蘇瀑布前憑弔一下往日的感情,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影片中還有一個人物小張,對於自己的歸宿一直有著清晰的定義,他既追求自由的生活,同時又不會被世間的俗世所迷失方向。

影片用何寶榮的一句口頭禪來展開敘事,不僅僅是展現兩人的感情狀態,更是將兩人內心的孤獨感和彷徨感很好地刻畫出來,通過一些細小的瑣碎片段不斷加以渲染,觀眾對這些真實的生活場景產生了代入感和同理心,最終感悟到影片背後的深意。

《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②、神秘魔幻的伊瓜蘇瀑布無形之中成為了空間敘事線索,形成了一個環狀敘事結構

影片中的伊瓜蘇瀑布,又名“魔鬼之喉”,位於阿根廷與巴西邊界上伊瓜蘇河與巴拉那河合流點上游23公里處,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伊瓜拉蘇瀑布既是兩人一段旅程的開始,也是感情的起點,最終也是兩人無言結局的終結點。

兩人因為想一睹伊瓜蘇瀑布壯麗美景而開始他們的旅途,而影片的結尾處,美麗壯闊的瀑布前只有黎耀輝的孤獨的身影,那個巨大瀑布前的形單影隻,訴說著無盡的落寞和孤獨,整個故事形成了一個帶點諷刺意味的環狀敘事結構。

很多時候,我們走著走著,就把彼此丟失在了路上,忘記當初為何出發,我們會丟失了曾經的理想和夢想,最終只剩下孤獨的背影和自己作伴。


《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③、打破了常規電影的時空和時間敘事結構,更加深刻地刻畫了人物的內心思想

《春光乍洩》打破了一般電影的敘事常規,將時間與空間切割開,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成碎片的組合,看上去是無序隨意的,其實王家衛是有著自己的用意,他根據對白“不如我們由頭來過”作為時間線索,而把伊瓜蘇瀑布作為空間線索,將所有的鏡頭碎片組合成了一部完美的影片。

影片裡會出現酒吧、廚房等等一些場所的一些片段,這些片段不僅僅是交待了人物的生存和生活環境,同時透過這些刻意打造的鏡頭,觀眾可以感受到人物內心情感。

影片中酒吧的光怪離奇的燈光,裡面的人過著燈紅酒綠和醉生夢死的生活,與黎耀輝孤單的身影形成強烈反差,透過這麼一組組鏡頭,觀眾深切地感受到男主人公黎耀輝看似無所謂的外表神情之下,內心強烈的不安感和孤獨感。

這樣的結構有意地弱化了影片的故事性,讓觀眾更好地沉浸在主人公的各種情緒和內心感受中,更好地突出影片的內涵。同時這樣的敘事結構打破了故事敘事法的沉悶,使得劇情更有層次感。

《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02、影片採用了多種拍攝手法,呈現一種蒙太奇效應,影片增添了神秘色彩,呈現一種曖昧敘事方式

影片運用了多種拍攝手法,加上幾個實力派的炸裂技巧演技,令觀眾享受到了無窮的感官享受,交錯昏黃的光影下,哥哥與生俱來的韻味在煙氣朦朧中尤為魅惑,梁朝偉稜角分明的臉上如夢似幻,張震身上的少年氣息和迷茫感恰到好處。

①、影片運用了大量運動鏡頭,表現出人物內心的思想變化和人物命運

影片中王家衛採用了大量的跟鏡頭拍攝,劇中有個場景:兩人一陣唇槍舌戰後,黎耀輝跑向街上,攝影師隨著他的跑動一路跟拍,觀眾通過這些運動狀態下拍攝的模糊不清和晃動的鏡頭,深深體會到黎耀輝心中的各種憤懣、壓抑情緒,以及他對於現實生活的一種逃離的心態。

影片中還有一個片段就是工作之餘黎耀輝和小張踢球的場景,畫面中的人是模模糊糊,看不清人的神態和表情,但是可以隱隱約約感受到黎耀輝和小張之間那種模糊了邊界的友誼,兩人暗中滋生的某種情愫。

但是到了劇終,兩人的關係也沒有明朗化,也許他們兩個人的結局,導演早就在這組運動場景中預示了,他們之間只是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

《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②影片通過閃回鏡頭的運用,起了推動劇情發展和人物刻畫的作用

