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自我,聯想中國區“二次創業”劍指新藍海

顛覆自我,聯想中國區“二次創業”劍指新藍海

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2019即將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拉開帷幕。有消息透露,聯想將會在CES現場發佈SIoT(智能物聯)新品,並公佈重量級合作伙伴。

從聯想宣佈SIoT(智能物聯)戰略轉型到今天在智能家庭、智能辦公、智能移動三大場景全面落地,短短一年時間,變革成果顯著。而這場顛覆性的轉型變革背後的“關鍵先生”,正是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

2017年5月15日晚23時,劉軍通過微博引用陸游的詩“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宣告迴歸聯想,彼時距他卸任移動業務集團總裁、摩托羅拉移動管理委員會主席近2年時間。

可以說,劉軍迴歸後擔任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主管聯想中國區業務,開始了“二次創業”之旅。當時劉軍發現聯想正在面對內部文化的挑戰,雖然聯想本身文化基因強大,不過在外部觀察者眼中,今天集團士氣不算高漲,節奏不算快,出現躺在國際化成功與PC功勞簿上的情緒,而且危機感不足。劉軍給了自己100天時間,分析現狀、制定戰略、解決問題。

100天之後的2017年8月18日,聯想中國在懷柔日出東方凱賓斯基酒店發佈了“日出東方”戰略。在這次會議上,劉的講話獲得了十次掌聲。

在會上,劉軍提出了“敬畏感恩,超越期望;雙手沾泥,熱血拼搏;顛覆常規,不破不立;同心合力,廉潔守信”32字訣。這32字的“新創業文化”不僅僅是掛在中國區的標語,劉軍更是力推將每個字落到實處。

顛覆自我,聯想中國區“二次創業”劍指新藍海

“變革沒那麼玄虛,首先管理者必須做到自己雙手沾泥。”劉軍希望用“雙手沾泥”的新創業精神,帶領著聯想以挑戰者、無產者的姿態,重新崛起。

文化再造的核心,需要聯想中國適應環境變化,將大船主動解構為艦隊。過去聯想號稱“斯巴達克”方陣,其精髓是作戰有序,執行力強,方向明確後堅定推進,遇到挫折陣腳不亂,隊形不亂,稍加調整立刻就能再出擊。

不過,正如《輕足跡管理》一書中所說,世界變得更加複雜動盪與不可預測,面向未來的領導力應該模塊化、合作靈活化。就像軍隊中的小型精英突擊隊,公司每一單獨板塊都跨領域且高度自治,但又由中央部門統一協調,輕足跡意味著企業組織結構從層級向模塊轉變。

劉軍主導聯想中國對組織架構做了調整,讓組織更加扁平化,提出並落實“金字塔”斜率概念,就是減少彙報層級,從最開始的斜率是1比6.5,調整到1比10,劉軍自己帶頭滿足要求,如今直接向他彙報的有20個人。

文化和組織再造的方案提出之後,在聯想中國自上而下得到了迅速落地、推廣、執行,企業面貌煥然一新,新創業文化的貫徹已然顯效。在“新創業文化”理念的指導下,聯想內部已形成紅軍藍軍兩大主力軍團。紅軍主要面向成熟業務,要自上而下推動聯想成熟業務進行業務重組、矩陣化管理、KPI外驅、全網打通、精準營銷等整體變革;而藍軍主要面向成長型業務,這個組織主要強調“小、快、靈”,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標和關鍵成果)自驅,打造創業型組織。兩軍協力,共同推動聯想業務變革與內部創新。

顛覆自我,聯想中國區“二次創業”劍指新藍海

這是一場聯想中國顛覆自我的文化和業務再造的“二次創業”。

在劉軍的“新創業文化”的深刻影響下,聯想中國在PC、手機、智能物聯網等業務層面上的轉型變革更加務實、高效。

聯想業績一直非常依賴PC業務,PC就是聯想的糧倉。根據IDC和Gartner的數據,聯想不但穩定佔據全球個人電腦市場頭名,市場份額也達到24%的歷史新高,營業額同比增長20.2%。同期全球個人電腦(含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工作站)出貨量總計近6739萬臺,比去年同期的6797萬臺仍略微下降了0.9%。這一現實的產業環境,從長遠看,聯想需要找到新的“奶酪”,擺脫對單一業務的依賴,找到新的利潤可持續增長支撐。

現在劉軍正在加速推進“兩個轉型”,即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從PC到Device+轉型,正是在尋找聯想中國業務新的增長點。第一個轉型指重組業務流程,成立智慧零售分戰隊,優化與用戶線上線下觸點。第二個轉型指的就是培育起新的“奶酪型”業務,尋找支撐未來5—10年的增長引擎。

兩個轉型雙管齊下,才能讓“大象重新跳舞”。而聯想中國區作為聯想集團的“特區”和“試驗田”,留給劉軍的並沒有太從容的時間與空間,“我們必須空中加油,拐大彎”。在劉軍看來,“轉型不能影響到業績,需要在隊形不亂的情況下,一步一步地調過去,這是一場自己顛覆自己的戰鬥”。

雖然目前聯想在進行比當年 IBM‘大象跳舞’複雜度更高的變革,但聯想中國的希望初現,中國區將成為這場變革中的發動機,讓聯想以領先者姿態在通達目標的過程中領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