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信託“引以為傲”已成過去式

安信信託“引以為傲”已成過去式

上市公司觀察

曾經被視為信託行業“黑馬”,而今可能面臨退市。

安信信託剛剛由於部分信託項目未能按期兌付,相關訴訟事項增多,面臨較大流動性風險而停牌,4月3日又因多項違法違規事實被責令改正,被上海銀保監局處罰款共計1400萬元。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麗莉 王楚涵

安信信託在信託行業中曾經將大量主動管理業務作為重點而“引以為傲”。這兩年的業績則出現斷崖式下滑,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記者查看數據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出現虧損,虧損額為30億元到35億元。

“以前購買安信信託時做過一些諮詢,有業內人士說閉著眼睛都可以買,而今沒想到發生這樣的事情。”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安信信託產品投資者如是說。實際上,安信信託在信託業務中的操作就存在5大違規行為。

被曝多個違規行為

經上海銀保監局調查認定,安信信託存在承諾信託財產不受損失或保證最低收益;違規將信託財產挪用於非信託目的的用途;推介部分信託計劃未充分揭示風險;違規開展非標準化理財資金池等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業務;未真實、準確、完整披露信息等違規行為。

據悉,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安信信託通過簽訂遠期轉讓協議、出具流動性支持函等方式,違規承諾8筆信託財產不受損失或保證最低收益,金額共計33.3億元。截至2019 年7月末,上述協議或支持函均已到期,已造成嚴重的兌付風險。

不僅如此,2016年至2019年,安信信託違規還將3筆信託財產用於股東、8筆信託財產用於兌付其他信託項目、2筆信託財產用於置換固有貸款、4筆信託財產用於其他非信託目的用途,金額共計126.56億元。截至2020年1月,這些項目基本已逾期或欠息。

違約項目和訴訟案件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安信信託涉嫌違約的項目不斷增多,其中3月25日強生控股就披露由於購買的安信信託產品逾期兌付,其2019年度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為3000萬元,預計將減少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50萬元。

另外,安信信託去年也曾公告稱,截至2019年5月20日,其到期未能如期兌付的信託項目共計25個,其中單一資金信託計劃13個,涉及金額59.42億元;集合資金信託計劃12個,涉及金額58.17億元。到去年9月30日,其到期未清算的信託項目金額就已增加至276億元。

不僅如此,安信信託上個月還收到浙商銀行、黑河農商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三峽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等機構的“集體討債”,涉嫌資金超過22億元。早在去年的半年報中,該公司就披露被告涉訴案件有12宗。

鏈接

安信信託又收兩張罰單

記者從中國銀保監會網站發佈的上海銀保監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獲悉,安信信託又收到兩張罰單。其中,一張罰單是關於安信信託公司,該公司因2016年~2019年期間的5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1400萬元;另一張罰單是關於安信信託原總裁楊曉波,因其對安信信託公司幾項違法違規行為負有直接管理責任,被終身取消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和高管任職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