影片中運用了大量閃回鏡頭,在影片敘述黎耀輝和何寶榮分分合合的故事中,穿插講述了黎耀輝和小張的故事,用了一些閃回的鏡頭,將兩人之間從一般同事慢慢地通過了解而成為了一種知己的演變過程。

還有一組閃回鏡頭是何寶榮放縱自己,在公共場合花天酒地的場景,產生了蒙太奇的效果,觀眾透過鏡頭,看到了何寶榮在浮躁、喧譁表象下無聊的生活狀態,從而感受到他空虛迷茫的內心世界。

影片運用一組組閃回鏡頭組成了一個個生活場景,既具有真實感,同時對刻畫人物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③、影片多處運用長鏡頭近拍,不斷渲染劇情和人物內心思想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就是黎耀輝跟著何寶榮走出酒吧,何假裝不知道故意坐上出租車決然離去,此處運用了大量特寫鏡頭來展現人物的內心思想以及一系列波動,何在出租車後座掏出一根菸,慢慢點燃,此時的他心中有點小得意,眼神中透露著狡黠和小心機。

車開遠後,他忍不住回頭去看,黎耀輝並沒有像他預期那樣,在出租車後面追趕,他的眼神裡立刻充滿了疑惑,繼而露出失望的神態,還伴有一絲失落和傷感。

這個場景中,哥哥精湛的演技配上超讚的長鏡頭近拍,達到了完美的契合,將一個任性又帶點小傲嬌,一心索愛而不願付出的何寶榮一覽無餘地展現在觀眾面前,這樣的人物刻畫直擊觀眾的內心,達到了震撼無比的效果。

《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④影片使用了慢速攝影拍攝街頭景象,有種虛實相映的效果,不斷渲染劇情發展

影片在拍攝街景的夜色時,運用了慢速拍攝技巧,即攝影師用慢速拍攝,正常速度放映,鏡頭下的車輛如河流般流動,夜色中的燈光也是一片迷離,讓觀眾產生一種如真如幻的感覺,其實這也反映出劇中人物的內心:彷徨和迷離。

影片很好地展現出一個後現代工業社會的景象,表面的浮華、絢爛,卻難掩人在其中的迷茫,透過眼花繚亂的都市, 人不禁會產生一種迷失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影片中運用了多種攝影技巧,不僅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時在這些拍攝技巧下,劇中人物的形象也變得生動立體,內心的各種情緒也在各種鏡頭的渲染下變得真實,有種刻骨銘心的意味,令觀眾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03、王家衛特有的電影色彩處理,令影片的敘事達到高潮

在這部長達一小時三十八分的電影中,整部影片基本採用了黑、白、紅、藍四種色調,影片大膽地將黑白片與彩色片糅合在了一起,採用彩色與黑白的更迭交替使用,卻達到了一種奇特的藝術效果令觀眾享受了一場感官盛宴,同時將敘事一再推到高潮,最後展現了影片要表達的深刻內涵

影片的色彩不斷在彩色和黑白之間切換,背後呈現的是黎耀輝的心境變化,以及他和何寶榮之間的情感進程。

  • 前22分鐘兩人分手的一系列敘事,都是採用黑白鏡頭

這段影片講述了兩人分手後的生活,黎耀輝在酒吧當侍者賺錢,而何寶榮則周旋於紙醉金迷的生活中,兩人偶然相遇卻並沒有眼神交流,這時的畫面是黑白處理的,觀眾可以從壓抑的黑白氛圍中感受到兩個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寂寞和傷心。

  • 影片後大半部分呈現暖色調色彩

在醫院,受傷的何寶榮幽幽地問到:“可以由頭再來過嗎?”黎默許後,屏幕剎那轉成溫馨的暖色調,令觀眾豁然開朗,一下子由沉悶壓抑的氣氛中跳轉出來,感受到一陣溫暖的情愫。

從醫院乘出租車回家,暖色昏黃的光源打在兩人的側臉,暖色光源逐步佔據了屏幕,成為了這個敘事階段的基調,此時兩人的感情逐步復甦,他們內心逐漸變得溫暖。

  • 兩人感情達到高潮,影片呈現了更亮麗的色彩

兩人的感情達到了高潮,也就是後來黎耀輝所說的兩人度過一段幸福的日子,那段影片的色調呈現一種亮麗的顏色,基本由紅、黃、藍組成的一種復古顏色,給人一種輕鬆愉悅的感覺,此時兩位主人公內心是溫暖的、幸福的。

影片中有個鏡頭,兩人在狹小的廚房裡跳探戈,就像熱戀中的戀人,此時的光源變得昏黃而曖昧,屏幕四周遭則是昏暗的,象徵著兩人的未來結局的未知數。

《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 兩人再度分手,主色調以橙色為主的彩色

但是黎耀輝出現在鏡頭面前時,背景色調就變成了藍色,藉此來渲染主人公內心的悲傷,同時刻畫出人物的落寞和孤獨。

因黎耀輝的離開,何寶榮痛苦地宿醉街頭,此時影片背景顏色呈現的是暗紅色,給人一種苦悶拘謹的感受,觀眾的內心也隨之一沉,感同身受地沉浸在主人公的孤獨無依中,他內心的痛苦糾結,無奈與懺悔的情感深深牽動著觀眾的內心。

影片的光源和色調,隨著兩人“分-合-分”的劇情變化,呈現出“冷-暖-冷”的階段性變化,由此呈現出人物之間的離合,內心的各種痛苦、糾結與掙扎,通過巧妙的光色安排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那一段段經典的場景也參雜著光色醞釀的微妙情感,無時不刻地調動著觀眾內心的情緒和內心感受。

影片中的色彩不僅是敘事中不可或缺的背景,同時也藉此抒發了人物的內心告白和情感的波動和轉折,同時還在影片中擔當著不同敘事階段以及敘事高潮的分界線。


《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04、影片深層次主旨:關於迷失和尋找歸途的深刻命題

《春光乍洩》是一個愛與追逐的故事,是一個痛與迷失的故事,也是一個尋找歸途的故事,刨析的是一個關於迷失和尋找歸途的深刻命題。

  • 幸福就是當我們累了,總有一個可以停靠的歸途

影片結尾處黎耀輝說:

“我現在才知道,他(小張)能夠開開心心在外面走來走去的,是因為他知道始終有著一個地方等著他!” 《春光乍洩》

是啊,無論我們走得多遠,心中總有一個地方等著我們,我們還有一個歸途,這就是幸福。影片中的黎耀輝和何寶榮總是處於迷離狀態,因為他們找不到內心的歸途。

所以,人生之中,無論走多遠,都不要忘記我們的歸途,忘記初心。

  • 內心的迷茫,讓我們無法停止腳步

影片中的何寶榮和黎耀輝兩人都是缺愛的人,他們的內心深處有種莫名的孤獨感,何寶榮總是不斷尋求自由和新鮮感,以此來麻痺自己,暫且忘記內心的迷茫和不安。

而黎耀輝則一直是那個追隨者,他的目光和腳步追隨者何寶榮,內心深處,有何寶榮的家是最好的歸宿。

可是到頭來,他們都痛苦地發現,內心的迷茫如影隨形。

《春光乍洩》:不是所有的錯過,都可以重新尋回


  • 不是所有的愛和錯過都可以重來,一切都回不去了

他們鬧過很多次分手,總是何寶榮一句:“黎耀輝,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吧。”這個任性的孩子就又得到了愛人的庇護。

但是太多次的離合,讓黎耀輝感到身心俱疲,他所有的愛都被那個任性的愛人消耗殆盡,他決定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所以當何寶榮在同居過的小屋,看到黎耀輝留下的燈,他明白了,愛人不會再回頭,不是所有的愛和錯過都可以重來,所以他抱著黎耀輝的毛毯失聲痛哭。

而另一端的黎耀輝則對著留聲機難過無言,也一切都回不去了。

  • 我們彼此放過,是對愛最好的成全,也是最好的歸途

當愛已經失去,彼此放過,是對愛最好的成全,也是最好的歸途。

與其彼此折磨,痛苦一生,不去早日放下,把過往留在世界的盡頭,把回憶鎖在記憶的鐵盒子內,讓歲月塵封往事。

當黎耀輝落寞地站在大瀑布面前喃喃自語:“當何寶榮一個痛苦不已的身影,我們不禁感慨萬千,但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只有告別過往,才會尋求到更美的明天。


結語:

《春光乍洩》通過敘事、剪接、光影、音樂的各種電影語言和技巧,講述了一個關於迷失和尋找歸途的故事,有種綿長的氣韻,嫋嫋不絕的餘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